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伯多禄大殿

 新用户8287dExv 2021-09-07

圣伯多禄大殿又被称为圣彼得大教堂(本文在以下的文章中均称圣彼得大教堂)位于梵蒂冈,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堂,是天主教最神圣的地方之一。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梵蒂冈全称“梵蒂冈城国”,罗马教廷的所在地,位于意大利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面积0.44平方公里,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宗座宫、教宗避暑胜地(冈道尔夫堡)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三面都有城墙环绕。它地处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墙为国界,另外,有一条“密道”从著名的圣天使堡通向梵蒂冈城内。常住人口约800人,大多为神职人员。梵蒂冈原为中世纪教宗国的中心,1870年教宗国领土并入意大利后,教宗退居梵蒂冈;1929年同意大利签订《拉特兰条约》,成为独立国家。梵蒂冈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

 

梵蒂冈城的卫星地图

梵蒂冈城的卫星地图

1929年签订《拉特兰条约》,教皇统治的梵蒂冈国正式确立

      在梵蒂冈城大部分领土被城墙所环绕的同时,大教堂的四周还是对外开放(尽管穿过开放区的城市界限是沿着地面的)。整体的空间组织包括建筑物、广场和花园的长角度透视以及规则布局。

       高空无人机俯视更能看到梵蒂冈城的全貌。

高空无人机俯视图

高空无人机俯视图

高空无人机俯视图

高空无人机俯视图

高空无人机俯视图

高空无人机俯视图

高空无人机俯视图

高空无人机俯视图

高空无人机俯视图

高空无人机俯视图

     看看下面的梵蒂冈城的位置图,你可以发现梵蒂冈城的确很小,但它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

     从前面看到的“梵蒂冈卫星图”,梵蒂冈有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广场、西斯汀小教堂、图书馆、梵蒂冈博物馆等著名历史建筑,根据目前梵蒂冈教皇对这些建筑的功能使用,我将其按两大块区域来一一介绍,即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广场、西斯汀小教堂)和梵蒂冈博物馆(图书馆、梵蒂冈博物馆(教堂皇宫))。

图中黄色为梵蒂冈博物馆,红色为圣彼得大教堂

1⃣️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广场是一个巴洛克式广场,广场的设计人是贝尼尼。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与艺术家勃拉芒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小莎迦洛等都曾参与设计。

    这里说的梵谛冈宫就是现在说的梵蒂冈博物馆。

在圣彼得大教堂上俯视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广场以方尖石碑为中心,周边扩散,建筑物成维合状

站在圣彼得广场上看圣彼得大教堂、方尖石碑、石柱围廊

建筑全貌,圣彼得广场就在有圆形穹顶的最高的圣彼得大教堂前

圣彼得广场周围的石柱围廊

圣彼得广场一景

圣彼得广场一景

圣彼得广场一景

圣彼得广场一景,对面就是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广场周围的石柱围廊

圣彼得广场周围的石柱围廊

圣彼得广场周围的石柱围廊

圣彼得广场周围的石柱围廊

圣彼得广场周围的石柱围廊,内侧石柱轴线至顶廊盖屋面都有不同的人物雕塑,140个圣人像

圣彼得广场周围的石柱围廊,一根柱子需三、四人合抱

柱廊都是这样的浑圆石柱围成

长廊有284根塔斯干式的浑圆石柱,有四排,三条走廊

圣彼得广场上的方尖石碑、喷水池

圣彼得广场上方尖石碑、圣彼得大教堂及两头的石柱围廊

许多游客沿着圣彼得广场的右边通道进入圣彼得大教堂参观

     这个集中各个时代的文化艺术精华的圣彼得广场,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设计于1667年并花去11年时间建成的。广场呈椭圆形,长340米,宽240米,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铺砌而成,两侧由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造型和谐,气势恢宏。柱廊共有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柱高18米,分排四列,形成三条走廊。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殉道者,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插云霄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据说此碑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高26米,重320吨)。据说圣人圣彼得在这里被倒挂在十字架上。

2⃣️方尖石碑和喷水池

在广场中心的方尖石碑

方尖石碑

方尖石碑的顶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

方尖石碑中部

方尖石碑下部

方尖石碑底座

方尖石碑上的雕刻:铜狮之间镶嵌着雄鹰

      广场上有两个喷水池、左右两边对称放置。喷泉是在不同时期建造的。右边的是玛德尔诺1615年所建的,左侧的是贝尔尼尼在1677年建成的。它是广场上最后完成的建筑。在两个喷泉和方尖碑之间的两边地上,分别嵌入一块圆形大理石。站在这块大理石上观望广场四周的长廊,就会感到长廊内只有一排圆柱。然而实际上是有四排圆柱。这是贝尔尼尼匠心设计的透视效果。

广场上的喷泉:涓涓的清泉象征着上帝赋予教徒的生命之水。

广场上的喷泉

广场上的喷泉

广场上的喷泉

广场上的喷泉

3⃣️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建在圣彼得的墓地上,原因很简单,圣彼得即圣伯多禄,是耶稣十二使徒之首,公元68年,受到罗马皇帝尼禄的迫害,被倒钉上了十字架而殉道。

圣伯多禄

圣伯多禄殉教,他要求倒钉十字架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模型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

模型

圣彼得大教堂的位置(俯视图)

圣彼得大教堂在广场的位置

圣彼得大教堂与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在这个位置看过去,看不见顶上的穹顶。教堂下面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间是耶稣基督,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左边是罗马时间。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和前面的方尖石碑及后面的圣彼得博物馆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大殿下面有5扇门

圣彼得大教堂上的雕塑:时钟

圣彼得大教堂上的雕塑

圣彼得大教堂上的雕塑:耶稣

圣彼得大教堂上的雕塑:保罗

      圣彼得大教堂内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的壁画与雕刻。

      一进教室你会感到惊异、震撼、神圣、神秘、壮观、繁华,似乎进入了天堂,与上帝更为接近。

教堂内惊艳的圣体伞

6万人都在这里接受天主的教诲,仍然显得渺小。

教堂内惊艳的圣体伞

教堂内惊艳的圣体伞与华丽的穹顶

教堂内中庭华丽的穹顶

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

教堂内惊艳的圣体伞的螺旋支柱

教堂内惊艳的圣体伞与华丽的穹顶

青铜华盖上的小天使

青铜华盖上的小天使

教堂一景

圣彼得雕像:铜像头顶上的金属圈是圣人的标记,他举起的右手代表祝福,而左手则握有两把象征神权的钥匙。

铜像头顶上的金属圈是圣人的标记,他举起的右手代表祝福,而左手则握有两把象征神权的钥匙。

教皇英诺森12世纪念碑

教皇格里高利16世纪念碑

教皇利奥11世纪念碑与墓龛

教皇庇护8世跪于耶稣基督、圣彼得和圣保罗之前

教皇庇护7世纪念碑

教皇庇护7世纪念碑

教皇英诺森11世纪念碑

教皇利奥7世纪念碑

圣海伦娜像

圣安德鲁 St. Andrew 雕像

玛利亚纪念碑

圣庇护10世纪念碑

两个小天使捧着圣水盆

圣伊拉斯谟祭台挂着法国17世纪最重要画家普桑1629年为圣彼得大教堂而作的《圣伊拉斯谟殉教》

《圣伊拉斯谟殉教》

《圣彼得救活塔比莎》

罗马内利1642年作品《遇上主日》,1728年制成镶嵌画。

《耶稣变容图》

圣心堂:穆乔利(Muccioli)1923绘

圣多马使徒的祭坛

     在教堂右侧的第一个小堂那里保存着整个教堂里最优美典雅的雕塑“圣殇”。米开朗基罗在雕刻个作品时只有24岁,这尊雕塑将圣母与圣子两个人物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圣母眼帘低垂面部表现出无限悲伤地看着怀中的耶稣与那种顺从上帝意愿的表情。圣母的容貌年经和蔼,充分表现出母爱的温柔。而她身上的衣衫显出皱褶。如此逼真传神的形象谁会想到是用僵硬的大理石勾勒出来的。在中殿的尽头,贝尔尼尼的两件作品相当引人注目:一是青铜“圣彼得宝座”。彼得宝座由教会初期四位圣人的雕像支托:前面两个雕像是圣安博罗焦和圣阿戈斯蒂诺,他们代表希腊教会;后面两个是圣阿纳斯达丝奥和圣约翰克里斯托莫,他们代表拉丁教会。艺术大师的这个作品充分表现了教会的统一和它那至高无上的权威。青铜宝座上有一张点缀着象牙饰物的木椅。相传是圣彼得曾用过的那张椅子。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这张椅子是查理二世赠送给教皇约翰七世的。

雕塑“圣殇”

雕塑“圣殇”

圣彼得宝座

     通过教堂左侧的交叉通道,来到大殿的对面,可以看到贝尔尼尼设计的教皇阿勒桑德七世纪念碑,它是这位不倦的天才艺术家在近八十高龄(1678年)时创作的最后一件不朽的作品。

亚历山大7世纪念碑

     在教堂最里面的中心位置是一座造型华丽的圣体伞,建于1624年,这也是教宗的祭坛所在,就建于圣彼得墓穴的上方。四根高达20公尺的螺旋形柱子,顶着一个精工雕琢的铜制顶蓬,大师贝尔尼尼运用巴洛克式极其夸张和奢华的设计,将此圣体伞雕琢出无比耀眼的光芒,可说是整座教堂的舞台所在。

圣体伞

圣体伞

圣体伞铜制顶蓬的一角

圣体伞铜制顶蓬的一角

从这里下去是圣彼得的墓室

墓室里的圣彼得金像圣体

4⃣️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又称“西斯廷礼拜堂”,近邻圣彼得大教堂,以米开朗基罗所绘《创世纪》穹顶画及壁画《最后的审判》而闻名。也是教皇的选出仪式的举行处。由教皇西斯都四世(Sixtus IV)发起创建,教堂名“西斯廷”即来源于教皇之名“西斯都”。教堂始建于1445年。1481年完工后,波提切利等文艺复兴初期画家以耶稣基督为题目创作了一批壁画。1483年,在此举行过西克斯图斯四世的圣体告别。起初穹顶绘有天空的图案。教堂长40.25米,宽13.41米,高20.73米。依照列王纪第6章所描述的索罗门王神殿比例(60:20:30)所建。穹顶画为西克斯图斯四世之侄儒略二世于1506年,命米开朗基罗绘制。对于喜欢自称为雕刻家的米开朗基罗来说,虽非本愿,但1508年开始设计创作此画,从教堂内脚手架设置,到设计创作,均为单独一人创作。1512年完成。穹顶中心描绘了旧约中创世纪的9个场景。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人物众多。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在米开朗基罗创作途中曾前来观摩的拉斐尔深受此画影响,他当时正在创作壁画《雅典学派》。西斯廷教堂祭坛画为20年后克莱孟七世聘请米开朗基罗设计创作祭坛背面的壁画。克莱门斯死后,由其继承者保禄三世接续。创作时间为1535年至1541年。以《马太福音》中描述的“最后的审判”为题材的作品。大体上分为四个阶层,从最上层开始,分别描绘有,天使群像,耶稣基督为中心的天堂,被拖入地狱的人群,地狱。米开朗基罗“地狱”部分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但丁叙事诗《神曲》之地狱篇。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给观者带来了震撼的效果,同时因为描绘了众多裸体人像,被当时很多人抵触,保禄三世死后,裸体的阴部被加绘上了遮羞布等。

《创世纪》顶部画

《创世纪》顶部画

《创世纪》里最著名的就是这幅《创造亚当》

《最后的审判》壁画

《最后的审判》壁画

《最后的审判》壁画

5⃣️梵蒂冈博物馆

       梵蒂冈博物馆位于圣彼得教堂的北面,占地约5.5万平方米,建于公元5世纪末,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它原是教皇皇宫——圣达玛卓宫的一部分,从尼古拉斯五世开始扩建,历经几代教皇,形成目前这样一处庞大的建筑群。现在,除了少部分仍为教皇的办公机关和日常起居所用外,其余都辟为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保存有大量从远古到文艺复兴时期,包括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1万余件艺术珍品。从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开始,罗马教廷借助遍布世界的天主教堂,搜罗世界各地的稀世珍宝。馆内分西斯廷礼拜堂、拉斐尔画室、八角形庭院、动物雕塑馆、缪斯厅、圆形大厅、马车厅、烛台陈列廊、壁毯陈列廊厅、地图陈列廊、博尔戈大火厅、梵蒂冈图书馆和画廊等12个陈列馆、5条艺术长廊和若干个美术馆。

梵蒂冈博物馆起源于教皇儒略二世1506年年1月14日购买的“拉奥孔与儿子们”的大理石群雕。拉奥孔(The Laocoon and his Sons),高约184厘米

博物馆

博物馆内旋转楼梯

博物馆展厅

拉斐尔画室的名作《雅典学院》

6⃣️圣彼得大教堂之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