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一万小时成经 2021-09-03
90年代,一个乡村药农说,“再过20年,会看双腿怕冷的大夫,就没有咯”,当时我一阵鄙夷,后来我信了!

当时,我刚分配到咸阳三原县的时候,每天都能听到村民再说,村里的这个药农多么多么厉害,比县里医院的主治大夫都厉害。

比如有个村民说自己之前冒黑汗,县医院的医生都束手无策,这老药农仅开了3服药就好了。

比如有个村民说自己一同房就抽风,用了好多偏方都不行,这老药农随手开了几味药就搞定了。

还有什么舌头痒了四年,挤眉弄眼一年,饭后就眼花失明,动不动摔跤的,都是老药农给看好的。

真的,我就感觉这个老药农,都快成神医了,反正我心里是一万个不信,要是真这么厉害的话,还会偏安一隅?早都闻名全国了。

直到有一次,我亲眼所见之后,我是真的服了。

因为我们俩都是医生,所以当时我们是住在一块的,院子里有一个晒药材的架子,一个熬药的药罐子,然后一人一个旧桌子。

有一天下午的6点左右,来了一个人,他说自己是邻村的,走了一天的山路,慕名而来,就是想解决双腿怕冷的问题。

老药农看完之后,开方:黄芪、白干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砂仁、荆芥、防风、桂枝、炒白芍、川芎、丹参、鸡血藤、木瓜、巴戟天、焦三仙、甘草、生姜。

我一下就怒了,说,“你这糟老头子坏得很,双腿怕冷能这么干吗?病人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吗?”

他说,“何出此言?”

我说,“你用荆芥、防风来祛风除湿,用巴戟天温阳散寒,用木瓜舒活经络,鸡血藤、丹参、川芎活血化瘀,桂枝和白芍搭配,调和营卫,这些都对,但是黄芪、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这些都是补脾的,和双腿怕冷,有半毛钱关系吗?难道不该大量的补阳吗?”

他说,“再过20年,会看双腿怕冷的大夫,就没有咯”。

我看他没有任何想和我、病人解释的意愿,我就对病人说,“你别信他,他就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

病人说,“你可拉倒吧,我们村好多人的病,都是他看好的”。

半个月之后,病人提了一筐鸡蛋来感谢老药农,让我厌恶的是,老药农还欣然收下了,真的是把中医脸丢光了。

我一直不明白,这个病人她的腿冷痛,不敢见风,格外怕凉,明明就是阳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凭啥要用一堆的补脾药?

所以我就把这个病人的情况,记录了下来,现在我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

《内经》早就有过论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

也就是说,筋骨之病,和脾有联系。

脾主四肢肌肉,下肢有毛病,脾肯定脱不了干系啊。脾主生化气血,生成和输布营卫之气。如今脾虚,气血不充、营卫不和,下肢肯定易受风寒湿邪。

而那个病人,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舌质淡,食欲差,容易腹胀,这明显是脾虚气滞。

我也明白了,他为什么会说,再过20年,会看双腿怕冷的大夫,就没有了。

究其原因,既有读死书的成分,又有成长周期长的缘故,还有被西医冲击的锅,当然还有中医自身的问题,追逐升职加薪。

为此,前些年我会不甘,会失落,觉得我一定要改变中医的现状,但是今年62岁的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与其在那里忧国忧民,倒不如像老一辈中医学习,沉淀自己的医术的同时,到进棺材的时候,在退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