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判性思维-道德、情感和逻辑说服

 思维观察员 2021-09-08

-- 共1000字 / 阅时2min --

上期 [周三] 栏目我们对辨识假前提、假结论无效论证的基本知识做了介绍,这期栏目我们聊聊道德、情感、逻辑三种说服方式

01.

先思考一个问题:

论证是否就是说服?

这里涉及到了三个概念——论证、说服。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它们入手。

论证,指的是用论据证实论点真实性的过程。

说服呢?指的是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心服。

两者看起来相似,一个证实事物为真,一个旨在说服他人,但实质并非如此。

演绎论证可靠与否,丝毫不决定于我们是否真的被它说服了。

非演绎论证有强弱之分,但论证的强度仅仅决定于前提为结论成立提供了多大支持,而丝毫不决定于我们是否被论证说服。

有人会纳闷:难道论证不能说服别人吗?

很难!

一个人是否被说服取决于他的主观和心理因素,而非论证。

好比“吸烟有害健康”,对重视养生的大华来说就有说服力,但对于烟枪阿强来说就是无稽之谈。

02.

我们常常对有理有据的观点表示中立,而对最差的论证却引起共鸣。

也正是这些情感共鸣使人信服——或者说服,或者被说服。

那到底什么是说服呢?

亚里士多德关于说服,总结出了三种模式:

首先是权威说服,指人们会因为一个人的背景、名声、成就、专业技能等特征而选择信服。

像“赵高指鹿为马”…观点真假不重要,谁说得才重要。

其次是情感说服,指我们通过建立人际关系,用话语博得听众情感共鸣,以此起到说服目的。

像盲人乞丐的牌子“春天来了,可我却看不见”,利用同情心说服大家施与。

最后是逻辑说服,指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和论证来说服他人。

显然,论证有助于说服。

不幸的是,论证也是最难起效的说服方法。

除非针对的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很弱的这部分人,他们常会被华而不实的论证所说服。

03.

我们把三种说服放在批判性思维知识的分享中。

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自己了解如何说服别人,而是让我们能够意识到权威和情感对人们思维的影响。

我们并非鼓励大家成为一个具备说服力的作家或演说家去是坏事,当然不。

而是尽可能的成为有说服力的作家或演说家。

每当我们觉察到自己被别人说的某些话所说服时,就需要从以情服人的表达中继续剥离出以理(权)服人的部分。

然后重新审视,判断这个“理/权”是否足以让别人信服。

这就是批判性思维中讲论证、逻辑说服时,还需要带上权威说服、情感说服的理由。

在它们三者比较中更客观地了解论证及论证说服的效益。

以上就是我们介绍的道德、情感、逻辑说服的相关基本知识,下期 [周三]栏目我们简单聊聊如何理解论证

# 推荐——

批判性思维-衡平推理和最佳解释推理

批判性思维-论证的省略形式

批判性思维-演绎论证&非演绎论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