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提醒】《汉方诊疗三十年》神效汤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21-09-07
335 诊断为胸膜炎、类风湿、神经痛、腹膜炎等长年病痛的患者
初诊于一九五三年二月三日,患者血色不佳,营养状态一般。
患者叙述如下∶
下肢发冷,头面轰热感,轰热时如火烧般发烫。便秘,腹胀难忍。无食欲,特别是在早上,早饭只吃一口。肩胛部强凝不适,右侧较甚。从腰至下肢乏力,夜间睡眠欠佳,有时出现右侧胸痛。有时痔疮出血,月经不调,经期易错后。
脉象沉弦,主诉腹部膨满,但腹诊时未触及明显膨满,仅脐左右两侧以下有压痛,右侧稍重。听诊自右肩胛部至腋下呼吸音微弱,但X线胸片并无提示胸膜炎表现,体温37.3℃。
我考虑为腹膜炎引起的粘连、便秘。于是,以头面轰热和便秘为指征,试用三黄泻心汤治疗。服药
后,头面轰热好转,但便秘无变化。大黄的用量改为2.0克,服后仅有少量大便但不完全通畅,仍有腹满。试改投大柴胡汤治疗后,反而腹胀,更加食不下。于是改为温下法,投予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治疗,
服药后身心感觉好。但继续服药一个月左右,大便无论如何还是不通畅,仍有头面轰热感。这次改用加味逍遥散治疗,服药后,大便完全不通,严重肩凝,情绪反而变差了。真是束手无策,试用三和散,无
效,麻子仁丸也无效。即使每日大黄量用至6.0克也不见效果。试投大建中汤治疗后,情绪好转,但连续服用十天后,便秘加重,很难受。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一天我不经意地翻阅《众方规矩》〔日本战国时期医家曲直濑道三(1507-1594)医著——译者注〕,疝气门中的神效汤映入眼帘。
《众方规矩》神效汤条云∶"治一切疝气。多为热郁于中,寒束于外。"在古人称为疝气的疾病中,也包括粘连引起的肠狭窄,于是决定试用该方。
治疗效果值得惊叹。服该药后,患者身体感觉舒适的程度大大超过了以前服用过的任何药物,大便通畅,每天或隔日一次,食欲渐增,患者很高兴。我们都期待着这次能够治愈,于是连续服用该方约十个月。
其间有时停药十天左右,会出现便秘。现在已停药一年半,但患者完全恢复了健康,与治疗前相比判若两人,大便通畅,每天一次,不管吃什么也无不适,腹部不胀,肩背无强凝,晚上睡眠也很好。
我从该验案得到了启发,后来经常使用神效汤,迄今为止治愈了许多疑难痼疾。
336 阑尾炎术后粘连而致便秘-神效汤
患者为三十三岁妇人,二年多前行阑尾炎手术,术后引起粘连,出现便秘、腹痛、腹部膨满等症状,于八个月前又进行了粘连剥离手术,但近来还是有便秘、腹胀和突胀样疼痛。脊背感觉沉重,并有痛感。有的医生认为上述症状是胃下垂的表现。月经规律,但经期前后腰痛。
腹诊,腹部从脐以下均膨满,多处有压痛。可闻及气体移动声,仔细观察可看到肠蠕动。这样的症状,即古人称为"疝"的疾病。于是应用《众方规矩》〔日本战国时期医家曲直濑道三(1507-1594)医著——译者注〕中的神效汤,大便变得通畅,虚恭多出,腹部膨满减轻。
由于身体感觉很好,便又忙于工作,结果出现头重、头晕,继续服用前方,症状减轻,也不觉得疲劳了。共服药约七个月,停止治疗。以后失去了联系,不知状况如何,多半是痊愈了吧。
神效汤(335 336)
(出处∶ 日本战国时期医家曲直濑道三医著《众方规矩》——译者注)
水香、吴茱萸、小茴香、延胡索、益智仁、苍术、香附、 当归、乌药、栀子各2 缩砂1.5 甘草1 生姜2 灯心草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