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李英/菜市场小记

 潇湘原创之家 2021-09-04

 菜市场小记



作者:李英

清早下大雨,送儿子去上课,想想就顺路去逛逛菜市场吧,挺久没来过这里买菜了。如今网上买菜很方便,下了订单送到家。楼下超市也有菜买,菜品丰富齐全,环境好,价格也不贵。所以,虽是顺路逛逛,但这下雨天,一伸脚到菜市场,我就后悔了。

滴滴嗒嗒的雨水顺着伞往下滚落,地面已到处是坑坑洼洼的小水潭。我怀疑了一下自己是否正常: 怎么走到了这片区域,明明前面还有一个很大的室内菜市场呀!可是我的脚却不由自主地挪向它窄小的入口。

这是一条很短的小巷,露天排着三列菜摊子。其实也不是菜摊子,就是农民将挑菜的担子、箩筐、箢箕等,摆在地上,自觉地整齐地排列成了三行,形成一进一出两条窄窄的通道。各种青菜、茄子、辣椒、瓜果等也已捆扎或整理好摆放在筐担内。

如果是晴天,这些五颜六色新鲜水嫩的蔬果,那是多么惹人喜爱呀!比起大棚蔬菜,这些附近农民自种的瓜果总是更受人青睐些。但是在今天这阴冷狂雨的击打下,横看竖看,都只觉得这些蔬果可怜巴巴的,仿佛正眨巴着泪水涟涟的眼睛,急切地盼望人们将它们带回家去。

它们的主人呢,有的撑开了大阳伞,得到空间大一点的庇护,有的却只穿着雨衣,随时接受风雨洗礼;有的人拘巴巴地站着招揽顾客,有的则坐在小矮凳上,眼睛不时在菜上睃巡,生怕它被雨打坏,更多的时候却是盯着走进来的顾客忙不迭追问: “要不要看看冬瓜,才切开的呢!”“要不要买空心菜,好新鲜呢!”……

他们眼神中的热切与渴望,逼得我好窘迫,好希望有人来解围。可是放眼前后两端,泥泞的窄通道上没几个人过来。这样的雨天这样的地方,大凡有个选择,人们一般都会往无雨处走了。徒留这些婆婆姥姥们、年老力衰的老汉们在这方一巴掌大,日晒雨淋无所庇护的小旮旯里等呀等!

我急急地买了几样小菜,然后逃也似地离开了那里。呆得越久,心越痛,不止是为这些省几个摊位钱而在雨中挣扎的人们,更为心中那已逝的母亲!

那些年,我们姐仨读书正花钱的日子,都是母亲披星戴月在田土里与市集上熬出来的。

那时,村子周围几个工厂还在生命的末端运转着,居住人口还比较多。于是村民们大多种菜卖菜,以此赚点钱作生活开销。母亲是个勤快的女人,也积极地投入这个行列里。


种菜之辛苦就不说了,这个活儿也主要是父亲在承担,我在另一篇中有记录。待各季菜蔬长成之时,采摘、择净、担去市场上出售,这些几乎都是母亲的工作了。

最记得暑期的午后,三四点,太阳有点西斜、但余晖尚烈的时候,母亲就要去园里摘菜了。茄子、辣椒、豆角、空心菜、红薯杆,还有韭菜,这是最常摘的几种。前两种只管摘下就行,后几种还要整理捆扎。在菜园里忙活个多小时回来,在屋角樟树下的荫蔽处,母亲还要忙活个多小时。

此时,我们姊妹能帮的忙就是把黄老的叶子除去,然后把菜一根根理齐,整成一把了就递给母亲。菜市场现在很多菜都是用皮筋捆的,母亲那时是用稻草。她把早已浸湿的一把稻草放在脚边,右手接过我们递去的菜后,她会用左手再理一理,母亲是个左撇子!然后,只见她从脚边拈出一两根稻草绕纽一下,再左右手配合,将草顺着菜根处绕一圈,在接头的地方把两股草绕纽、压紧,捺入圈线下。完美,稻草驯服了蔬菜,母亲身教了我们!只是我们太笨,这个技术活学得太糟糕,还是左撇子的母亲厉害些。学不会,母亲也不恼,她很享受这个收尾的工作!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翌日清晨上市。每天清晨四五点,天还没怎么亮,母亲就已动身担菜去市场了,按她的说法,去迟了,路边就被占满,没地儿放了。有时菜多担子重,父亲就送一截,但是到了马路边的医务室那里,他无论如何不肯再往前走。母亲无奈,回家来就会笑话他: 你怕丑呀?

是的,父亲面皮薄,这点我是真跟他相像,没事时我们都不喜欢往热闹处跑。母亲泼辣些能干些,爱交朋友爱热闹,那马路边的所谓“菜市场”里,她的人气颇旺。但毕竟是小菜生意,惨淡经营,有时一担菜卖一上午还要剩半担回来,那一刻我们都挺沮丧。
“还好,不过是多花点功夫、花点力气罢了,并无多大损失,卖不完就喂猪呗。”母亲是个乐观的人!只是老天并不会因之网开一面,风霜雨雪,要来的如期而来,从不为她止步。她也从不畏惧,该出门就出门,要在风雨曝寒中坚守就坚守!我也从没听到过她抱怨什么,诉苦诉累。

她和父亲为我们姐仨撑起了生活这把大伞,却在可以开始享福的年龄离我们而去。已经十二年了,每到二妹家的小子过生日,我就会想起那年她在病床上掐着日子数,苦等这小子满月,然后她们可以从远方赶回来,让她看上这小子一眼。只此一眼,她便安心地走了,走时眼角流下一滴泪痕,告诉我们她有多么不舍!

今天鬼使神差,连绵大雨下,我走入了那条窄窄的小巷道,在现实版的菜市场里回到了从前,忆起那段心痛的往事,回家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起中元节刚过,父亲帮我们烧的纸钱衣服她老人家泉下是否收到了?七月底父亲生日,她在八月初离开,至而今,本命年又过了一轮,日子过得真快!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晃眼,我们也要到这般年纪了,捋捋头上的白发,我告诉自己: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时悲情可以有,当下未来仍可期。逝者已去,生者自惜,一切总还是要向前走!

作者简介

李英,耕耘教坛之中,游走文坛边缘。读读写写,走走停停,总在寻找生活之美,愿意分享心灵之光。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      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严树林专辑

何贵专辑            夏四文专辑         逸仙散文专评

高三九专辑         赵光专辑              卢从正专辑

长寿采风专辑      彭盼兮专辑         熊业民专辑

李细田专辑           “党在我心中”特刊专辑

童锦华专辑          王飞帆专辑          方东清专辑

方罗平专辑           刘朝朝专辑          刘博专辑

易迎华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