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伟大的抗疫精神照耀我们前进

 姜亚伟 2021-09-13

伟大的抗疫精神照耀我们前进

——禹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历程

姜亚伟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回顾禹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历程是在党的领导下,疾病预防控制战线的一代又一代疾控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历程,是在伟大的抗疫精神照耀下,疾控人为了保障全市人民健康艰苦奋斗的历程。

一、“功成不必在我 防控必须有我”

2015年禹州市卫生防疫站改制为禹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回顾历史,《禹县卫生防疫站志》记载:“1950年4月禹县人民政府组建防疫委员会,在县委和政府领导下,组织开业医生开展卫生宣传和防疫灭病,接种牛痘。1951年9月,禹县卫生院筹建就绪,内设防疫保健股。1958年5月13日,禹县卫生院改成禹县人民医院,禹县卫生防疫站成立,与禹县人民委员会卫生科合署办公,后又合并于禹县文教卫生局。1961年10月从卫生科迁出,在对山巷7号“十三帮”东院建站。1967年11月7日与县人民医院合并,改称禹县人民卫生防治院革命委员会,内设防疫组。1973年3月22日禹县人民卫生防治院革命委员会解体,恢复禹县卫生防疫站机构。1974年4月,妇幼卫生、计划生育单独成立机构,至此,禹县卫生防疫站始成独立的卫生防疫专业机构。”

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禹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1956年3月我市报告最后一例天花病例,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世界消灭天花;

1955年我市首次使用白喉类毒素预防白喉,1972年我市发生最后一例白喉病人,至今未再报告白喉病例;

1995年经上级考核验收,我市宣布消除脊髓灰质炎,与2000年中国证实消灭脊髓灰质炎相比提前了五年;

2012年禹州市发生一例麻疹病例,达到了麻疹发病率小于百万分之一的消除麻疹指标;

2014年对照国家消除疟疾考核标准,我市无本土疟疾病例,提前6年达到我国消除疟疾目标。随后,2017年许昌市消除疟疾,2019年河南省消除疟疾,2020年中国消除疟疾。

2018年经河南省疾控中心考核验收,我市达到各项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持续维持饮水型氟中毒控制评价标准。

 2020年按照禹州市户籍人口资料统计期望寿命为76.62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伤寒、百日咳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点。我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

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时针拨回至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病毒突如其来,疫情不期而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禹州市疾控中心党总支把疫情防控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卫生应急大队,设立综合信息组、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杀组等八个专业处置组,当好疫情防控的参谋员、侦察员、消防员、技术员和宣传员,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歌中唱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抗疫的伟大胜利”。《禹县卫生防疫站志》记载:“1974年2月17日,经县直机关党委会批准,建立中国共产党禹县卫生防疫站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建立后,为我站的领导核心,决定全部重大事项,团结教育全体职工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认真完成全县的卫生防疫工作任务,保证全县人民身体健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大疫”威胁到人民健康安全的时候,是疾控中心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疾控系统的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的疾控精神,始终坚守在防疫第一线,开展疫情研判、采样流调、环境消杀、病毒检测……用责任、初心、担当、勇敢、爱心和坚守,扛起抗疫防线,铸成战“疫”铁军,为人民撑起健康与平安的“防护伞”。

哪里出现疫情哪里就有我们。放下嗷嗷待哺的幼儿,告别年迈的的父母,冒着凛冽的寒风,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他们出发了。身着防护服,与确诊患者面对面询问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背负沉重的消杀设备,汗水湿透了脊背,为了连续开展检测,他们不敢喝水。记不得疾控中心办公楼有多少个灯火通明的夜晚,还记得请战书上有中心全体共产党员的指印。消杀队员李朝锋冲锋一线,完成多项消杀任务,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在疫情期间火线入党。毕业于郑州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张永辉同志,以单位为家,日夜坚守工作岗位,连续137天没有回家,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被禹州市委组织部、禹州市人社局授予“个人嘉奖”。中心检验科大多数是女同志,在禹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检验科科长马红朋的带领下,这群铿锵玫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禹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郭影感慨地说:“这个时候更能体现一名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价值与使命,一名党员干部的职责和担当,我们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控制疫情传播,维护好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疫情发生以来,禹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累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千人次,追踪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1600人。向许昌市疾控中心送检标本6千份,自我开展检测各类样品2700份。在“禹州疾控”“云上禹州”“禹州人社”等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防控知识230余条,点击量累计突破200万次,编制印发宣传资料20万份(册),开展新冠疫情防控知识讲座20余场,培训3000人次,向各行业各单位推送健康教育宣传模板40个。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申请书上的铮铮誓言。

正如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所说:“这一次新冠疫情的控制,第一个发挥作用的就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具体体现。”

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传染病不仅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而且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甚至改写过人类历史。人类在与传染病的较量斗争大多以胜利结束。但是,生存法则告诉我们,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过程将是长期的。1981年的艾滋病、2003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2013年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4年的埃博拉出血热等新的传染病相继出现,不断给人类敲响警钟,与此同时,登革热、结核病、性传播疾病等老传染病再度肆虐,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和谐。为了生活的美好,就必须与传染病这个“疠疫”长期斗争下去。

这一次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疫情控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反观欧洲、美国的疫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很好控制,充分说明疫情的流行不纯粹是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密切相关。历史将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卫生么好。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疫情防控的大战大考中,禹州市疾控中心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华夏古都的万家灯火,交出了自己的合格答卷。禹州市疾控中心被许昌市委组织部、许昌市人社局授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记功”,禹州市疾控中心党总支被许昌市委授予“许昌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许昌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许昌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不待扬鞭自奋蹄。踏上新征程,开好新局面,禹州市疾控中心将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在禹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努力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持续做好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科学防病意识和健康管理水平,为维护全市人民健康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禹州疾控战线的全体党员干部将在伟大抗疫精神照耀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