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级琴童、14岁学霸保送清华本硕博!学业和兴趣相辅相成,并不冲突!

 音教艺术网 2021-09-10

在今年清华大学的开学典礼上,迎来了两位特殊的新生。他们分别是14岁的程大拙和14岁的刘宣佑。是的,你没有眼花,14岁。他们被清华大学2021年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录取,将在清华大学完成本硕博的学业。



看过他们的经历我发现,这两位学霸还多才多艺!
 
李宣佑从小热爱数学,小学五年级时就已经自学完成了初高中的数学教材,开始接触大学的教材了。但是数学并不是他学业和生活的全部,在老师的眼中,李宣佑还是一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在班级中担任班长,喜欢阅读、擅长写作,还十分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文体活动,曾经在文艺表演当中担任班级领唱。

 
而数学、物理双料学霸程大拙,不仅是在学业上颇有天赋,在艺术方面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这个身高190的男孩,还是一位钢琴十级的琴童,曾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演奏钢琴。


两位学霸的经历告诉我们,优秀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优秀的。无论是解题、考清华,还是唱歌和乐器,统统不在话下! 

其实多才多艺的学霸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两位,在2017年,13岁最小年龄考入清华大学的盛一博,同样也是一位十级琴童。他3岁开始学习小提琴,曾多次在各类比赛当中获奖,还曾经参加过学校的管弦乐队,在高中三年里,从未缺席过排练,还曾跟随乐队为学校赢得了不少荣誉。
 
 
纵观他们的学习经历我发现,他们的身上都有这些共同点:

劳逸结合,提高效率
 
盛一博曾在被问到如何平衡学习与排练的时候说过,“每周一次的排练时间并不会影响学习成绩,相反,因为这个时间花在社团当中,我会在后面的学习当中更加有效地、有方法地去学习。同时,音乐活动会让自己更加放松,以一种放松的心态迎接更加紧张的挑战。”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相信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听到大,在现如今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时间更是显得弥足珍贵。学霸之所以能成为学霸,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抓紧一切时间,高效率地完成更多的事情。
 
曾经被保送北京大学的两位来自成都的学霸也能够佐证这一点。他们曾经一边备战竞赛,还能够一边和同学一起制作出一张名为《β静海》的专辑,从作词作曲,到编曲录制,全部都有他们四人完成。他们都表示:兴趣与学业并不冲突。


当下有很多放弃学琴的人,都会把“练琴耽误学习”当做理由,但是上面的学霸们用自己傲人的成绩告诉大家,其实练琴与学业并不冲突,只要提高练琴和学习的效率,两件事情都可以完成得很好。不仅如此,在繁忙的学业中,适当放松一下,转换思维,对于下一阶段的学习反而更有帮助;
 
持之以恒

程大拙跟同学们分享过自己的学习习惯之一就是“持之以恒”。想必这也是帮助他考下十级、考入清华的一大秘籍!

 
其实无论是学习,还是练琴,或者是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做到了“持之以恒”这四个字,那么最后一定能够取得成绩。
 
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就坚信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 要想成为任何事情的专家,你需要投入10000个小时的练习。相信也就是这“一万小时定律”,在帮助他能够站上世界各地的舞台。


如此看来,其实学习和练琴都是一样的。能坚持练琴的孩子,也能够坚持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提高专注力
 
程大拙的老师评价程大拙的学习状态就是学的时候拼命学,玩的时候拼命玩。”而他在曾经的演讲当中,也为同学们提出了建议“要加强自我的约束力”。
 
李宣佑的老师也说过,他十分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从不浪费时间。
 
因此,“自律”,也是我们成功的一大关键。在一段时间之内提高专注力,不仅能够让我们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还能够为自己留出放松、休息的时间,然后集中精神去做接下来的事情。以练琴为例,专注练琴一小时,休息一小时,要比心不在焉地练习两个小时的效果要好得多。

学会自律、提高专注力、增强意志力和耐心,这些都是在学琴和练琴当中可以收获到的优秀的品质,而这些品质,也是帮助我们能够良好地完成学业,以及直面生活中任何挑战的关键。


这几位学霸,无疑是新时代少年的榜样。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像程大拙说的那样,永远“保持青春,拥有梦想”,少年强则国强,也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让他们的未来如同星辰大海一样浩瀚璀璨,闪闪发光。
 
请为我们多才多艺的国家栋梁点亮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并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吧!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说一说你的看法哦!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