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老街巷之(45)——醋库巷

 昵称ZmY8ItTt 2021-09-09

苏州老街巷之(45)——醋库巷

醋库巷东入口墙上的介绍说:此巷旧时为官宦绅衿聚居区。却起了个醋库为名。按现在房地产业的观点,这类有刺激性的醋味是高档住宅区的大忌,何况醋库属于物流仓储,也不适宜居住。北宋时这里设有监酒厅,筑醋库,因此得名。到了南宋,曾为有宋以来苏州第一位状元黄由建状元坊,巷名一度称为状元坊。看到一个关于黄由的族谱,自唐末五代祖辈即迁到醋库巷西口,经十世到黄由,也是读书官宦家庭。说明早至唐末醋库巷一带就有官绅的宅邸。

南边与醋库巷平行的滚秀坊,通常也认为是古代官绅聚居区,多豪门巨屋,深宅大院。这两条巷子都隐在十全街的身后,属于一个片区,说法相同也属自然。

不过,一般的地名历史解释中,也可能有年代错位。同一个地方在某个年代是官绅聚居,某个年代沦为平民居所,也未可知。按历史的久远,变迁是大概率。特别是在宋代以后,平民社会形态渐露,唐以前的贵族门阀渐渐没落。特别注重门阀等级的东晋时期,王谢家族居乌衣巷这样的情况多少有些变化。不过等级划分的情况也不可能消失,今天的居住区依然有明显高低之分。

对东晋门阀政治感兴趣的,一般会看田余庆教授的《东晋门阀政治》,这部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历史经典从解释“王与马,共天下”这一典故开始。这是东晋南渡后的局势,王是指琅玡(山东临沂)王氏的王导、王敦兄弟,马就是皇室的司马家族。晋元帝司马睿称王导为“仲父”,历三代到成帝给给王导的手诏用“惶恐言”、“顿首言”这样的字词。正月初一王导上朝时,成帝都要起立相迎。南京乌衣巷的“王谢”就是琅琊王氏与陈郡(河南太康)谢氏。今天王姓是中国北方最大一姓,大概也与当年家族的强盛有关吧?

扯了这么多的门阀,是因为醋库巷有一处不显眼的历史建筑“太原王氏宗祠”。这宗祠建筑属于文物保护,却住有普通人家,小小的单扇门常闭,偶有人进出打开,看里面也很破旧凌乱。

太原王氏是汉至唐又一支王姓望族,虽没有琅琊王氏里王导、王敦,以及文化符号式人物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竹林七贤的王戎这样被普通人所熟知,但在东汉至东晋之间,太原王氏一支也出了不少的三公、宰相,还有三位东晋皇后。《三国演义》里利用貂蝉,挑起吕布与董卓的矛盾,进而灭了董卓的王允,也是太原王氏。虽然貂蝉的故事属于演义,但王允是东汉司徒,位列三公,密谋刺死董卓确是史实。

据说醋库巷的太原王氏宗祠是民国时期一位太原王氏传人购得此处宅子,改为宗祠。虽然宗祠规模不大,却也显示太原王氏在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长五百米左右的醋库巷,东临凤凰街的一段基本失去了老巷的味道,正是自太原王氏宗祠附近往西,气质典雅起来。顾麟士故居西津别墅也在这一带,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画家顾麟士是怡园主人顾文彬的孙子,他们家的过云楼书画藏品名满天下。如今散在南京图书馆的过云楼藏书,和散在上海博物馆的书画藏品,都明显抬高了这两个馆的地位。这样的收藏大家,自然会孕育出各种大家的后人。抗日战起,顾麟士的儿子为保护家藏国宝,辗转周折的经历堪称传奇。冒昧走进有人居住的西津别墅,院内依稀还有书香门第的气质。

柴园是醋库巷保存最大规模的古迹,也在这一段。这一段巷道也明显露出旧时官绅富户居住的气势。柴园原为苏州一潘姓绅士建于清道光年间,后被浙江一柴姓购得,因姓而称为柴园。据说他的儿子后来改园名为“絸园”,自称絸园主人。估计是因有怡园顾家人为邻,柴园内有一处砖雕门楼是怡园主人顾文彬题额"嘉门善祥"四字,被来人所关注, 为柴园增色不少。柴园的大门口有不少的招牌,主要用途是苏州教育博物馆。园子里室内的展品都是有关苏州教育的历史,庭院里湖石假山、亭榭游廊之类苏式园林元素齐全,只是都感觉有些新,体味不到与老宅、老物件对话的感觉,估计是近些年翻修过。

柴园的东邻刘园也是一处高门大户,刘园明显不同于七十二家房客混住的老旧大宅那样杂乱,门前干净整齐,可以看得出是有人居住使用,时常有人打理的。据说刘园是清代某刘姓文人的宅邸,不得其详。

继续西行,市井味渐浓,到西口一段聚着好几家制衣坊,估计都是旗袍之类特色定制。不知这算不算产业聚集。近些年政府引导的产业聚集,常将零散自在的聚在一起却不足以显示高度聚集的小产业,用新建一个高大的商厦或一个园区更紧密的聚拢。有些的明显是强扭的瓜,所以这些某某城之类往往存活不长,留下一个烂尾楼的形象。

苏州人喜爱话说沈复的《浮生六记》,浮生六记里日常生活的浪漫与乐趣,也是古典苏州最动人的气质。沈复在《浮生六记》写道,离他家差不多一里地的醋库巷,有个洞庭君祠俗称水仙庙。沈复写过他家在沧浪亭附近,也在大石头巷住过,离醋库巷也都不远。现在的滚秀坊与醋库巷之间,就有一条水仙弄,说是纪念中国著名神话传说“柳毅传书”的柳毅。水仙弄估计以前是北通醋库巷,南接滚秀坊。现如今在滚秀坊的同得兴面馆后门,可见一条短而窄的水仙弄,往北似已不通醋库巷。水仙庙已不存,倒是有个水仙弄小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