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望丛祠的荷花谈望丛祠的传说

 zzm1008图书馆 2021-09-10

  我家离郫都望丛祠不远,所以常常前往拍鸟拍荷花,昨天下了场大雨,就想前去望丛祠拍雨后荷花,进到望丛祠,太阳都出来了,荷花上的水珠也不太多了,但我还是兴致勃勃的拍了起来,荷花照片拍出来也很有味道。

       望丛祠的传说是始于贤明能干的古蜀国国上望帝杜手,亲自带领百姓与毒蛇猛兽搏斗,披荆 斩棘向大自然开战,教民务农,生活逐渐好转,人口兴旺起来。但成都平原 地势较低,一遇大雨就泛滥成灾。为除水患,杜字跋山涉水考察,终于发现 是眠江上游流下的水,进入成都平原后流不出去而造成水灾。杜字带领百姓 挖山劈石,使岷江水绕过平原向东流去,减轻了水患对成都平原的威胁。杜 字还命丞相鳖灵去疏通巫峡。鳖灵治水有功,望帝社字把王位禅让给他,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自称为丛帝。

    传说望帝杜字死后变成杜鹃鸟,蜀人怀念他,把蜀国都城称为“社鹃城” 或“鹃城”。人民缅怀望帝、丛帝的功德,给他们立祠奉祭。望帝柯最早设 在灌口(今都江堰市),丛帝祠设在郸县城郊。南齐时,将望帝词迁回郸县。 到北宋庆历元年(公元 1041 年),邑令赵可度派人将两帝祠合在一起,遂称 为“望丛祠”。以后历代王朝都拨资修整,所以古蜀国王陵至今依然完好, 成为后人瞻仰的古老陵园。

    “望丛祠”占地五六十亩,内有望帝、丛帝墓冢,西为望帝陵,东为丛帝陵,两帝的陵墓都高 10 多米,上面长有 207 株高大茂盛的柏树,是唐代道光十五年(公元 1835 年)种植的。在殿字陵墓之间有大小水池环绕,流水瀑 漏,水面倒映着“稻荪楼”、“听鹃楼”等楼台亭阁。路边畦里广种着四时 花卉,在蓝天、绿树、亭树、鲜花和溪水的环境里,“望丛祠”显得古老而 又年轻,肃穆庄严而又富于诗情画意。饲前正壁上写有“望丛词”三个大字, 在两个侧门匾额上各书有“德垂揖让”、“功在田畴”的对联,这是后人对 两帝功绩的总结。祠内还保存有记载史学家司马光诞生于郸县的石碑。祠后 不远处是北宋郸县诗人张俞的故居,他留下了“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诗)的千古绝唱。

    历代都有名人诗客到“望丛祠”凭吊,缅怀望丛二帝的功绩。如汉代的杨雄,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范成大,明代的杨慎等,他们留下了不少 感人的诗文。在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望丛二帝的许多传说,反映了人民缅怀 二帝功绩的深厚之情。

    望丛祠的传说不仅于此,望丛祠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成都朋友们感受古蜀文化的最佳旅游地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历史显得更为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