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山西 | 作者:张小芳

 大河文学 2021-09-10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了的诗,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因为它渗透着由历史积淀而来的人文情怀。初春三月,我和爱人与老郭同学一家闲聊时,心中不由感慨。这恐怕是与我和老郭同学所从事的行业息息相关,我们一直认为建筑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任何建筑所反映出来的,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建筑与技术的发展水平,更像是折射出身处某个特定时代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与审美情趣。那些精妙绝伦、无与伦比的立体建筑更多的反映出了时代的价值与生活方式。
思维飞跃的瞬间,我们就此萌发了想去山西这个文物大省的想法。据有关资料记载,山西省目前保存古代建筑数量和质量最好,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誉,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驰骋欧亚、举世瞩目的晋商发源地。我们希望在这说走就走的旅行中,切身实地的感受物阜天成、人杰地灵的晋商佛教文化。
一、平遥古城



事不宜迟,择日启程,首站目的地就定在了平遥古城。据了解,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我国目前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遗产的古城。
走进平遥,我们不禁惊讶,古城西门仿佛时间隧道的洞口,从跨入那一刻起,我们就完全置身在古代汉民族城市的建筑和经济文化氛围中,到处是古香古色的灰砖青瓦,满街陈醋飘香,恍惚中仿佛时光倒流。街道上大大小小的商铺,琳琅满目。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颇具民族特色的推光漆器,它是远近闻名的手工艺品,漆器多为首饰盒、秀珍屏风等。除此之外,平遥古城还是吃货的天堂,平遥的牛肉历史起源于汉代,其牛肉外观十分诱人;色泽红润,肉丝纹路清晰可见,吃起来则肉质鲜嫩,浓香扑鼻,咀嚼不费齿力。 
平遥古城,虽表面古旧,却内涵丰富。它是晋商的发源地,这里的票号、镖局、县衙也保存完整。中国最早的银行“日晟昌”也就是中国民族银行的开山鼻祖就是在这里诞生的。站在城墙外,高大、威武的古城墙像卫士一样的守护着古城,而城墙上的砖头被风、雨侵蚀得坑坑洼洼,见证着古城岁月的沧桑。
二、应县木塔



对于山西朔州应县木塔的崇敬和向往,确切的说,源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第一眼见到木塔时,欣喜若狂写给爱妻林徽因的一封信。“我的第一个感触,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的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纵使时光已隔百年,现在读起仍让人无限感动。而今,终于成行。
“山西是文物大省,国宝木塔曾身中200炮弹至今屹立不倒,此行你们一定要去感受一下'天下奇观’应县木塔的独特魅力。” 前去应县途中,老郭同学接了几个朋友的电话,一致力荐木塔的独特奇异之处。离开平遥,我们就快马加鞭、迫不及待地去寻找这座曾让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魂牵梦绕的木塔。
“塔身之大,实在惊人”。当我们一行人站在木塔下,仰望这座世界上最高的纯木结构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设计和施工上匠心独具的建筑时,一种庄严、震撼的感觉油然而生。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是一座八角形纯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始建于辽代,塔高67.31米,相当于20层楼高,比比萨斜塔早118年,比埃菲尔铁塔早833年,它的全身没有一根钉子,只靠木质榫卯结构支撑。这座被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在经历过战火、地震及人为损坏后,依旧高耸云间,坐视苍穹,屹立至今。
试想在当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为何有如何宏伟的建筑?带着疑问,我们走进木塔,一层木塔结构最是宏伟,佛教气息甚是浓厚,跃入眼帘的是全高11米,颇具少数民族特色眼睛闪闪发光,有绿色胡子和眉毛,端庄慈祥,体态丰盈,盘腿而坐的释迦牟尼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佛像胸前明显留有修补过的痕迹。
遗憾的是由于时代久远,塔楼经过无数次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木塔塔身倾斜,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规定游人不能登塔。据管理人员说,近几年国家已向全世界征集维修方案,全国著名古建专家多次为应县木塔“把脉问诊”,但是一年一年过去了,如何修葺应县木塔至今没有定论,木塔也因此久久不能动工施治。
在不同的角度中会领略到不一样的景色,站在塔基之上向远方眺望,心境也自然而然有所不同。应县木塔景区虽不大,但对于建筑专业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它却是朝圣之地。除去建筑本身的珍贵和遗憾,围绕建筑所发生的无数美妙故事,也是它较于其他古建筑所独树一帜的。前来应县木塔参观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他们见证了闻名中外木塔的神奇之处,也为我国古人神奇的建造能力所深深叹服。我们也由衷地希望这样的千年国宝能永世长存。
三、雁门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走进雁门关,感受中国第一雄关苍凉之美!一说起雁门关,我们马上会想到宋代杨门女将为国前仆后继的故事。雁门关口矗立着杨家将石雕,分成两排,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发,不禁让我们回忆起那段烽烟滚滚的岁月,仿佛亲耳听到了来自千百年前战鼓连连、旌旗飘展、战马厮鸣、刀枪重击的喊杀声。遥想当年,宋代名将在这里镇守;抗战时期,多少解放军将士在这里浴血奋战。
雁门关乃是地图上的战略重地,又称玉门关,它是“边关要塞”的始祖,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仿古建筑的峰火台墙体上,大气蓬勃、气势恢宏的“雁门关”三个红色大字是毛主席手迹。走进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娘子关、广武城,在这些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鼓角争鸣的雄关隘口,感受中国第一雄关的雄阔与悲壮,我们一行人深深体悟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四、悬空寺



在春光明媚的春天,身处悬空寺,感觉就像在一座空中楼阁中。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境内,恒山山脉中的一段悬崖峭壁上,纯木质的寺庙虽然仅有152.5平方米的面积,40间楼阁殿宇,从北向南,由低向高,延壁伸延。举目望去,璀璨夺目,美奂美伦在珠红色的悬崖峭壁间既像玲珑剔透的绝美浮雕,又如凌空欲飞之仙界琼阁,被称为世界奇观的悬空寺绝非浪得虚名。它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曾被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称为之为“天下巨观”。公元735年李白在游悬空寺后写下“壮观”两字后,相传仍未尽兴,还在壮字上多点一点,成为奇景。而古代建筑师们独具匠心和高明的建筑工艺,无不让人拍案叫绝。
悬空寺可谓是建筑奇、选址险、结构巧、内涵深。“悬”在于它的出奇致胜,造楼于壁,峭壁生辉。在悬空寺之上,是微微前倾的峭岩,远看似有崩塌和往下倾的趋向。而石壁突出又恍如一把巨伞,它背依靠翠屏峰的悬崖壁,恰好是石崖向内凹的地方,将它环绕保护起来,以致于免受雨水的冲刷和落石的碰撞,同时也避免半空洪水泛滥的危害。历经千年而鲜艳常驻,如伟人一样屹立于悬崖峭壁间。
悬空寺的“巧”,在于合理利用峭壁的自然生态,从而巧夺天工。因地制宜,璧下生辉,这是悬空寺的一大特点。三官殿,是悬空寺中最宽敞的殿堂。其它殿堂则显得小巧玲珑,一步一个天。个个巧妙迂回、曲径通幽。因此,当我们沿着廊栏栈道站站惶惶行走时,恍如进入了一个迷宫般,一时找不到出路。“绝处逢生”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巧”或许就是中国古代匠人精神蕴含的平凡生活哲理吧!不论前路多么的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终将会守的云开见月明。
悬空寺的“涵”,是集儒教、道教、佛教三教于一体的宗教文化。三教殿是一个突出的殿堂,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佛三者既对立,又统一,既区别又联系。它们彼此异同又相得益彰,缔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格调,一个中华共荣的画面,最终成为悬空寺的主导,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放眼望去,狭窄的栈道里有不少游客,也许是恐高,大多数人都是扶着墙壁、如覆薄冰地往前小步挪动着。眼前的情景,对我们极具挑战,在好奇与冲动下,我们“悬”着心,鼓足勇气登上了悬空寺的最高处。凭栏仰望蓝天,俯视清流,虽有些胆战心惊,但却感受到了“一览众山小”的豪迈,那种飘飘欲仙、超凡脱俗的感觉让人心境顿时开阔。
离开悬空寺,老郭同学心潮澎湃的发表了非凡感悟。“悬空寺不愧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它是一个建筑学,寺院学,园林学的集大成。它的与众不同,在于实际观感,我们亲临其境的观赏,与在期刊杂志上看到的信息、影视、图片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欣赏文物价值,是每人的需求。”悬空寺,今天我们终将走进了你的怀抱。你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中国的灿烂文化与伟大成果。那种触摸历史的真实感,似乎千年之前,就曾在这里修行过!我们又怎能不感叹敬佩先人的智慧呢?
五、云岗石窟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面对大气恢弘、栩栩如生、造型逼真的云冈石窟佛像时我们不禁纳闷,古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历经数十甚至百年,在毫无生机的石头上雕凿出规模巨大的石窟和石像呢?带着种种疑问我们走进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洛阳龙门石窟齐名的“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武周山麓,依山而凿,绵延1000多米,拥有洞窟45个,每一窟的感觉都不一样,每个窟的颜色都非常艳丽好看,每个窟的佛教历史故事也都不同,即使之前对石窟艺术没有概念,当邂逅云岗石窟目及之处皆是云冈艺术的精华。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大同(古称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是北方的政治、经济、宗教与文化中心,在皇家的支持下,集中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交汇、融合汲取了各地艺术风格。换句话说北魏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统治稳固,倡导民众崇佛向善,以达到减少反抗,收复人心的目的,因此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开凿石窟,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十分必要。抛开皇家的引导,向善理佛对虔心向佛的普通民众和工匠来说,就是终极一生的信仰。他们把自己的技术、汗水、智慧和心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雕凿注入武周山的灵岩中,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石窟群落。
而今,当我们站在精美绝伦的石像前,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当年人们那种虔诚。禁不住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创造性和智慧结晶而肃然起敬,那似有所悟、粘花一笑的佛颜,没有虔诚和专注,怎能雕凿出如此意味深长的笑容?所以我们双手合十,在佛像前表达了我们的崇高敬意。
此外,另人唏嘘的是云冈石窟毁损的佛像十分严重,千百年由于受到风吹雨淋和地震自然灾害及抗日战阵时有的佛像周身布满了枪眼,有的佛像已经风化的很厉害,不少佛像的五官已脱落,面目全非,估计若干年后完整佛像会越来越少。所以也要敬告大家,参观云冈石窟要早点来,越早越好,以后毁损的佛像会越来越多。
六、晋商文化



这次山西六日游,受疫情的影响,参观游览乔家大院和晋祠仅仅是蜻蜓点水。尽管点到为止,但是对于我们时间有限的旅行而言,也别有一番风味。由于疫情时期网上预约人员限流,我们只能在闻名遐迩的乔家大院门前照相合影。通过景区简介,也让我们对乔家文化有全新认知,乔家的大思路换来的是更多的利益。电影《乔家大院》的拍摄全程不收费和全力支持,看似失去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实则得到了更多的机遇,从而一飞冲天,使得乔家大院的知名度以及乔家文化走在了晋商文化的前列。遥望景区望梅止渴,只能用“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这句话来了却此行遗憾。
凡是到过山西的人,无不能体会到山西人的文化传承都和晋祠息息相关。可以说,晋祠是山西人的根,只有接触到根,才可以了解真正的山西人。当我们还未走进晋祠时,就被晋祠的大门所吸引,整扇大门给人一种高大、壮观,气势非凡、庄严厚重的感觉,黄昏的晋祠依山傍水,更是让人感觉清新恬淡,仿佛用一扇门,将污浊的市井之气全部阻隔在外。   
严格意义上来说,晋祠是一座公园,它位于太原市西南部悬瓮山下,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成的奏祀祠堂,又名大崇皇寺。导游说,由于晋祠博物馆已经到了闭馆时间,只能带我们参观游览晋祠三绝、周柏唐槐、宋代彩塑、难老泉。晋祠三宝圣母殿、鱼召飞梁、献殿。浏览这一个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建筑,古雕塑,有种“一步越千年,浮华到眼前”的感觉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历史悠久的祠堂,也凭着他奇特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也招来了历代的帝王将相,古老而神奇的晋祠饱经风霜的模样,既有说不完的话题,又有讲不完的故事。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朋友,如果你有机会到山西来,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三晋大地的风华雪月和悲欢离合,晋商巨甲的兴衰变迁,佛教道场的深深禅意。我相信你一定会和我一样会爱上山西和山西人。

作者简介:张小芳,河南济源人,文学爱好者。供职于济源北斗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手机:13849531938;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