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讲平说2703期:年轻人不好好学习,沉迷于不良爱好怎么办?研究发现需要激发一个关键性的培养过程

 凯哥好心情f6v8 2021-09-13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图片


平讲平说2703期#

最近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网络上,有不少家长都提出了一个比较类似的问题:这孩子不好好学习,不认真写作业,就是沉迷于玩手机,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也讲了,就是不起作用,接下来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在高校的大学生当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情况,上中学的时候有家长盯着、有老师管着,再加上有考试的压力,所以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方方面面还算是比较规律的、比较规范的。不过一旦跨入大学的校门,情况就发生了彻底的变化,高考的压力没有了,没有了家长盯着老师管着,日常的学习生活自主空间很大,完全靠自我管理。那么接下来问题就发生了,作息时间混乱,饮食没有规律,沉迷于不良爱好,人际关系冲突,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有个别同学因为考试反复的挂科,补考也过不了关,最后就影响了毕业。这样的情况,每个高校里都有发生,而且每一届学生里边都有典型案例。

稍微分析一下我们就能发现,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外部约束变成自律和自控。这个问题差不多是影响一个年轻人成长进步的关键性问题如果家长或老师一味的强调外部约束,没有去培养他的自律自觉,那么将来一旦有一天他长大了,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由于缺乏自律和自控,那就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他们发现一个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把外部的约束和规范变成内在的要求和自我的控制,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叫“内化”。放眼望去,我们会看到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团队在培养员工的时候,都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过度强调外部控制,而忽略了内化。导致的结果就是,“离开拐棍走不了路,离开监督做不了事”,有人盯着就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没人盯着就一盘散沙,一片混乱。

开头我们提到的家长反映孩子不好好学习,沉迷于玩手机的情况,实质上也是一个有关内化的问题。家长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也讲了,可以说外部的约束和外部的控制都已经很努力了、很充分了。由于缺乏自律、自控和自觉,存在的问题依然不能彻底解决。那么在培养年轻人、教育年轻人的过程中,应该使用怎样的方法,把外在的要求变成内在的自律和自觉呢?我们提几个关键性的建议:

第一,注意言行一致,做好示范引领。家长让孩子放下手机,好好读书,认真学习。孩子反问一句,你为什么一天到晚都拿着手机,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读书学习?家长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孩子心里想的是你还教育我呢,你自己动不动就大呼小叫发脾气,一着急就说脏话,你还是好好管管你自己吧。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教育和培养方面绝对是行胜于言,管理者在给别人提要求的时候,首先自己一定要落实,一定要做到。

第二个建议,是实施温暖工程,建立感情连接。如果只关心成绩和业绩,动不动就启动惩罚的手段,最终会带来双方的对立和对抗。狂风暴雨也吹不倒厚厚的城墙,只有多关心多交流,才能打开那扇通往心灵的大门。在团队里需要启动温暖工程,在家庭中需要强化亲子活动,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做点体育运动,一起搞搞家务,拍个照片,互相敞开心扉,聊聊最近烦恼的事和高兴的事,互相帮助对方解决点小困难。这样的情感过程对于培养自律和自觉都非常重要。

第三个建议,就是春风化雨,耐心细心,避免指责咆哮、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大家注意前面的家长说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道理也讲了,怎么就不起作用呢?在他的方式当中存在着特别矛盾的两种模式,前面是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这种粗暴的方式一旦启动了,形成了对抗或对立,那么后边讲道理的作用就会下降。

我们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一个管理者不可能用自己的黑暗点亮别人的光明研究者通过个案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一个基本规律:在促进内化的过程中,耐心引导比简单粗暴效果要好很多。所以我们给很多家长提的建议就是先管好自己的情绪,然后你才能管好你的孩子。在学校里或者在职场上道理也是一样的。

讲到这儿,我们要用一句古人的话来做总结,“亲其师则服其理,敬其师则信其道。”在培养自律和自觉方面,要懂得围绕“亲”和“敬”这两个字做点文章。那么进一步来说还有另外一些非常有效的小方法,我们要留给明天了。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