分享

贾龙杰:票证时代的记忆

 乡土大河南 2021-09-03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票证时代的记忆



作者 |贾龙杰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现在的年轻人,想要消费,走进超市,货柜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目不暇给。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各种档次,各品牌,应有尽有,只要兜里有钱,保你满意而归。或在网上购物,只用动动指头,商品就会送到你手上。真是方便极了!但你可曾想到,在一九九零年代之前,我们这一代人,曾经历过一段漫长且十分艰难的“票证时代”。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涉及吃、穿、用的所有生活必需品,都是凭证供应的,如果没有相对应的票证,是买不到所需要的东西的。

解放初期,国家经济建设尚在恢复阶段,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基本需求,国家决定实行计划经济,在农村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并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商品。这在当时是很有必要的。

从1955年发放粮票开始,中国老百姓进入了漫长的“票证时代”。粮票、布票、肉票、油票、糖票、烟票、酒票、工业券等各种各样的标证,多达几十种,成了老百姓生活的必须品。

这些票证,都是无价证券,不准伪造,不准买卖。在那个时代,许多生活物品,必须持有相应的票证才能买得到。所以票证和钱同样重要,实际成了第二货币。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金钱。

在我的记忆中,在农村,只有布票是每年都会由政府统一发放的。一般年景都是每人每年6尺半,“三年大饥荒”时期,是每人每年一尺六寸。那连做个裤头都不够。

在那个年代,如果要娶媳妇、嫁闺女,不知要向多少家亲戚朋友借取布票,才能凑够两双被子。所以在农村,“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穿衣服的常态。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市场上才有了化纤面料,化纤布虽不需布票,但非常紧缺。如想购买绦卡、绦纶、凡尔丁等化纤布,必须开后门才能买到。

当时我国进口日本的化肥尿素,其外包装为尼龙布,非常轻软结实,生产队的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就用它来做裤子(两条尿素袋可做一条裤子)。群众编了几句顺口溜进行调侃:“干部见干部,比比尼龙裤,前面写的日本产,后面写的是尿素。”化肥袋要用蓝颜料染一下才能做成裤子,但因颜色浅,化肥袋上原有字迹还可以看得见。于此,当时农村社员的穿戴情况就可见一斑了。

至于粮票,其面额最小有一市两的面额,最大有几万斤。其种类有全国流动粮票,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粮票、军用粮票和划拨粮票等。粮票只是每个人在享受粮食定量供应的前提下,一种流通的媒介,关键问题是粮食的定量。它是粮食供应紧张的产物。

在农村,农民所生产的粮食,除了要完成国家的征购任务和留足种子、牲口饲料外,才是农民的口粮。国家规定,农村人口每人每年口粮(也称“免购点”)360斤。其中小麦100斤上下,秋季含红薯折粮凑够360斤。农民的顺口溜说:“做不做,三百六;干不干,都吃饭。”农闲时节,每月平均30斤粮食,加上“瓜菜代”,还可以勉强度日;若逢农忙季节,一个男劳力,每天一斤粮食是远远不够的。

那时生产队分粮食是按照人头和工分各半的办法进行的。如果这一家劳力弱,挣得工分少,还需要自己出钱才能把口粮拿回来。每年春天,临近青黄不接的时候,有些人家揭不开锅,经生产队上报,大队调查核实,报请上级,可定为返销户,发给购粮本,可以到当地粮店购买一定量的救济粮。但没有饭吃的社员,要用钱去买回粮食,也是十分作难的事。

吃商品粮的机关干部和教师、医生等事业单位和商业的员工,每人每月供应面粉29斤,城镇居民24斤,学生24-36斤,儿童15斤,工人37斤。参加体力劳动的如搬运工、铁匠等每月45斤。各地标准不太统一,但也差不了多少。每个人的粮食定量都以户为单位记在《居民粮食供应证》(通称为“粮本”)上。

粮本上的口粮供应是粗粮、细粮搭配按月购取的,不允许吃“探头粮”。若在今天,每个人的定量,也许可以满足需要,但在那个肉、蛋、蔬菜都奇缺的年代,这些定量是难以果腹的。

在那个城乡粮食供应异常紧张的年代,粮票作为购粮的凭证,就显得极其金贵了。你如果上街赶集或因公因私外出住店就餐,没有粮票都是吃不成饭的。但国家粮食部门,并不给城乡居民经常性地发放粮票,因为一般人居家过日子,并不需用粮票,只有当你外出就餐或购买粮食制口(如点心、饼干等)时,才需用粮票。需要时应持单位介绍信,到当地粮所,或从粮本中扣除等量指标,或售以等量原粮来兑换粮票。

另外,农民获取粮票的途径有这样几种:一是出售生猪时,国家会给农户适当奖售一些化肥和发给一些粮票;二是轮到哪户社员管驻队干部饭时,驻队干部会按照惯例留下2角钱和3两粮票;三是在外工作人员,平时省吃俭用,省下一些粮票,邮寄回来补贴家用。这些为数不多的粮票,社员都会小心地积攒下来,以供不时之需。

其它购买工业品的票证,都是发给国家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农村的社员群众,都不曾享用过这些工业品票证。如果有人要娶媳妇办喜事,需用“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的,必须央亲托友找关系开后门才能买到。即连一些生活必须品,如毛巾、肥皂、火柴、点灯用的煤油,妇女坐月子吃的黑糖,在城市里都可以用工业券购买,而在农村则只能靠开后门才能买到。所以当时最吃香的职业是商店里的营业员。

前不久,在中央台热播的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的电视剧《大江大河》中就再现了这一幕:扬巡用粮票换了面粉,做成了白面馒头到乡里换鸡蛋,再进城用高价鸡蛋换成粮票。可见粮票当时是多么宝贵。

记得在2010年底,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两粮票的故事。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三年大饥荒”时期,粮食供应紧缺,粮票则限量供应。一次,周恩来总理召集几位科学家谈工作到深夜,大家都饿了,总理吩咐工作人员给大家做夜宵。当科学家们吃完饭后,发生了一件令人惊异的事情。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对科学家们说:“这顿夜宵的钱由总理出,但大家每人得交一两粮票,否则总理一家可要饿肚子了。在座的科学家们都理解地交上了粮票,可是核物理学家邓稼先却没带粮票,很是尴尬。周总理宽容和蔼地对邓家先说:“不要紧,没关系。”邓稼先一直记得欠总理一两粮票的事。

但由于他工作忙,直到总理去世也未能还上这一两粮票。当他听到总理去世的噩耗后,邓稼先很是愧疚,他哭倒在总理灵前,点燃了欠总理那一两粮票,寄托自己对总理的怀念和哀思。

听了这则震撼人心的故事。粮票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意义是可以想见的了。

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市场商品供应的根本好转,城乡居民生活物资日益充足,1993年我国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粮票和油票。随之,在我国实行近四十年的票证时代宣告结束。

2018年12月18日,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总书记这段慷慨激昂的话语,是告诫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段贫困艰难的历史,团结一致向前看,继往开来,去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作者简介

贾龙杰,1940年3月生,方城县赵河镇人。1957年方城二中初中毕业后,曾任民办教师24年。改革开放后,于1981年考入南阳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方城县第一高中工作,曾任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副校长;方城县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十一届副主任。退休后于2004年被任命为方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至今。曾发表教研论文30余篇。编印《关爱之路》、《启迪心灵的金钥匙》、《岁月沧桑》等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