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虚空济 2021-09-03

修身前,我们看到的是利,修身后看到的是什么?是义。这件事合不合适?这件事情能不能做?这个时候我们就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就有自己的主见了。我们不会轻易的去妥协,我们不会人云亦云,我们有自己心中的道。其实这个时候的人是少了很多烦恼的。

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烦恼?总是纠结、徘徊、疑惑,不知道该往东还是该往西?不知道是该干还是不该干?我们就纠结。可当我们自己心中有自己的价值观,能不能做这件事情?能不能说这句话?一目了然。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好简单。

所以我们越是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越是没有自己的价值观,生活就会越痛苦,越纠结。为什么纠结?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样选择。如果我们心中有了价值观,有什么可纠结的?符合我的价值观就做,不符合就不做。这个时候我们经住了很多诱惑,没有什么可以诱惑我们。

怎么有价值观呢?它是通过我们不断地学习所形成的。

孔夫子讲过,他一生——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那“立”是从哪里来的?从学中来。所以我们学什么是不是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它取决于我们学了什么。我们学了《论语》就有《论语》的价值观,我们学了《道德经》,就有《道德经》的价值观。

它是一个次第的关系,先有学,是不是才有三十而立?能立住以后,是不是智者不惑?你就没有那么多困惑,你可以用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思维、自己心中的道和智慧解开那个疑惑。即使解不开,我们也没什么困惑的,你要没有学就立不住,立不住你就会有困惑。

如果我们不主动学而知之,就会困而知之,我们就会受困,遇到困境,遇到困境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不要等到困而知之,要努力去做学而知之的那个人。

本浅解记录,取自虚空先生直播的音频,由于直播中穿插有听众问答,稿件冗长,虚空先生未能过目,编排和整理是在确保先生解读原意的基础上,由热心听众完成,舛误难免,恳请读者海涵指正。

整理 | 虚空贾雪

校对 | 虚空流光

版权声明:本账号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