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化屋顶是指建筑物的屋顶被部分或完全覆盖着植被,生长介质,和埋下一层防水膜。它也可以包括附加层,例如一个根屏障和排水和灌溉系统。 屋顶上的容器花园,植物保存在盆中,通常不被认为是真正的绿色屋顶,尽管这是有争议的。屋顶池塘是用于处理灰水的另一种绿色屋顶。 植被,土壤,排水层,屋顶屏障和灌溉系统构成绿色屋顶。 优点 改善热岛效应:吸收热能,有助散热 降低顶层温度,大约减低冷暖气耗电量20%(一般沥青屋顶日间温度可达摄氏65度) 美化环境 改善空气质量:植物可以隔滤悬浮粒子(不同植物有不同的过滤能力) 绿化用的泥土、隔滤层可以使用建筑废料,物尽其用 隔音 调节雨水流量(保护下水道、排水系统) 提供休息园地 屋顶甚至可以种植农作物,提供食物 保护屋顶(减少紫外线辐射) 缺点屋顶绿化的主要缺点是,在安装屋顶绿化的初始成本可以达到一个正常的屋顶的双倍成本。土壤衬底的附加质量和保存的水在建筑物的结构支撑上放置一个大的应力。 由于缺乏有能力支撑这样一个大量附加的重量的建筑物以及加强建筑物使之能够支持这样的重量所增加的成本,这使得不可能进行密集绿化屋顶的广泛实施。甚至可能使建筑物超出负荷而引致倒塌,如2016年香港城市大学塌天花事件。 技术考虑 防止渗水。 防止根部生长到建筑物,破坏建筑物结构、防水层。 确保植物能承受风力。 植物的品种能否适应长期暴晒的环境和该城市的气候。 如何护理植物:提供营养、灌溉排水、防治害虫。(部分建筑会结合循环水收集处理系统) 楼房的受压能力。 德国:德国是近代最早研究、实践屋顶绿化的国家。估计有12%的住宅大楼天台已绿化。 ![]() 日本:东京政府将“屋上绿化”定为改善环境方针之一。自2001年4月,立例规定新的建筑物面积达1000平方米便要绿化天台和墙身。现时,绿化的天台面积超过50公顷。 ![]() ![]() ![]() ![]() 香港:2012至2014年已有50幢政府建筑物屋顶完成绿化。2014年,发展局辖下的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推出《香港高空绿化的植物应用图鉴》,不过未有强调绿化建筑物对楼宇结构安全影响的讯息。 ![]() ![]() 私人公司,如铜锣湾希慎广场天台设绿化设施,包括人工湿地及天台都市农圃。房屋署于2007年起新建楼宇和有盖行人通道的上盖,如彩德商场、油丽商场、大本型、晴朗商场等。 ![]() ![]() ![]() ![]() ![]() ![]() ![]() 公共建筑,如社区中心、医院、办公室大楼、火葬场及文娱康乐设施均设绿化屋顶,包括香港湿地公园、和合石桥头路灵灰安置所、九龙城一号污水泵房、启德邮轮码头。 ![]() ![]() ![]() ![]() ![]() ![]() ![]() 上海市:自2010年举办世博会后,上海市政府推出屋顶绿化半价补助,增加容积率等优惠措施鼓励屋顶绿化的建设。截至2012年底,上海的屋顶绿化面积达到145万平方米。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