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考点 | 最容易掉进去的坑“区块链与新闻业”~

 木铎新传 2021-09-10


【公 告】
火爆全网的木铎《每日考点》专栏又双叒叕上线啦!
围绕10年真题高频词汇,从核心概念梳理、历年真题梳理以及相关论文推荐三个维度出发,每个考点新增加【考察偏向解析】,针对真题,全方位帮助你理解并记忆重要考点。
食用指南👉:打开你的专题笔记,进行查漏补缺式补充吧。

核心概念辨析

一、区块链的定义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为分布式账本,是一种在分布式分类账上共享和存储信息的方法,解决了在不必相互信任的情况下就单一事实来源达成一致的问题。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分布式共享、可溯源、可确权和匿名性等特点。

广义的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

二、区块链对新闻业的积极影响

从技术逻辑上看,区块链的去中心、去中介、不可篡改、不可撤销等技术特征可能在如下几个方向上对新闻业产生影响:

1.追溯源头保证新闻真实透明

区块链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新闻源追溯方案,所有稿件一经记者发出,便不可篡改,对发布者的各种数据与信用情况也可进行认证,提供对新闻稿件最基础的判断。除此之外,新闻链接的每一次传播、每一次修改均可追溯,让矫正过程更为透明,直接从源头抑制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如日本TechBureau公司提供的私有区块链技术发展平台“猕讯”(Mijin),正计划为美国媒体引进区块链技术。

2.社会协作推动公民新闻

当互联网信息开始呈几何式爆炸增长,如何将互联网内容的自由性与媒体信息生产的严肃性与真实性结合起来是当下新闻业应该考虑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与可追溯性,可以创立一个公开的分布式新闻数据库。加密货币可以用来奖励完成任务(新闻生产或审核)的读者或记者,推动公民参与新闻生产,而区块链上的信息在得到超过一定量的用户确认后方可写入数据库,那么新闻生产与核实不再是新闻媒体的独角戏,一个不受专业媒体控制却又值得信赖的公民新闻生产机制也就能够诞生。

3.版权保护促进内容生产

区块链的哈希算法、数字签名等技术让传播内容有着独一无二的标签,这对于打击盗版、“洗稿”、流量作弊等阻碍新闻业发展的“毒瘤”有着重要意义。区块链的点对点模式让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关联,创作者的经济权利与精神权利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对原创则是极大的正向激励,鼓励更多优质内容的生产。

4.永久存档信息

即使在今天的数字化背景下,记者要想保存工作档案都不易。因为他们的工作档案通常都是被出版商或大型媒体集团这样的中心化服务器控制,一旦其所有者因为任何原因决定终止,记者们过往的努力就付诸东流,而且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将灰飞烟灭。尤其当新闻机构停业或者遭遇起诉的时候,档案的完整与可靠就更加重要。档案是脆弱的,确保历史记录的永久性非常有必要,所有区块链上的信息可以永久存档数据并对公众开放。

5.重塑内容生产和分发的价值分配体系

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则为新闻制作者在“用权”或者说收益阶段提供了充分保障。区块链技术使社会平台中的内容生产者能够通过智能合约直接对自身生产的内容进行定价,获得相应的打赏费用和内容订阅费用,形成一种新型的内容付费形式,从而调动内容生产者的积极性。这是一种从技术角度解放内容生产力的新路径。

6.精确数据打击虚假广告

目前传媒广告业存在着盈利模式不透明,传播效果不清晰,统计过程有偏差的问题,如流量造假等。区块链技术可以存储与追踪广告,以更加透明真实的机制对广告商的各方面情况综合排名,从而代替广告交易平台所采取的“竞价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虚假数据的问题。与此同时,这种“良币驱逐劣币”的模式也有助于形成广告商、媒体、受众之间的相互信任,共同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三、发展区块链新闻业的现实制约

1.区块链项目若要运转正常,需要大量不同用户的参与

区块链项目都是以大量的用户参与为前提,否则所有技术承诺的好处都是空头支票。因此,对Civil以及其他区块链新闻平台而言,将会面临严峻的市场培育问题。首先,普通公众从认知上接纳区块链需要一个过程。其次,以通证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并不稳定。再次,如果没有知名机构媒体API的接入,区块链新闻平台也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大批用户。

2.“去中心化”的理念并未在实际的组织架构中落实

虽然区块链技术为“去中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能否真正实现“去中心化”无法定论。

3.以区块链助力事实核查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假新闻问题

假新闻的产生原因绝不仅仅在于“无法溯源”;假新闻的表现形式也绝不仅仅在于新闻基本要素的失实。而区块链在记录方面的强大能力恰恰只能在“溯源”和“基本事实性信息”的求证方面发挥作用。

4.过于依赖读者/用户的参与可能导致“劣胜优汰”

以区块链技术和通证激励机制为基础的新闻生产,可以理解为“用户至上”思路的延伸,读者对于生产何种新闻的决定权扩大了。但也可能导致“劣胜优汰”,因为用户体验和对真相的追求、对事实的严谨调查并不总是同步。比如目前最火的区块链社交媒体平台Steemit曾经也希望支持新闻调查报道,但现实是快餐内容广受欢迎、短时间炮制的文章轻松赚取了Steem令牌,而记者历时数月深入考证的话题却无人问津。区块链技术本身虽能实现种种赋权、赋能,然而任何的技术的走向和未来都最终由它的使用者决定。

区块链与新闻业的结合还需要更多的试错,我们固然不可对它过于乐观,但也不可断然忽视,因为很多迹象表明,它很可能已成为颠覆当今社会所有常规的革命性技术,其潜力不容小觑。区块链技术虽不能解决新闻业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但它也许会成为“拯救新闻业”的黑暗隧道中突然出现的另外一条通路。

历年真题梳理


1. 名词解释:区块链(2020年上海大学、2020年广西大学、2020年南京大学、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浙江传媒学院真题)

2. 简答题:区块链对新闻业的影响(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考研真题)

3. 简答题:区块链对新闻生产的影响(2020年山西大学考研真题)

4. 论述题:“区块链+”时代下媒体发展的机遇和挑战(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5. 名词解释:区块链(2021年郑州大学851真题)

6. 简答题:区块链影响(2021年东华大学440真题)

相关论文拓展


I. 区块链技术与新闻传播行业的融合——徐锡霆,邢振宇《青年记者》

II. 构筑媒体“天眼”的区块链新闻——刘建明《新闻爱好者》

III. 区块链技术如何为新闻业解困——匡文波,杨梦圆,郭奕《新闻论坛》

IV. “区块链+”如何重构内容产业生态——王佳航《新闻与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