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以痛吻你,你报之以歌,高校愿尽所能助你圆梦

 新用户6326I9Ei 2021-09-09
在这个开学季,同济大学迎来了失去双臂的研究生彭超;同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迎接渐冻症男孩邢益凡准备了爱心宿舍。

他们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学校则以温暖的关爱照亮学子前行的道路。
生命以痛吻你,你却报之以歌,高校则我愿尽所能,助你圆梦。

一边是付出生命般的努力,一边是学校的包容和关爱,为此,主持人白岩松在央视新闻1+1里向录取他们的高校深深鞠躬!

但是,在1979年参加高考的唐江澎就没有这么幸运。

山西一个小山村里的唐江澎16岁高考时考出了很好的成绩,能够够得上北大的法学和北大的图书馆学,结果他却没有被录取。不是分数低,是身体小儿麻痹症受到限制,因为无法矫正的身体原因未能录取,他遗憾的和大学失之交臂。

或许那个时代录取就是这么严苛,身体有残疾、肢体有问题的,往往就很难被录取。

我也听到过不少因为身体残疾而无法录取的事例,但是也确实有一些学校爱惜人才,就特别照顾录取了。

记得县医院里就有一位身体残疾的医生,他应该就是医学院毕业的,不是正规学校毕业分配不到县医院工作的,推测他应该被医学院顺利录取了。

87年我读中师的时候,我们班就有一位同学左臂在肘部以上截肢,但是他什么都能做,学习,生活,就连洗衣服也都能自力更生。什么都不能影响他,他和大家一样学习生活,什么都不会落下。他是我们班里的团支部书记,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精神的领袖,记得87年秋季开运动会时,他是男子5千米长跑的运动员,当他顽强奔向5千米终点线时,全校师生为他呐喊加油,鼓掌欢呼。

身体残疾,只能证明他先天的缺陷,而后天的努力他们比起常人更顽强,意志更坚定。

如果唐江澎校长在如今的这个时代高考,肯定会像同济、北航录取彭超、邢益凡一样,被北大顺利录取。

北大少了一位大学生,山西多了一个辅导员。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当年的辅导员、民办老师,如今成了唐江澎校长,成了一位教育家。

唐江澎校长经常吟咏的一句诗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帝给了你生命,肯定会有发挥你价值的地方,若命运不小心关闭了一扇门,肯定也会暗地里打开一扇窗,只要找到了那扇窗,光就会照进来。而现在,一些暖心的学校,不但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而且还会为他们设立绿色通道,特殊宿舍(彭超宿舍,灯的开关在地面上15公分处,脚很容易触及),真是把局外的常人都温暖着了,整个社会都如此爱意满满,我们的幸福度都因此提升了很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