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振兴下乡村运营这样搞,才能上乡村走得远、走得好

 旷达致远 2021-09-04

现在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村两委、村民,总体来说对乡村振兴热情高涨,都在积极的进行探索,但是普遍缺乏必要的路径和支撑,缺少抓手,前期轰轰烈烈搞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改造,后期缺不懂如何去运营,如何让乡村持续健康发展。今天地道农旅·地道君就从合作模式、IP打造、人才等多方面讲一讲乡村运营该如何搞!

文章图片1

一、乡建平台

成立由政府、国企、社会资本、村集体、运营商、策划规划设计及有关各方面的专家智库等多元主体组成的乡建投服平台公司。

其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形成强大吸引力 这个平台一方面是有政府或国企等投入政策资金,当下都有乡村振兴的任务,即是用政策资金做好配套、做好引导、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是有村集体入股乡村资源;政策资金和乡村资源打包整合好,将能起到对社会资本的强大吸引力。

形成保护的屏障 有政府作为纽带,协调村集体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会资本不再具有侵略性,村集体更加遵守契约精神。能够把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的资金、资源吸引进来,共同形成资产的沉淀,发挥金融资本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乡村以平台的思维发展壮大,通过多重合作方式与地方政府、外部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打造乡村“生命共同体”,每个村子都是一个创业和发展的平台。最终通过平台孵化,一是源源不断吸引资源、资金进来,二是可将各利益主体拧成一股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为乡村经营发力。

文章图片2

二、村企合作

企业通过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股份合作,根据双方情况商定股份比例和利益分成即可。

企业角色 一是通过运营公司进行顶层设计以及协调一切对乡村发展有利的外部资源,主要是对接合作的功能,运营公司需要有自造血功能,主抓乡村经营性项目;二是保护好原住民,即是留下原住民,给予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思路、技术指导和资源配对;三是运营公司负责市场、运营、培训、出资、招商,品牌运营等,更多是服务功能,主导运营权,有着乡村的整体维护权。

村集体角色 一是协调好村民与村集体、运营公司的利益和情感关系;二是跟随运营公司一起经营乡村,把村民能经营的业态掌握在手中。

搭建运营公司与村集体、村民的“共生模式”,村集体和农民永远是乡村发展的主体,运营企业也永远被需要,共同致力于乡村经营。

文章图片3

三、IP打造

不管是产业型亦或是文旅型乡村,想要在中国千千万万个村子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形成村子独特的品牌IP。

形成IP策划体系 挖掘乡村资源核心优势,提炼乡村IP元素、确立乡村IP内涵及价值、规划IP主题及品牌战略、策划IP活动及推广策略、多维度形式的全网营销。

开放IP版权使用 乡村IP不限于本村经营商、本村村民使用,主要是有益于本乡村IP传播和IP衍生产品开发销售的,都可申请授权使用,不限区域、不限行业,但前提是需要接受乡村IP品牌管理方的监督。

多业态、全民众都使用乡村IP形象元素,扩大乡村的知名度和提升乡村IP发源地的吸引力,将更多的消费者吸引进来。

文章图片4

四、多维人才

乡村运营之根源,在于人才。

加强人才培训 一是培育乡村干部发展产业的思维,用开放的态度欢迎外来的商家和企业等;二是培训更多乡村经理人,呼唤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三是对在地村民进行产业技能、服务意识和技能、品牌等多方面的培育。

引进新鲜血液 发展遇阻时需要及时引入新鲜血液,或是寻找专家智库等团队的帮助,不断赋予乡村新的运营思路、新的资源,为乡村寻找更多的可能。

文章图片5

综上,地道农旅·地道君认为,在乡村振兴大战略下,搞乡村运营,组建乡建投服平台,让乡村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多元资源;进行村企合作,能让运营企业带领村集体在市场化的路上走得更远;进行乡村IP打造,能让乡村在消费者心中占领心智;引入和培养多维人才,能让乡村有更多新玩法、新的盈利点。

【地道农旅】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设立,以深耕农旅、振兴乡村为使命,以创新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为抓手,是中国农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导品牌,创意经济设计第一品牌。致力构建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共享农庄、现代农业产业园、康养综合体及乡村振兴产业。为企业家和参与者搭建共建、共享、共赢行业生态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