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事求是”辨析

 刘昆山书苑 2021-09-05

“实事求是”辨析

刘昆山

“实事求是”,前三个字好理解,认识比较一致。“实事”即一切要从事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力戒主观臆断;“求”是追求、探索,是不懈的努力。关键的是“是”字,而恰恰在这个核心字的理解上有差异,有分歧,影响了对“实事求是”精髓的认知。

“是”是追求、探索的目标。对“是”的理解大致有三种:一是工作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三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即事物的本质。

第一种理解太肤浅,没有抓到要害,把贵重的珍宝看轻了。第二种理解基本是正确的。什么是规律?规律是对事物发生、发展等过程的一般性认识,是在一定条件下或一定范围内事物运动所固有的规则,秩序,方向。只有发现并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成功。但规律是发展的、变化的,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变了,规律也会相应变化,所以把握规律有难度。那么,事物有没有不变的东西呢?有,这就是事物的本质。第三种理解最准确,“是”就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即事物的本质。本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构成事物内部联系不同的矛盾构成不同事物,矛盾不变,事物的本质不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令人眼花缭乱的表面现象和假象,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规律,不管怎么变,都离不开事物的本质,即事物内部的矛盾规定。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是正确认识事物,把握事物规律,正确制定工作办事思路,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根本。

“求是”就是研究、追求、探索事物的本质,不为表面现象所蒙蔽,不为各种假象所欺骗,在抓本质上下功夫。“求是”,就是“探求事物的本质”。

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应该说我们确实尽心尽力出了不少主意,挖空心思想了多种办法,也总结发现了不少规律,却为啥路子越走越狭窄,日子越过越紧巴,症结在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偏差,没有抓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改革开放正是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本质开始的,这才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令世人惊愕的骄人功绩。可见,“探求事物的本质”的“求是”是多么重要。

“实事求是”是共产党的哲学基础,是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的思想武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要从哲学的高度去认识“实事求是”。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科学,适用于一切领域,一切行业、一切工作和一切事情。遇到问题,碰到困难,不论问题大小繁简,莫计困难凶险难易,坚持从哲学入手,从抓本质入手,从“求是”入手,去解决问题,去攻坚克难,才是最根本最科学的做法。正确领会“实事求是”要义,认真践行“实事求是”理论,才能不断夺取更大胜利。

党倡导“创新驱动”。什么是创新?创新是对事物的本质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没有“求是”,就没有创新成果。只有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才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有一句话,“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可能读书十年,学的全是事物表面现象的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支离破碎,缺乏联系。现象是本质是外衣,千变万化;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统领一切。“与君一席谈”,谈的可能是事物的本质,用本质统领现象,十年学到的知识倏然融会贯通,将原来的“知其然”突变为“知其所以然”,令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大彻大悟。这大概就是“一席话”胜过“十年书”的道理。

“实事求是”由两部分组成,“实事”是基础,“求是”是目的。一切要从事物的客观实际出发,才能探索认识事物本质。强调“实事”基础没错,但不能丢掉“求是”目的。要完整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不能舍本逐末,只讲“实事”,忘记“求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的说法,是对“实事求是”的片面理解。另外,古代《汉书》上确有“实事求是”的记载,但那里的“是”是“这”的意思,与我们党倡导的“实事求是”大相径庭,不可同日而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