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龙脑樟的栽培管理!

 一葉一如来 2021-09-06

江西聚杰医药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20.46亩,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可年产高纯度天然冰片300吨、龙脑精油150吨。下属四家龙脑樟种植基地,规划自拥有龙脑樟林地总面积10万亩。拥有全国最先进的纯天然冰片提取设备和工艺技术,所产天然冰片产品含右旋龙脑(C10H18O)96%以上。

来  源

在1980-1990年代,我国科技人员发现了3种樟科植物可提取天然冰片(右旋龙脑),即龙脑樟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 N. Chao ex H. W. Li和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 (Neeset T.Nees) Blume。经研究方向,龙脑樟无论从叶精油的含量还是右旋龙脑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两个类型。龙脑樟被认为是目前最适宜提取天然冰片的植物新资源,龙脑樟树叶是天然冰片的最佳提取部位。

图片

樟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龙脑樟是江西吉安的地标植物,吉安独特的温湿气候和偏酸的红土壤非常适应龙脑樟生长。龙脑樟采用大田扦插育苗成活率达80%以上,以11月-12月采割为最好。矮林留枝桩作业可以连年采伐,持续利用,加工无污染。

扦插繁殖技术

(1)选地:气候较好的林缘或林间空地。

(2)苗床:用砖砌成东高60cm、西高40cm、东西宽315m(长度视地形而定)的床框。床底中央开一条深40cm、宽40cm 的暗沟通至苗床外,沟内用碎石填至龟背形。为便于移栽,也可用营养钵扦插。

(3)苗床土:红壤冲积土,厚20-25cm。扦插前1周用0.2%高锰酸钾消毒,并用薄膜盖好。插床上架设2m高固定荫棚,透光率约为30%-40%。

(4)插穗:选用2-3年生龙脑樟壮苗的侧枝。插穗基部靠节位剪成光滑平口,顶部离节1.3-1.5cm带斜口剪断,每穗留1芽1叶。扦插前插穗用β-吲哚丁酸或β-萘乙酸浸泡处理。

(5)扦插时间:南方为3-4月上旬。过早则因低温致插穗基部切口变黑,不利愈合生根;过迟则气温偏高易导致插穗未愈合先抽梢,消耗营养,也不利于愈合生根。

(6)扦插管理:扦插株距3-4cm,行距10-12cm。插穗插入土后压紧,喷水湿透,并覆盖塑料薄膜。

愈合前一般每天喷雾2-4次,愈合至生根期每天1-3次,雨天可隔天进行。

苗床要注意通风,空气湿度控制在80%以上,温度应控制在29℃以下。

当插穗长出3-4片新叶时,可适时撤去塑料薄膜,进行苗木正常管理。

平时应注意除草、防虫,干旱时应及时喷水。翌年3月上旬,当苗木生长至40-60cm高时,可将其挖出定植。

图片

矮林作业技术

(1)选地:选择地势比较平缓、坡度不超过25°,土层深厚,湿润肥沃(肥力在中等以上),pH4.5-7.0,阳光充足,水源较好,空气湿度较大,保护条件较好的地方营建龙脑樟原料林。

(2)整地:坡度10°以下的山场,采用撩壕整地、壕沟40×40cm。坡度10°以上的山场,采用条垦整地,条垦带呈环山水平,条带宽1-1.2m,开穴40×40×30cm。每株(穴)施复合肥0.25kg或塘泥半穴,有条件可施酒糟等腐殖酸肥料;表土还穴,回调2/3。

(3)密度:一般采用株行距1.2×1.2m,土壤深厚可采用1.2×1.4m。

(4)栽植:选用龙脑樟优树苗木、地径0.6m以上保留根幅35cm,顶部留2-3片叶,苗高超过50cm的截干造林,保留苗于30cm。栽植时间在2-3月上旬。选择雨后的阴天或细雨天栽植,天旱土干时不栽。苗木随起随栽。

(5)抚育:投产收割前每年1-2次除草与松土,于5-6月和8-9月进行。开春(2-3月)开沟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每株约0.25kg。采割枝叶投产后,每年除杂灌松土开沟施肥1次,在3-4月进行,施复合肥每株0.3kg 以上。

(6)病虫害防治:龙脑樟矮林作业连年采割枝叶,若抚育得当,一般没有病害发生,虫害以樟叶蜂和樟巢螟为主,主要以物理方法防治。樟叶蜂在幼虫孵化初期使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效果良好,冬季收集虫茧烧毁。樟巢螟防治主要采取人工摘除虫苞,集中烧毁,冬季收集枯枝落叶烧毁,消灭越冬虫蛹。 

(7)采收:龙脑樟在种植的第三年可开始采割投产,立地条件好的基地第二年可采割,每年采收一次,宜选择在气候适中的11-12月,采收年限约50年。采割方式采用全刈型方式,即离地面40cm以上的枝叶全部采割。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