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冻住”的人生,如何能够融化?

 再见羊城 2021-09-11

只有眼球能动了。转左,转右,迷茫又清醒地看向这个世界。

如无意外,这便是一个“渐冻症”患者最后的归宿。

在医学上,“渐冻症”被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或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持续进展性的神经变性病。

由于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变性,失去对肢体、躯干及头面、咽喉部肌肉的自主控制能力,患者出现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最终完全瘫痪,仿佛被冻住。

拉拉链、按按钮,这些不打眼儿的小事,却逐渐变得难以完成。随着病情加重,“渐冻症”患者可能因为腿沉、无力而反复绊倒,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却一次次站起,不肯向命运低头。

“想不出退缩的理由”

邢益凡出生6个月时就罹患“渐冻症”,如今18岁的他,只有18公斤重。由于患病,邢益凡最大的运动能力,也只是能够独坐。他的头无法转动,上课、做题时只能用下巴撑在桌上支着头。

中学时,妈妈曾多次劝他转到竞争没那么激烈的普通班,他却说:“我能考上创新班,就能读下来,我想不出退缩的理由。

今年高考,邢益凡以645分的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他立志要做中国的“霍金”,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世界。“我就想看看,我还能走到哪一步,想再往前奔一奔。”

9月8日,西南政法大学开学,也迎来了一位不一般的新生。

“我想继续上学,我想考上大学。”得知自己罹患“渐冻症”后,邓显松却出人意料地镇定与坚强。

他不肯自己的人生被“冻”在原地,可摆在面前的现实是,连翻书的动作都很困难。由于脊柱侧弯,手指变形,邓显松的右手只有食指能够发力。他就靠这一根指头,翻了许多年的书。

苦尽甘来。邓显松的高考成绩喜人,可开始填报志愿时,他的家人心里还是有些焦虑。因为有一些疾病,即使上了分数线,学校也可以不予录取,其中就包括“重症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执行主任吕亮表示,“在知道了邓显松的情况后,我们就给了学校招生委员会录取他的建议,因为我们觉得他一路走来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与努力,我们需要给他尊重和认可。”

图源华龙网

图源华龙网

“罕见病”与“孤儿药”

北京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研室主任袁云提到,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渐冻症”的发病率在每10万人年中有0.6到3.8例。

在公众的认知里,“渐冻症”无疑是一种“罕见病”。而发病率,与药物研发的投资回报率,也是目前对于“罕见病”界定的主要标准。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教授则认为,我国官方尚未从患者角度来定位“罕见病”,只是单纯地从行政角度来定位,且很难在多个部门中获得协调。“没有明确的立法要求和绿色通道措施,就很难调动药企开发相应的药物疗法的积极性。”

在中国,罕见病的相关治疗药物还有另一个名字——“孤儿药”。这类药物研发不足、价格昂贵,且没有纳入医保,不少罕见病患者面临着“无药医”和“医不起”的局面。

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既是一名身先士卒的“抗疫医生”,同时也是一名“渐冻症”患者。

图源cctv

图源cctv

他指出,罕见病用药的研发成本特别高,药企自然会有压力,所以更需要政策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帮助。在张定宇看来,药企在研发一种“罕见病”用药时,会产生“边界效应”,带动研发过程取得其他成果。

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邓显松的父亲为孩子改造轮椅,加了扶手,增了靠垫,只为了让他能够更加舒适。哪怕是夜晚,邢益凡的父母也要两个小时醒来一次,为儿子翻身……

“每一天都是挑战,跟冲锋陷阵似的,如果能成功度过这一天,我们就是胜利,不敢去想未来,但会努力过好每一天。”邢益凡父亲说。

与“渐冻症”的抗争,不应该患者与病魔的单打独斗。

实际上,很多罕见病患者辗转多家医院,会很焦虑,也会有失眠等症状,甚至有自杀倾向,这时就需要心理专家或精神科医生介入,也需要患者家属更多的理解与帮助。

“人靠精神活着,有人关心和没人关心是两回事儿。”张定宇感叹道。

他曾呼吁,罕见病患者要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社会各界也需要引入健康教育工作,对疾病有正确认识、正确预估和期盼。

此外,公益组织与活动,对于药物的研发和相关政策的推进,都是必不可少的。

“罕见病发展中心”等公益组织的出现和运作,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也不断向外界发声,推动药物革新。六年前,两个年轻人从社交媒体上开始掀起的“冰桶挑战”潮,也让ALS进入公众视野,呼吁更多人关注“渐冻症”与“渐冻人”。

尽管“冰桶挑战”的两位发起人都已经相继去世,他们却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温暖的絮语。

-END-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华龙网、中央电视台、生物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