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来源:男孩派(ID: boy666dj) 父母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一凡朗读音频 01
北大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薄世宁主任在抖音上分享的一个故事火了: 一个高中男生在家里和妈妈因学习发生矛盾,母子二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过了一会儿,男生趁妈妈不注意。 打开窗户,从五楼一跃而下。 就这样,一个好好的孩子,成了高位截瘫患者。 呼吸要靠呼吸机,血压要靠升压仪。 往后余生,他都没办法再像同龄人一样奔跑、跳跃。 有人问,这孩子为什么这么傻,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毁了自己的一生。 可实际上,他不是傻。 而是孩子到了14岁左右,就会进入一段“心理断乳期”。 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过去的心理模式被打破,新的心理模式又尚未完全建立,所以看起来格外叛逆、矛盾。 整个人变成了一个火药包,易燃易爆炸。 这时候,父母的态度便显得至关重要。 薄世宁医生在视频的最后语重心长地说: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有效了。” 02
一位网友曾分享过自己和父亲的故事: 从小到大,父亲对他一贯很严苛。 除了吃饭、睡觉,父亲不允许他有任何娱乐活动。 每天只能看书、写字,哪怕停下来倒杯水,父亲都要骂他“要饭的脑袋”、“饿死的货”。 进入青春期后,父亲更是变本加厉。 每次喝醉了酒,总会随手抄起什么往他身上招呼,还振振有词道: “这是我儿子,我有权利弄死他。” 初三那年寒假,他在家写作业,写着写着笔没水了,便出去买笔。 可父亲一看他不在家,以为他是出去玩了,于是一把火烧了他的书本、作业。 开学后,也不允许他去学校报道,而是将他扔在了一家汽修厂。 他回忆道: “三天后,亲戚来接我,接走了我的躯体。 而我的灵魂,溺死在了机油里,埋葬在了底盘下。” 经历这次事件后,他看似认输了: 在旁人眼中,他比以前更加上进、懂事。 他刻苦学习,最终以高出一本线30分的成绩考入了大学。 可没人知道的是,父亲长期的控制和羞辱,让他的心里酝酿出了一个“复仇”计划: 他用了8年时间,每天像个机器人一样学习、生活。 直到大四毕业前一个月,他纹身、打耳洞、申请退学,不顾父亲、亲戚的反对,去了一家网吧当网管。 就这样,他用一种极端的,以毁掉自己整个人生为代价的方式,从父亲手里扳回了一局。 不管初衷是什么,一旦父母为了战胜孩子,而选择否定、打击、控制孩子。 那么最终的结果都只有一个: 那就是孩子的成长变得格外艰难,父母的余生只剩下后悔。 就像有句话说的: 每个孩子和父母之间,都注定要有一场战争。 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 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03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 “如果一个孩子要成为一个成年人,那么是要踩着一个成年人的尸体才能完成这段成长之路的。” 面对一个千方百计想战胜父母的孩子,父母真正要做的不是对抗,也不是镇压,而是让孩子打败自己。 上中学时,我一度觉得打耳洞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所以趁着假期,在左耳的耳骨上穿了两个洞。 不料几天后,耳朵却发炎了。 被父母发现的时候,整个耳朵又红又肿。 爸爸又急又气,骂我: “你看看自己像个什么样子,还是个学生吗?在哪里学得不三不四的样子!” 我正准备回嘴,妈妈却起身,把我拉进了卧室。 本以为妈妈也会狠狠批评我一番,可没想到,她从始至终都没有那么做,只是温柔地望着我,引导我讲述自己的理由。
“妈妈明白了,可即使没有耳钉,你也是我心里最独特的存在哦。” 说罢,便带着我去医院开药。 回家的路上,还给我买了一对亮晶晶的耳钉。 或许妈妈并没有想到,正因她当初的退步,那个正值青春期像个刺猬一样的我,才有了成长的空间。 从此以后,我也鲜少再做那些标新立异的事情了。 其实,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的。 他们看似斗志昂扬、无坚不摧,其实内心无比渴望被接纳、被关爱。 就像《解码青春期》一书中写的: “当一个孩子不断地推他的父母,挑衅他的父母,不断地做这个测试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看看父母爱不爱自己。” 该书的作者乔西·西普也曾是一个叛逆少年。 作为一个孤儿,他曾辗转过多个寄养家庭。 每次被送往寄养家庭时,他就会捣乱、惹祸,用各种方式激怒养父母,并暗暗计算,多少天后自己就会被赶走。 直到遇见了一个无论他怎么调皮、恶作剧,都愿意包容、接纳他的养父。 当他酒驾被捕后,养父对他说: “你视自己是一个麻烦,但我们视你为一个机会。” 正是这句话,让乔西下定决心改变,最终成为一个研究青少年问题的专家。 青春期的孩子总是矛盾且迷茫的,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但作为曾从青春期走过的父母一定还记得: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在言语和行动上战胜我们的敌人,而是一个懂得示弱和共情的朋友。 也只有听见了孩子叛逆背后的呐喊、斗争背后的呼唤,父母才不会跟孩子剑拔弩张,斗得两败俱伤,孩子才能平稳度过动荡的青春期。
|
|
来自: paulymwon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