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珍珠鸟》课堂教学实录(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1-09-07

执教名师:管建刚


《滴水穿石的启示》课堂实录(二)

管建刚:揭开这个奥秘之前先读书。先读第一节,我读课题,你们读第一节。

学生:在安徽广德的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管建刚:停、停、停,有没有觉得这里不对劲,“几百年过去了”,接下来有同学怎么读。几千年……

学生:过去了。

管建刚:听我读:“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这个意思跟书上的意思差不多。我再给你一种写法:“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意思差不多吧?可是你再辨一辨,差不多的地方还有一点点差,差在那里。我读,你们来辨一辨。

“几百年,几千万,几万年过去了。”

“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

同样是几万年过去了,哪一个时间过得快? 

学生:第二句。

管建刚:书上呢,这么写,一起读。

学生: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管建刚:跟前面两个句子比,处于什么位置?

学生:中间。

管建刚:所以,那个“过去了”不能多,得照着上面念。人家写文章不是瞎写的,这个地方没有就是没有。咱们一起来读。

学生: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管建刚:往下读。

学生:水滴锲而不舍,日滴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管建刚:看了这个奇观,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请大家一起读第二小节,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读。

学生: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管建刚:他提出了一个看法,就是第二小节的最后一句话,再读。

学生: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管建刚:最后是个问号。在这里这个问号要读出感叹号味道。

学生: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管建刚:这个问号还拉的不够直,感叹号还不够拉的直,你来读。

学生: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管建刚:有感叹号的味道了,你来读。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看法,这个看法对不对呢,他要用例子去证明。第一个例子是关于李时珍的,我请你们组读,李时珍的例子结束就结束,就停,不能多一个字不能少一个字。其他组就听他们读,看他们好戏,会不会多一个字,会不会把李时珍的故事读到爱迪生那里去。

学生读,不多不少,管建刚:好的,不多不少,现在看看你们,你们读爱迪生的故事,读完爱迪生的故事我们听,要不多不少正好。准备,读。

学生读,不多不少,管建刚:好,这种读书就叫用心,你一不专心,就会读到下面去,同学们,李时珍他从小立志学医,这叫做?

学生:目标专一。

管建刚:二十多年写成药学巨著,这叫做?

学生:持之以恒。

管建刚:爱迪生从小迷恋电学实验研究,这叫做?

学生:目标专一。

管建刚:他我们来做个算术题,如果一个星期发明一项专利权,一年大概可以发明多少项?多少项?

学生:大约52项。

管建刚:一千多项,以一个星期发明一项,大概需要连续多少年?你来。

学生:大概十几年。

管建刚:我可以肯定的跟你讲,你的算术有问题。一个星期一项,一年52项,一千多项大概需要多少?

学生:二十几年。

管建刚:你看,演算是多少重要。即使是一个星期一项,也要二十多年的发明,这叫做?

学生:持之以恒。

管建刚:我们接着读齐白石的故事,这个故事读完,你不要多,不要读到后面去。拿好课文纸。现代著名书画家,读。

学生读后,管建刚:告诉我,齐白石老人画室里有一幅条幅用于自勉的,哪一幅?

学生:不教一日闲过。

管建刚:在白石老人眼里,怎样的日子叫“不教一日闲过”?

学生:应该是每天都用功作画。

管建刚:书上是写,即使到了晚年,每天都要作画三幅。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条幅,

生:不教一日闲过。

管建刚:请问,如果是姚明,怎样才叫“不教一日闲过”?

学生:天天练习篮球。

管建刚:练习多长时间?

学生:至少得练习一个小时。

管建刚:如果他是刘翔,怎样才叫“不教一日闲过”?

学生:每天练习跑步。

管建刚:跑多久?

学生:得三四个小时吧。

管建刚:你这个教练比姚明的那个教练要严厉的多。如果他是个作家,怎样才算“不叫不教一日闲过”?

学生:每天至少要写一篇作文。

管建刚:一篇作文是不少于400字吗?

学生:是的。

管建刚:我觉得这个作家,当起来满便宜的。你对作家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每天至少写出两至三篇日志。

管建刚:日志,每天日志大概多少字啊?

学生:400字以上。

管建刚:如果他是个老师,怎样才算不叫“不教一日闲过”。这一次举手的人多了,我听听你们对老师的看法。

学生:每天就是坚持备课,备得很流利。

管建刚:礼拜六、礼拜天让他休息吗?

学生:不休息。

管建刚:暑假、寒假让他休息吗?

学生:休息。

管建刚:如果他是个学生,怎样算是不叫“不教一日闲过”?请你这个刚才对老师提要求的人来说。

学生:老师布置写字的时候多写几遍,作业用心写,写完了再检查。

管建刚:老师不布置作业,你们就休息?

学生:不是,那自己预习预习课文把会的都写完。

管建刚:反正每天要做一点、学一点,是这个意思吗?双休日要学一点吗?

学生:要学一点。

管建刚:寒暑假要学一点吗?

学生:要学一点。

管建刚:你一定会成为好学生的。同学们,“不教一日闲过”,每天都坚持做一点,白石老人他坚持了多少年呢?齐白石14岁开始学画、作画,一直到去世这个习惯没有改变,去世是93岁,多少年?

学生:79年。

管建刚:持之以恒了79年,奇迹发生了,白石老人的一幅字画拍卖价可以拍卖到多少钱呢?猜一猜?

学生:几个亿。

管建刚:你这个牛吹大了,几个亿数数都要数死人的。

学生:我觉得是几万、几千万。

管建刚:几万跟几千万这个差距就太大了,你给一个稍微准确一点的。

学生:几百万。

管建刚:几百万,算五百万。往上猜一点点。

学生:三、四千万吧。

管建刚:再往上猜一点点。

学生:我觉得至少也得四、五千万。

管建刚:四五千万可以买好几栋别墅了,是吧?往上猜。

学生:应该是七千万吧。

管建刚:那我告诉肯定还得往上走。

学生:我觉得十千万左右。

管建刚:十千万,十千万……

学生:一个亿。

管建刚:一个亿。再往上走。

学生:一个亿零二百万。

管建刚:再往上走。

学生:一兆。

管建刚:这种话我听不懂,太前卫了。

学生:一个亿零二十万。

管建刚:再往上走,你来。

学生:一个亿五千万。

管建刚:管老师宣布,其实她信口开始说的第一句话,很准。白石老人的一幅画拍卖价拍到了4.255亿元。滴水穿石的启示——

学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管建刚:这是正面的例子,三个;作者又写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反面的例子是写什么的,看看书,反面例子是写什么的,。

学生:是写雨水的。

管建刚:正面例子写的是人,反面例子为什么不写人呢?按理来讲,正面例子写人,反面例子也应该写人? 

学生:因为这次的题目是“滴水穿石的启示“,跟水滴有关系。

管建刚:这是她的见解,你来。

学生:我觉得,这个雨水和太极洞里的水滴成对比,那个水滴能几万年的持之以恒的滴在一个地方。雨水它却不能持之以恒、目标专一,它是要和水滴做对比。

管建刚:好的,我有个想法。这个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历史上留下他的名字,就能举他的例子。如果这个人目标不专一,老是半途而废的,你还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你还能举他的例子吗?举不了。——同学们,一句话是怎样变成一篇文章的,读。

学生:提出看法。正面例子。反面例子。得出结论。

管建刚:结论是——

学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管建刚:是不是这样就能把一句话变成一篇文呢?咱们来试试,我有个看法,课前认真预习,每天回家作业认真做,再复习复习。坚持这样做的同学,学习成绩一定很不错,同不同意我的观点?

学生:同意。

管建刚:我们班有没有这样的正面例子。有,谁,你的手指向谁?

学生:傅羽佳。

管建刚:就是前面那个三条杠的,傅羽佳,正面例子女一号。男生有没有,就这个,是这个吗?原来你是男一号。我举正面例子,男一号,再举一个女一号。接下来,我举反面例子,我们班有没有这样的同学,上课不好好听、作业不好好做、最后成绩比较糟糕的,有没有?有吧,要不要说说他的名字,要不要说?

学生:不说,不要说。

管建刚:这个孩子好,大庭广众咱们就不说了,但有没有这样的同学?

学生:有。

管建刚:正面例子男一号、女一号,反面例子举两个,能写成一篇作文了吗?

学生:能。

管建刚:一句话变一篇文原来是这么变的—— 

学生:提出看法,正面例子,反面例子,得到结论。

管建刚:这就是传说的中的叫做议论文。其实议论文最好写的啦,正面例子,读。

学生:正面例子。

管建刚:举两个。

学生:反面例子。

管建刚:举两个。一篇文章出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