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爬格子的兵叔 2021-09-12

早先盗版书横行地摊的时候,励志领域王阳明和曾国藩名头是旗鼓相当,并列第一。不光是这些年如此,近代以来两个人就是诸多大人物的偶像,很多人在他们那里汲取了精神力量。我第一次读阳明的研究著作,动机就是这个。

为了显得格调高,选书的时候,都是先找学术著作。陈来先生的《有无之境》就是那个时候读到的。那是我读的第一本研究阳明哲学的著作,也是读到的陈来先生的第一本书。

后来陆续读了研究朱子,船山,宋明理学的书,都是基础扎实,论说精彩的著作。长了不少见识。这些书大部分都是三联版的,有些当年就已经买不到了,只能到图书馆借。这些书大多都被借阅的很破旧,只能对重要段落抄写后反复琢磨了,这也足见阅读者众。

学生时代没钱,二手书炒成了天价,动辄几百块一本。抄写书上的内容是常态。

此后陈来先生的很多书也都陆陆续续读过,印象比较深的比如《仁学本体论》还有不久前才出的《儒学美德论》,也都是三联出的。

硕士阶段对社会学和人类学有了兴趣,四处找书来读,跑去做关于北方地区的萨满活动的社会调查,囫囵吞枣的读过弗雷泽的《金枝》,列维施特劳斯,还有顺着恩格斯回溯的摩尔根。

有一次跟朋友讨论儒学的发生和展开,朋友推荐了陈来先生的两本书《古代宗教与伦理》和《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我看到的是北大社出的版本。市面上还有三联版的。想要在哲理上理解儒家为什么走到今天这样一个独特的样貌,这两本书很值得阅读。附带的好处是,它跳出了弗雷泽等人的那个思路,有很多扩展和新意。中国人习惯了拿西方的标准衡量中国的实际。甚至是拿西方理论做药方,对治甚至寻找中国的病(刘小枫语)。走出自己的路,还能保持开放,健康的平视,这可不容易。很值得学习。

有位法学学者写过一篇文章叫《劝君为学法陈来》,说到陈来先生做学问的扎实。深以为然。陈来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过他的老师张岱年先生总结的为学之道,八个字“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学生(杨立华老师就曾说过这八个字对治学的价值)。

学问是养出来的,这跟娱乐圈当网红不同,做不得假。最近陈来老师的《宋明理学》在北大社再版了。趁机买了两本。一本收起来,一本拿出来写写画画。很多地方再读,还能想起多年前想要一口气学好中国哲学的无知无畏的样子。

那时候学校宿舍管理外包,冬天供热不好,早晨起来洗漱,脸盆里的水都结着冰茬。能让人精神百倍的,除了图书馆的暖气,就只有一心向往的浩然之气了。

好多朋友说,我这个是属于幻觉。我不想反驳。幻觉,想象,都没什么,它们的作用是真实的,这还不够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