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高手教师?

 牵着蜗牛狂奔 2021-09-10

累计更文第535篇,本文3297字。

放假前,学校计划安排教师假期共读。读什么书呢?我选了好久,最后确定为这本书《高手教师》。

这本书是魏智渊先生写的,以前读过他写的《教师阅读地图》,还知道他的网名铁皮鼓。取名灵感来自于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小说主人公不想加入成年人的世界,想让自己永远像一个孩子。这用在魏智渊的经历上有几分贴切。在陕西乾县一中成为响当当的名师时,他却不断为应试压力对师生的扭曲而痛苦。如同解决不了苦恼的孩子,只有在成人世界里自我放逐,离家出走。

从陕西老家步蜀道入川,又自川入苏,从苏州到苏北宝应,到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乡下,再赴北京办学校,离开新教育后,与志同道合的兄弟们到河南山西等地办学,现任南明教育集团三位总校长之一、山西运城市新港实验学校校长,几乎环绕中国跑了一圈;所幸的是,辗转的经历没有让他放弃思考,他的教育著作《应试时代的教师责任》《教师阅读地图》《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等在中小学教育界广为传播,让他的思想和精神同身体一样,走向了全国。

也有人说,“铁皮鼓”应作如此解法:铁——性格刚直,耐击打;皮——样子皮实,身材壮实,为人朴实;鼓——乐家重器,不鸣则已,鸣则惊人。

高手教师究竟高在哪里?书中告诉我们:

一、会利用“第一性原理”

·伊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是指用批判性思维和怀疑精神拷问人们固化的认知,回溯事物背后的第一性原理,即事物的本质,围绕着这个本质,重新思考怎么做。

而第一性原理,则强调从问题的最本质的核心出发进行推理思考,不被过去的经验或各种参照系所干扰。

比如有人说,教师的工资待遇低的时候,我就在想,我的工资低吗?我到底给教育创造了什么价值?请假三天学校会不会因为缺少我而出现混乱?

我们思考一些人生重大问题,不妨运用“第一性原理”。比如,有段时间我想调到县城工作。就思考留在农村和在县城从我内心来说,哪一个最适合我?哪些困难需要我们自己克服?

二、积极同家长团结协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不要认为家长都不懂教育,有些家长只是说不出来,但人家绝对懂教育。我们要团结一切力量。

家校沟通很重要。要相互理解,遇到问题学生,不要一味的责怪和刁难家长。让家长信任学校、信任和理解老师,这才是家校沟通的核心。

每逢放假,我们总要和学生家长签订《假期安全责任书》,其中意思昭然若揭,感觉学校在推卸责任:我把孩子交给你了,出了事儿别找我和学校。我们想一下,学生在假期出了安全事故,到底谁在找我们的麻烦?恐怕很少是家长吧?

一位特级教师在放假前,是这样和家长说的:今天,我把孩子完完整整交给了您,假期结束你要保证还给我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如果假期出一点闪失,我绝不答应。一下子角色换回来了,仿佛老师才是真正的家长,就是这样一换位却让家长很感动。

三、善于处理棘手问题

高手教师总是善于处理学生恋爱、攀比、假期手机管理等棘手问题。

对待早恋,我们平时的措施无非是劝导和打压。魏智渊老师提出,为异性交往树立规则与边界,要让学生明白一旦越过了某种边界,学生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同时,老师有义务为学生与异性交往提供指导。这一点我很赞同,不会恋爱比早恋危害更大。我也是一位业余“红娘”,确实有一些大龄的男女青年不会谈恋爱。前一段有位兄弟,三十多了,家里央求我给他介绍一位女孩。我找了一个感觉两家比较合适的,让双方下接触一下,相互了解,就找了一个茶座,让他们在那里聊了二十多分钟,出来后男孩子满头汗,衣服的后背都湿透了。就这还是空调开着呢,他说,哥呀,太激动了,太紧张了,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心老是扑通扑通一个劲儿跳。其实,在学校教育中,对早恋问题和性知识的教育和引导,是极其重要的。

学生中的攀比现象,很严重。有学生一双鞋要四五千元,初中生每月花费两三千元。魏智渊老师从学校层面对可能诱发攀比的领域进行限制:鼓励学生穿校服,防止服装上的攀比。对带到学校的物品种类和数量进行限制,比如只允许带水果、牛奶、面包,严格限制男女生使用化妆品,对带入学校的电子产品进行限制,对学生去商店购物的种类进行限制,消除了环境诱因,攀比现象才会大大减少,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变得专注。当然,这些限制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对寒暑假学生的表现,高手教师绝不会放松管理。迷恋手机是青少年的通病。魏智渊老师在这本书里,给我们介绍了他的做法:发起一次挑战,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少玩手机,限制玩手机时间的挑战,和家长、同学、老师签署手机使用协议每周一小结,开学通过班会进行总结。

除了魏智渊老师,我最佩服的老师:魏书生老师。五一假期,我专门研究魏书生,看了他所有的讲座和文章。魏书生老师善于从根源处思考问题,让学生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做一分钟家务、坚持跑步,看似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可这些对学生终身成长极为有利。

四、细节之处见分晓

老师如何发送信息。有老师说,谁还不会发信息呢?其实,不见得。明明有时候我们要召开家长会,提前三天就发了通知,家长都回复:收到了.可是开家长会的时候,总有家长没来,打电话一问才知道,哦,我忘记了。其实,在家长会当天,我们的温馨提醒很重要,避免家长由于事情繁杂而忘记。

老师应该几点到学校?

我总以为,上班前赶到学校,不违反校规,就行了。魏智渊老师说,错了,教师应该比学生早到教室。

当学生一进教师,看到老师在读书,在批改作业,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走在学生前面进教室,你的教室不会在清晨陷入喧闹。走在学生前面,你也就走在问题前面。早到校,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行为。你的坚持,将有可能使之成为一种仪式,而这种仪式的背后,是你用一种面对生活的内在紧张感来唤醒学生的紧张感,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生命的散漫懈怠。

我曾记得有一首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歌词写到,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 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每当想起你,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其实,这就是一种精神的感召。

孩子如何跟人打招呼?学生如何鼓掌?在这本书里,都进行了细致地描述。

五、自我修炼很重要

修时代之精粹,炼自我之新境,这是成为名师的必由之路。一位教师,如果不经历修炼,就不可能达到真正的高度。

教师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魏老师早上从不要闹钟,五点多醒了就起床。起床后就去学校。午休不超过二十多分钟,这些不仅是自律,也是长期自律引起生物钟的反应。学会统筹安排时间。在开车中听书,做饭时回复信息,把碎片化时间有效利用,这是一位教师必须修炼的。

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进行突破。魏老师和我一样,有社交恐惧症和舞台恐惧症,不擅长演讲。于是,利用各种场合训练自己演讲,以此来推动自己成长。学习健美操,练习吉他,魏智渊老师通过这些挑战,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全面。

修炼自己解决问题能力。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我们要学会搜集事实和界定问题。当问题出现,我们要控制情绪,做好三步:澄清、厘责、引导。通过与学生单独沟通,确认双方认可的事实,并明确双方的分歧。让学生跳出自己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厘清事实和责任。最后是引导,从道德层面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

读了《高手教师》,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教师要敢于挑战,善于学习与思考,更要加强自律和修炼。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在工作中不盲目、不焦虑,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高手。

“铁皮鼓”魏智渊最新力作!

作者历任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先后兼任多所学校校长,先后参与新教育、南明教育与全人之美课程的教育创新实践,多重教育身份与多样教育实践让他对于教师成长有着 更深刻、更系统、更全面的认知和剖析,专业发展指导 更专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这是一本对教师的专业发颇有帮助的书,书中的教师成长建议,源自作者的 教育实践、观察与思考,带着 实践的温度,更接地气,也更具 操作性,学得会、带得走。

作者简介

魏智渊,曾用网名“铁皮鼓”,陕西咸阳人,1973年生。专注于教师培训和学校改造,南明教育及全人之美课程联合创始人,北京南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曾先后兼任多所学校校长。著有《语文课》《教师阅读地图》《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等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