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氏全息汤 ” 基础方: 柴胡12克香附,桂枝,陈皮,牡丹皮,白芍,生甘草,白术,生地,茯苓,杏仁,制首乌,半夏各10克 一 方解: 李氏全息汤 用药轻灵,符合久病胃气虚弱的这一的配伍特点,同时也符合中焦若衡,非平不治的原则, 桂枝汤调和阴阳,实是立乾坤之位三阴与三阳,宣通阳气于上,使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离阳当空,阴霾乃散,主明则下安,桂枝汤为中医群方之祖,尤为伤寒诸方之魁,历代医家称誉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 让桂枝汤立于胜算之妙,内安外攘,有者去之,无者安之,桂枝汤者,调和阴阳气血营卫者,乃我身之阴液与阳津是也。内经曰:阴阳者,水火之征兆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上下者,阴阳之天地也。数之千,推之万,万之大不可胜数者,三阴与三阳是也。 此符合阳生阴长,阳主阴从之象,药虽轻漂虚灵,但卡中病机,神当畅,气当顺,血当行,且上焦若羽,非轻不举,因于上者越之,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最重要的是更符合内经之理,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舒其血脉,令其调达。 二陈运化于中枢之气,以复升降与出入斡旋之气机,全息者,全凭之息而不息是也.且柴芍草者,四逆散之义,三阴极而一阳始发,三阳弱有赖一阳初生,中间起手者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乾坤卦的根基,这是最重要的,乾坤是归卦,本是先天卦,后天卦让给了坎离卦。 盖中气者,交济水火之枢,升降金木之轴,中气健旺,枢轴轮转,水木升而火金降,寒热易位,精神互根,自然邪去而正复,是强中御外之良规也。 二陈汤既是治疗痰湿的主要方剂,又是调理中焦之圣剂。 中医认为痰之本为湿,湿聚而停留则为水,湿不能气化则为饮,饮似痰而稀,可因气化不利而停滞,湿受气火之灼,可被煎灼变稠而为痰。所以前人说“稀者为饮,稠者为痰,水湿为其本也”。痰本为病理产物,但也可作为第二病因,直接或间接作为机体的某些脏腑组织变生多种病症,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如痰在肺则咳喘,在胃则呕逆,在头则眩晕,在心则悸怔,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在四肢则肢节沉痛而类似痛风证,临床上尚有高血脂,肥胖,脑栓塞,动静脉血栓,心律不齐,胸闷胸痛,冠心病心梗,湿浊下注之带下经病,痰气瘀互结之梅核气,痰核,瘰疬,骨质增生,息肉,肿瘤,癌症等。正如清.沈芊绿说:“人自出生以至于死皆有痰,而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峰,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变怪百端”。可知痰之为病,虽名称各异,其因则一,故皆可用二陈汤化裁治之。《医方集解》曾说:“治痰通用二陈”。二陈为治痰之妙剂,其于上下左右无所不宜。(《古今名医方论》卷1) 先立阳后通阳再用阳,吾辈者,世世代代都赖以生存之阳吗,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者,柔则养筋,静则养神。此阳被轻轻的拨动而无声息,犹如润物细无声,在上则主明则下安,在下则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茯苓健脾渗湿,治在脾而助其升。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甘草和中,治在脾胃,助其升降。三味和合而调理后天脾胃,助其气血生化之源,以扶正抑邪。 白芍、丹皮、何首乌,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陈皮、杏仁,入气分,清肺理气,化痰降逆。诸药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之功。 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因之交泰,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 处处无方,处处法,从上到中至下,从气到血,从阴到阳,从里到外等不是在示人以规距,活泼泼的让你去从中填空与补窍。 人有病无非是升降入出,正邪斗争,阴阳盛衰,全方君臣佐使,剂量的变化,主药的应运。正符合医圣心法中的,脏腑相连,其痛必下之至理,且中僦若衡,可是非平不治,治之以平剂,浑身是胆阻碍中枢之机,中枢者,升降出入之势是也,叶天士用药无不是处处在格守着胃气的通顺,脾气的升发,我人者,无不时时刻刻秉承着二阳之气吗?否则真脏脉现也。且中焦若衡,非平不治 此处方正是平中见奇,妙笔生花,临床更是左右逢源。也符合轻可去实之理论。 临症者临阵,不亲自去实践,是没有此心得与体会的。 药虽平淡无奇,然握中央而驭四旁,复升降而交水火,所以用治内伤杂病,切病机而效可观。所以然者,内伤杂病,多系多脏腑功能之失调.脾胃功能失调尤著者。病机为中气不健,肝胆郁滞,肺胃上逆,脾肾下陷,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上显标之虚热,下显本之湿寒。此方和中调郁,渗脾湿而不伤肝阴,滋肝阴而不助脾湿,降浊阴而去其上壅,升清阳而理其下陷,自可收脾升而肝肾随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不滞,气血渐旺,诸症自可向愈也。 拨千钧之舟者,一捋之木也。 俱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功能,生气血而调阴阳,是为扶正,为御邪之本,与各症各病所加祛邪之味相合,抵达病所,共奏愈各症各病之功。 病机相同或相近,虽病症病名不同,治可相同,异病同治也。 而现代人的体质与疾病,多脏腑功能失调,升降紊乱者,是其大率也,即病机相同相近也。升降紊乱,均当复其升降之常;而复其升降之常的关键,重在调理脾胃。 本方以健脾和胃为本,兼调肝肾心肺,切中各种疾病之主要病机,具有 升阳理气,疏散风寒,调和营卫,开胸化痰,化湿运脾,利水清热,疏肝和胃,升肝降肺,补益精血,滋补肝肾,调和五脏等具有整体带动局部,病理转化生理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 具有解热镇痛,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癌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改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功能,促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等多种作用,适当加减,可治疗各种疾病,使身体恢复到一种最利于疾病康复的最佳内环境,使病程缩短,疗效提高 ,所以灵活加减化裁,用治各种疾病,具有见效快,痊愈快的特点。 二 加减: 分享 李芳祥 “李氏全息汤” 基础方 (部分) 加减法: 1.发热。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轻度发热一概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发热无汗 去何首乌 加麻黄(10克), 中度发热加车前草(10-30克); 高热脉洪、汗出不解、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 石膏(15-100克),知母10克(白虎汤意)。 仍高热不退,伴有抽搐神昏者,适加羚羊角粉(1-3克), 乏力加黄芪15克。 其余按症加减。 2.低温畏寒。 指体温在36℃以下,不论何种疾病引起,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加附子10-15克(桂枝附子汤意)。 手足厥逆,可再加黄芪(15-20克),当归,细辛(各10克)(当归四逆汤意), 腿脚独冷者,生甘草改为 炙甘草(20-30克),白芍加量至(20-30克)其余按症加减。 3.自汗盗汗。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 黄芪、浮小麦(15-20克) 或加 龙骨牡蛎 (15-30克); 自汗淋漓者加制附子,其余按症加减。 阴虚,脉细数,手足心热重加生地(15-20克),山药,山萸,泽泻(各10克)(六味地黄丸意) 或地骨皮,知母,鳖甲(各10克)等,其余按症加减。 4.乏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黄芪15-20克。 如出现纳差、腹泻、浮肿、黄疸等症状,按相应症状加减。 5.身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痛重合当归四逆汤(当归,细辛各15克); 恶寒甚者重加桂枝(18克) 或加附子(10克)(甘草附子汤意); 肩背痛甚者加羌活(18克)、片姜黄(18克); 身刺痛,面紫舌暗脉涩,夜间痛甚者,加乳香(10克),没药(10克), 其余按症加减。 6.浮肿。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轻者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去甘草 治疗, 肿甚,身重恶寒者加附子(10克)(真武汤意); 乏力甚者加黄芪(20克); 关节积液加泽兰,泽泻(10-12克); 小便不利加当归,车前子(各10-15克); 喘满者加麻黄(10克); 有热者加石膏(10-18克); 咽喉肿痛或有疮疡者加银花,连翘(各10克); 其余按症加减。 7.黄疸。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阴黄、阳黄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茵陈,龙胆草,栀子,金樱子(各10克), 大便干者加大黄(10-20克)。其余按症加减。 8.嗜睡。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严重者加石菖蒲(后下) 或白芷(10-15克); 畏寒重加附子(10克); 乏力甚加黄芪(20克)。其余按症加减。 9.失眠,多梦。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15-40克), 严重者再加酸枣仁(10-18克),知母,川芎(各10克)(酸枣仁汤意)。 神经质严重者加远志,郁金各10克 百合30克等,其余按症加减。 10.心惊不安。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15-30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意)。 心烦懊恼 加栀子,豆豉(各10克);其余按症加减。 11.头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头痛严重者 加当归,细辛(当归四逆汤意),川芎,蔓荆子(各10克) 伴头晕甚 加 天麻(半夏白术天麻汤意)(15克); 兼头胀或烦躁不安者加龙骨、牡蛎(15-20克)。其余按症加减。 12.头晕。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兼恶心呕吐者加苏叶(10克), 颈椎不适加 葛根(18-30克),麻黄(10克) 兼心烦不安者加龙骨、牡蛎(15-30克), 严重者加天麻(15克)。其余按症加减。 13.口渴。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方加麦冬,玄参(各10-20克)治疗; 烦渴多饮者合白虎加人参汤[石膏,知母、人参、粳米]; 兼纳差,舌淡苔少而燥者加党参,花粉(各10克); 兼舌干而裂者合增液汤(玄参、麦冬)(各10-20克)。其余按症加减。 14.口中异味。 指口涩、口腻、口苦、口臭、口酸、口甜、口辣、口咸等。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口涩不再加药; 口腻不再加药; 口苦者加当归、栀子(各10克); 口臭者加藿香、佩兰(各10克);口酸者加黄连,吴茱萸(各10克); 口甜者合泻黄散(藿香、石膏、山栀、防风)(各10克); 口辣者合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 口咸者加当归,黄精,黄柏(各10克)。 其余按症加减。 15.项强。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葛根汤(葛根18-30克,麻黄10克)。 连及后背加羌活(10克-15克), 肩胛疼痛 加片姜黄(18-25克), 颈痛压迫手臂神经痛 重加白芍(18克) 加黄芪(15-20克),丹参,或再加鸡血藤(各10-15克); 其余按症加减。若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不可视为一般项强,进一步明确诊断。 16.肩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痰、湿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严重者 加当归、细辛(当归四逆汤意),羌活(各10-15克),片姜黄(不低于18克); 再加鸡血藤,丹参 (各10-15克)或 乳香 没药(各10克); 麻木加黄芪(20克)。其余按症加减。 17.四肢疼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热、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严重者合当归四逆汤(当归,细辛各15克) 或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知母、防风、附子各10-15克)。 下肢痛加川牛膝(15-20克)。 下肢酸胀沉重,痛感少者加木瓜(10-15克) ; 麻木或不耐久立加黄芪(20克) 。其余按症加减。 18.腰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湿、热、肾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茯苓,白芍加量至20克) 加炒杜仲(各15-20克); 中间痛重加 续断,狗脊(10-18克); 两侧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克); 腰酸为主,不痛者加淮山药,山萸肉各10-20克 疼痛严重者合 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附子,防风,知母)(各10克); 兼痛泻者加防风(10克); 泌尿系统结石者再加金钱草,海金沙(10-30克)。其余按症加减。 19.咳嗽。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肺燥、痰湿、阴虚、肝火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干姜、五味子, 咳不止再合止嗽散(荆芥、紫菀、桔梗、百部、白前各10克); 咽喉不利、干咳无痰者再加麦冬、玄参、贝母。 咽痒而咳或声音嘶哑者 加蝉衣(10-30克)。 夜间咳甚 加当归。 咳痰带血 重加生地。 其余按症加减。 20.喘促。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 兼咳嗽者,加干姜、五味子, 胸满闷者,去白芍 或易赤芍 喘甚者再加葶苈子; 哮喘者合定喘汤(麻黄、桑白皮、白果、苏子、黄芩、款冬花); 发热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汤(麻黄,石膏)。其余按症加减。 21.胸闷。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去白芍 或易赤芍治疗, 严重者 重加全瓜蒌30克(便秘者可用瓜蒌子),丹参; 兼咳喘胁痛者,按相关症状加减。其余按症加减。 22.胸痛(含乳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胸阳不振、心血瘀阻、肝郁气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严重者 加瓜蒌10-30克,薤白6-10克(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10-20克。 乳腺增生 加青皮,昆布(攻坚散意),老鹳草各15克 其余按症加减。 23.心悸。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心阳不振、心血亏损、痰湿内阻、血脉阻滞等, 心动过快者,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严重者加苦参。 心动过慢或脉结代者 合炙甘草汤(生甘草加量,或易为炙甘草;生地加量)加丹参,麦冬,火麻仁; 兼肢冷 加附子(四逆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24.嗳气呃逆。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食滞停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 嗳气呃逆严重者合旋覆代赭汤(旋覆花,党参,代赭石)。 心绪不宁者加龙骨、牡蛎;其余按症加减。 25.恶心呕吐。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胃寒、胃热、肝郁、痰湿、食积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苏叶, 合并便秘加大黄。其余按症加减。26.反酸烧心。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气犯胃、寒湿内阻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左金丸(黄连,吴茱萸), 重者加乌贼骨、瓦楞子。 黏膜糜烂,溃疡加白芨,贝母;其余按症加减。 27.食欲不振。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气犯胃、湿困脾胃、胃阴不足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鸡内金, 严重者合焦三仙或 参苓白术散。 苔厚黄腻者合黄连解毒汤; 其余按症加减。 28.胃脘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虚实寒热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量白芍。 脘腹痛甚合脘腹止痛汤; 其余按症加减。 29.胁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气滞、肝阴不足、瘀血阻络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牡蛎,白芷各15-20克; 右胁痛者再加青皮,左肋痛者再加郁金; 腋下肋间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其余按症加减。 30.腹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膀胱湿热、膀胱蓄血、下焦虚寒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量白芍治疗 小腹痛(肚脐中间以下):加量白芍,再加当归、川芎(当归芍药散意)。少腹痛(小腹两侧):加川楝子、元胡(金铃子散)。 炎症明显加败酱草,红藤各15-30克。其余按症加减。 31. 腹胀。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滞、血瘀、食积、水停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 严重者,再加泽泻,枳壳,木香,乌药,厚朴,藿香各10-15克(排气饮意), 舌瘀斑严重或腹有积块者 加桃仁,三棱,莪术; 其余按症加减。 32.腹泻。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湿、湿热、脾虚、肝郁、肾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去或减何首乌,杏仁) 加赤石脂、禹余粮(赤石脂禹余粮汤); 痛泻肠鸣加防风, 久病体虚者加黄芪。其余按症加减。 33.大便秘结。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虚实寒热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何首乌加量) 加当归,瓜蒌子; 便如羊粪成球者 加阿胶,肉苁蓉; 排便无力 加黄芪或党参20克; 口干渴兼大便燥结者 加麦冬,玄参各10-20克 生地加量至20克或合麻仁丸(麻仁,大黄)。 其余按症加减。 34.小便涩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下焦湿热、心火炽盛、肝气郁结、下焦血瘀、肾阴亏虚等,(公众号:五味学苑)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车前子,金钱草各15克。 有热象者加栀子10克。其余按症加减。 35.睾丸胀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凝、气滞、湿热、毒邪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川楝子10克, 延胡索(金铃子散),麦芽,虎杖各20克,乌药,当归,细辛(当归四逆汤),橘核,荔枝核各10克; 疼痛严重加 乳香,没药或三棱,莪术各10克; 睾丸红肿者再加银花,连翘各15克。其余按症加减。 36.阳痿早泄。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治疗, 阳痿 病久者加 枸杞,菟丝子,淫羊藿,附子,熟地 各10-15克治疗。 早泄 一般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30-60克),当归,黄芪,山萸肉,五倍子,五味子各10-30克治疗 失眠多梦心烦易怒重加夜交藤,合欢皮; 伴口苦者加当归,栀子; 纳差 加鸡内金; 兼会阴胀痛者加川楝子、元胡; 兼小便不利或尿频者加当归、车前子; 其余按症加减。 37.遗精。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心火旺盛、心脾两虚、心肾两虚、相火妄动、肾气不固、湿热下注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加龙骨、牡蛎 治疗, 严重者加芡实、金樱子(水陆二仙丹),莲须。其余按症加减。38.尿血。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重用生地, 严重者再加小蓟、竹叶,白茅根。 伴轻度尿蛋白者再加老头草。其余按症加减。 39.月经量少。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乌陈汤(当归,川芎,乌药)熟地(四物汤) 黄芪(当归补血汤)加 川牛膝,益母草(八珍益母丸意)各15-20克,鸡内金10克(研粉服)。其他随症加减。 40.月经先期。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血热、阴虚、肝郁化火、气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乏力加黄芪; 口苦心烦脉弦者加当归、栀子(丹栀逍遥散意); 阴虚潮热,其他症状不显者加地骨皮、青蒿、黄柏(清经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41.月经后期。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虚寒、肝郁、血瘀、痰湿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川芎,红花。 舌瘀斑严重者加桃仁,三棱,莪术。其余按症加减。 42.月经先后不定期。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肾虚、心脾虚弱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山药、菟丝子、荆芥(定经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43.闭经。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川芎,红花,乌药,益母草,川牛膝各10-15克。 舌有瘀斑严重者或子宫附件处肿瘤包块导致者,加桃仁,三棱,莪术各10克(桂枝茯苓丸意)。 其余按症加减。 44.崩漏。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血热、脾不统血、湿热下注、肝肾阴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加地榆,仙鹤草各20克; 兼口苦,色暗者加栀子; 兼小腹、少腹痛者加当归、川芎、川楝子、元胡; 兼妇科肿块 合李氏消瘤汤; 兼小腹痛出血多者加当归、川芎、阿胶、艾叶(胶艾汤意》小腹痛兼恶心纳差者合温经汤(吴茱萸、当归、川芎、党参、阿胶、麦冬)。其余按症加减。 45.经行腹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肝郁气滞、胞宫瘀血、湿热郁结、气血两虚、冲任虚寒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用量, 小腹痛者再加当归、川芎, 少腹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其余按症加减。 46.经行腰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杜仲; 中间痛甚加菟丝子,狗脊; 腰两侧痛者再加川楝子、元胡。其余按症加减。47.经前乳房胀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青皮治疗; 疼痛严重者加瓜蒌、乳香、没药(瓜蒌散意)。 肿块严重者加 玄参,贝母,夏枯草,海藻,牡蛎(消瘤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48.白带异常。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脾虚、肾虚、湿热、痰湿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治疗 白带 加量白术,再加山药、乌贼骨。其余按症加减。黄带 合易黄汤(山药、芡实,黄柏、白果、车前子); 赤带 加重生地用量,再加当归、阿胶、黄柏、牛膝、黑豆(清肝止淋汤意)。 青带 加茵陈,栀子; 黑带 合利火汤(大黄,王不留,黄连,栀子,石膏,知母,刘寄奴,车前子)。 气味恶浊者加当归、栀子, 阴痒者 加黄柏、蛇床子。其余按症加减。 49.癥瘕积聚及结节等赘生物。 不论属何种疾病,也不分气滞、血瘀、痰湿等, 体积小者,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治疗 也可加薏米或白芥子(各10-30克); 体积大者,加三棱、莪术、桃仁各10克(桂枝茯苓丸和化坚丸意)。 严重者再加玄参,贝母,夏枯草,海藻,牡蛎各15克。 气虚乏力 加黄芪15-20克 伴失眠多梦 心烦易怒者,可重用龙骨牡蛎(15-40克)治疗,二者兼能软坚散结。其余按症加减。 50.阴痒。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湿热、肾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公众号:五味学苑) 合李氏止痒汤(荆芥,僵蚕,白蒺藜,苦参,蝉衣,防风,当归,丹参,雷公藤各10克 地肤子,白鲜皮各20克)。其余按症加减。 51.盆腔炎。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桃仁,赤芍各10克, 红藤,败酱草(15-30克); 宫颈糜烂,加地肤子,白鲜皮,白芷,防风(10-20克),其他随症加减。 52.小儿发热。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剂量约为成人的1/3~1/2(下同), 个别高热脉洪面赤口渴者加石膏6~12g,知母3~6g。 骨蒸潮热 重加牡丹皮,严重加地骨皮。其余按症加减。 53.小儿哮喘。 不分冷哮、热哮,肾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定喘汤(麻黄、桑白皮、白果、苏子、黄芩、款冬花各4~6g), 多汗或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5~10g; 发热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汤(石膏6~12g,麻黄3~6g), 喘甚者合苏葶丸(苏子、葶苈子各3~6g)。其余按症加减。 54.睡中磨牙。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 一般李氏全息汤基础方重加龙骨牡蛎(30-40克)治疗 55.小儿疳积。 指形体瘦弱、毛发干枯、头大颈细、腹胀肚大、大便不调或时发热等症状。不分寒热虚实等,(公众号:五味学苑)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 鸡内金 治疗。食欲不振加 焦三仙。其余按症加减。 56.小儿尿频。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膀胱湿热、脾肺气虚、肾气不固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车前子各4~6g, 严重者合缩泉丸(山药,益智仁,乌药)加桑螵蛸; 气虚乏力 ,排尿无力加黄芪(黄芪建中汤意); 排尿不利严重加川牛膝,益母草,泽兰,泽泻; 心烦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6~8g。其余按症加减。 57.小儿遗尿。 不分肾阳虚、肾阴虚、脾肺气虚、肝经湿热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石菖蒲6~8g,麻黄5-7g; 严重者合闭泉丸(益智仁、白蔹、山栀各6~8g)。其余按症加减。 58.小儿夜啼。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肺经风寒、心经积热、心虚禀弱、受惊恐惧、伤食积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5~6g, 不眠者再加酸枣仁4~6g,知母、川芎各3~5g(酸枣仁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59.咽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湿热、郁火、阴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桔梗10~12g, 急性肿痛者再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薄荷10g; 慢性者合养阴清肺汤(玄参、麦冬、贝母、薄荷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60.咽喉梗阻。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滞、痰阻、阴虚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李氏消瘤汤加苏叶,生姜(半夏厚朴汤意); 严重者加石菖蒲,郁金; 兼咽干者加 麦冬,玄参; 咽喉充血红肿,加白芍易为赤芍,加金银花; 两种症状同时存在,两方同时加入。其余按症加减。 61.声音嘶哑。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重加蝉衣20-30克治疗, 咽干口渴加 麦冬,玄参各10克; 喘者加麻黄, 有热者重加生地 或加石膏, 咽喉肿痛者重加生地 或加桔梗,银花,连翘各10-15克。其余按症加减。 62.牙痛。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风寒、风热、胃火、虚火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升麻,当归,黄连,细辛10-15克(清胃散意,当归四逆汤意)。 痛处烧灼明显者加石膏20-100克,其余按症加减。 63.口腔溃疡。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治疗; 急性者合口疮立验汤(石膏、麦冬、知母、栀子、黄连、大黄、绿豆衣、锡类散(或青黛)); 慢性者 (桂枝 易为 肉桂4克 生地加量至30克),再加熟地,龙骨,牡蛎各30克 怀牛膝15克 附子5克(导龙入海汤意), 其余按症加减。 也可用生绿豆或黑芝麻生嚼15分钟,必要时结合外用治疗。 64.鼻炎。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加 桔梗,玄参 治疗(玄参桔梗汤意); 鼻塞多涕者加 生姜,苍耳子,辛夷; 鼻塞 浊涕粘黄者 加五味子,石膏,生姜(各10克); 鼻孔发热生疮者 加五味子,贝母,黄芩; 鼻塞声重,语言不清者 加泽泻,苏叶。其他随症加减。 过敏性鼻炎 再加乌梅,防风,柯子各10-15克 黄芪20-30克; 小儿多涕症 加 羌活,独活,防风,黄连,生姜,大枣各10克 黄芪,党参各20克 65.痔疮。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 加 赤石脂,干姜,升麻 治疗; 肛门灼热加黄连,便燥加阿胶。其他随症加减。 66.皮肤瘙痒。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治疗, 轻者加地肤子,白鲜皮各20克治疗; 严重者合李芳祥自拟止痒汤(荆芥,僵蚕,白蒺藜,苦参,蝉衣,防风,当归,丹参,雷公藤各10克 地肤子,白鲜皮各20克 ) 67.耳鸣耳聋。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 严重者再加石菖蒲,响铃草,磁石(耳聋左慈丸意)。 日久加山药,山萸,泽泻(六味地黄丸意)治疗。 头胀,心慌心烦,失眠多梦等加龙骨牡蛎各20克; 头晕加 天麻10-15克。 其余按症加减。 68.高血压。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原发性继发性等, 一律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去甘草)合用李氏降压汤(石决明,龙骨,牡蛎各20-30克 葛根,菊花,当归,川芎,黄芩,杜仲,怀牛膝,决明子,夏枯草,天麻各15克钩藤10克)。内热甚,苔黄腻,合黄连解毒汤(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其余随症加减。 69.色斑。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均以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治疗; 雀斑 加(生地加量至20克) ,丹参,浮萍,鸡血藤各30克 连翘15克 ,红花,川芎,荆芥穗各10克 黄褐斑 加 熟地,山药,山萸,白芷,白鲜皮,黄柏,当归,川芎,白蒺藜各15克 70.扁平疣。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复方马齿苋合剂(马齿苋60克,蜂房9克,大青叶15克,生苡仁30克)或李氏消瘤汤。其他随症加减。 71.产后缺乳。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 肉豆蔻6克 通草,漏芦,穿山甲,核桃,黑芝麻,当归各10克 王不留,路路通,黄芪各30克; 乳房干瘪 加猪蹄。其他随症加减。 72.糖尿病。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生地加量至50克 桂枝易为肉桂3克) 再加 蚕茧50克 黄芪,僵蚕,丹参,仙鹤草20克 黄连10克 73.脱发。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白芍,茯苓,生地加量至15克) 再加 熟地15克, 当归,桃仁,夏枯草,红花,侧柏叶,黑芝麻,枸杞各10克, 桔梗6克。 其他随症加减。 74.白发。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茯苓,生地,何首乌加量至15-20克)加 女贞子,旱莲草(二至丸意),补骨脂(青娥丸意),怀牛膝(二灵丹意),枸杞,菟丝子(七宝美鬓丹意),黑芝麻,黑豆各10-18克。其他随症加减。 75.中风后遗症。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白芍易为赤芍), 黄芪120克, 当归,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10克(补阳还五汤意) ,僵蚕,附子,没药各10克 蜈蚣2-3条 (僵蚕丸意) 。 其他随症加减。 76.打鼾(打呼噜)。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玄参,贝母,牡蛎,夏枯草(李氏消瘤汤意), 桔梗,花椒,当归,五味子,防风各10-15克 。 其他随症加减。 77.痛风。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土茯苓100克 五加皮50克 萆薢40克 车前草,板蓝根,威灵仙各30克 泽泻,泽兰,细辛,当归各10-15克。其他随症加减。 78.强直性脊柱炎。 一般予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治疗; 急性期加 乌头汤 或 附子,防风,麻黄,知母(桂枝芍药知母汤意),细辛,当归各15克(当归四逆汤意) ,加雷公藤10-15克(配伍甘草解其毒性)。 慢性期合 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秦艽,肉桂,防风,人参,川芎,当归,细辛10-20克(当归四逆汤意))加雷公藤10-15克(配伍甘草解其毒性)。 其他随症加减。 79.白细胞减少(含粒细胞降低)。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律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合李氏升白汤(黄连,升麻,当归,(清胃散意)黄芪(黄芪当归补血汤意),党参(补中益气汤意),补骨脂,五味子(生脉饮意),防风(玉屏风散意),枸杞子,黄精,鸡血藤各10-15克。其他随症加减。 80.泪囊炎。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律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白酒或黄酒,全蝎18克(研末分2次服用); 眼睛发痒加白鲜皮,地肤子,蝉衣各10-15克。 81.角膜混浊。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寒热虚实等, 一律以 李氏全息汤基础方加蝉衣30克 水蛭6克。 眼胀痛加牡蛎20克,夏枯草10克; 羞明畏光加夏枯草,细辛各10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