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盔甲制作材料简析:制作材料的变化不是更新换代,而是优胜劣汰

 思明居士 2021-09-14

在古代,盔甲可以说是将士的第二条生命,对于骑兵来说,战马、武器、盔甲就是自己生存和杀敌的最大依仗,战马冲锋撤退,武器防守杀敌,盔甲则防护自身。

对于步兵来说,因为没有战马,对盔甲和武器的倚重程度更高,一件优秀的盔甲能够让自己多一条生命。

关键时刻能够帮自己挡下致命攻击。古代也用盔甲的数量来形容国家的强盛,比如带甲十万,意思就是说,这个国家穿上盔甲能够战斗的士兵有十万之众。

唐宋元明等多个朝代的史料中都将盔甲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甚至有一甲顶三弩的说法。

盔甲作为防护性器具,它是国力的真正体现,只有拥有足够强的盔甲,在冷兵器时代,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图片1

我国盔甲的制作一直都在与时俱进,但盔甲材料的变化却不是更新换代式的变化,而是优胜略汰的变化,古代用于制作铠甲的材料主要有皮、铁、棉以及纸等,这些制作盔甲的材料并没有因为新的一种材料的出现而淘汰,反而一直出现在合适的地方,采取优胜略汰的进化方式。

皮甲

皮甲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一种盔甲,而且跨度非常广,从皮甲刚开始出现的殷商到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皮甲一直都没有被淘汰,只是逐渐退出了主流地位。

皮甲的特点是造价低廉,比较容易加工,材料获取也比较方便,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防护不强。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考工记》记载,当时的皮甲主要以犀牛皮为原材料,防护力很高,而且当时的武器也基本以青铜为主,攻击力并不是很强,皮甲完全能够承受的住,但铁器出现以后,皮甲就不太适用了。

文章图片2

皮甲的使用过程中,工艺进化也是重要的一步,宋朝时期,铁器产量已经很高了,而且犀牛、大象的数量越来越少,皮甲的材料也从大象和犀牛皮变成了牛皮,防护力开始下降,皮甲几乎都要被铁甲淘汰了。

就在这个时候,皮甲札甲工艺出现了,札甲也就是将小块儿的皮子连缀起来,做成盔甲,《文献通考》中有完整的制作方法。

札甲的出现,让皮甲不再是整块儿的盔甲,透气性提高了,且连缀在一起的皮甲防护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皮甲得以在宋朝时期,继续留在军队。

皮甲工艺第二次进化是从蒙古大军开始的,蒙古没有多余的铁,但皮子多,皮甲是蒙古军队最好的选择。

皮甲在蒙古军队的带动下,从札甲变成了鱼鳞甲,直到满清时期,皮甲依旧被使用着,不过这时期的盔甲已经不是单纯的一种盔甲了,清朝军队的盔甲往往是锁子甲、铁甲、皮甲搭配穿着的。

文章图片3

铁甲

铁甲是历史上当之无愧的主角,出现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工业水平很低,铁矿虽然有了发现,但开采效率非常低,铁甲虽然有很强的防护性,但只能供给贵族使用,一些将领可能会有铁甲穿,士兵依旧以皮甲为主。

不过铁甲毕竟有很强的防护性,秦朝灭亡之后,中国迎来了一段长达三百多年的相对和平时期,也就是汉朝,汉朝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铁甲已经开始大规模装备。

但当时的工艺毕竟还是很低,制作的铠甲不仅非常重,且产量也很低,不过当时铁甲已经逐渐压过了皮甲,成为了军队主要的盔甲。

文章图片4

宋朝时期,札甲工艺的出现不仅让皮甲得以保留,也同样让铁甲得以大规模使用。

札甲有大扎小札之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就曾出现一件小札铁甲,宋朝的百人甲就是大扎铠甲,大扎和小札的区别是铁皮的大小。

铁甲札甲工艺要比皮甲札甲工艺简单一些,铁甲札甲就算是小札铁甲,甲片也就两千多片,而皮甲札甲如果只有两千多片,防护力并不会有多大提高,而且同为札甲,工艺也是有区别的。

所以铁甲札甲工艺出现要比皮甲札甲工艺早很多,但也同样是在宋朝才彻底成熟的,宋朝虽然战斗力很弱,但各种工艺却是当时时代最强的。

铁甲的使用从春秋时代开始,宋明时期达到了巅峰,到了清朝,铁甲开始逐渐和其它几种盔甲制作材料融合,不再以单纯的铁甲出现。

棉甲

棉甲,顾名思义就是棉花做的盔甲,棉花在宋朝的时候才传入中国,但当时没有相关的纺织技术。

直到宋朝末年,民间黄道婆改进了纺织机,棉花才开始大规模运用,同时纺织业也开始出现。在棉花大规模使用的情况下,棉甲也应运而生。

棉甲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盔甲,具有铁甲不具备的特点,比如保暖,性价比高等,铁甲能够有效防护冷兵器,但兵器所携带的力量依旧会通过铁甲传递到人身上,所以古代最厉害的武器不是刀枪,而是铁鞭、铁锏、铁锤等,这些兵器打在人身上,铁甲根本难以进行有效的防护。

但如果里面再增加一套棉甲,棉甲就会抵消兵器传递的力道,有效保护人体。

更重要的是,到了明清两朝,火器开始出现,棉甲对于当时的弹丸有着非常强的防御力。

文章图片5

棉甲的制作在明朝已经成熟,《涌幢小品》是明朝首辅朱国桢写的一部作品,里面就详细记载了棉甲的制作过程,一副棉甲基本需要七斤棉花,然后经过多次踩踏,直到棉甲不再膨胀才能使用,制作精良的棉甲即使淋雨也不会增加重量,更不会发霉,实用价值和性价比都非常高。

棉甲发展到后期,逐渐开始和铁甲结合,成为了两大类,一类是纯棉甲,一类是棉铁复合甲。

纯棉甲重量最重不过二十斤,适合步兵穿着,棉铁复合甲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有暗甲和明甲两种,暗甲外棉内铁,明甲外铁内棉。

骑兵配备棉铁复合甲或者铁甲,可以在冲锋时增加自身防护,步兵配备棉甲,不仅能够起到防护作用,而且还能减轻士兵负担,提高行军速度。

文章图片6

纸甲

纸甲出现于唐朝唐懿宗时期,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盔甲,纸甲防御力不是很强,至多能做到弓箭不能洞穿,防护力和皮甲差不多,但纸甲的特性让其成为了水军的首选。

皮甲不能防水,很容易进水,铁甲太重,不能用于水上作战,棉甲虽然雨淋不透,但长期浸水也不能使用,而纸甲具有防水防火的特点,可以说是古代水军最好的选择。

纸甲的制作同样在《涌幢小品》中有记载,一副纸甲厚度要达到三寸,方寸之间用四枚钉,被水浸湿之后,火器、弓箭都难以洞穿。

正是纸甲的这种特性,让其成为了水军最好的选择,南宋时期,泉州知州就用一百副铁甲换取五十副纸甲,可见当时水军对纸甲有多么重视。

石甲

石甲确实存在,但有没有使用却是未知数,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秦始皇陵挖出了一百多副石甲,种类比较丰富,札甲、鱼鳞甲等都有,但因为缺乏史料,所以并不知道石甲到底有没有被使用。

这些石甲都是青石制作的,工艺比较复杂,和札甲制作很相似,是用一片石片串联而成的。这些出土的石甲是如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体现了我国秦朝时期强大的工艺基础。

文章图片7

结语

皮甲、铁甲、棉甲、纸甲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几种盔甲,这些盔甲并没有出现更新换代的现象,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使用。

铁甲虽好,但皮甲却一直没有被铁甲代替,棉甲出现之后,几种铠甲开启了融合模式,大大提高了盔甲的防护力,让士兵的保命能力更高了。

而纸甲的出现,更是开启了水军时代,明朝能成为海上霸主,郑和能够六下西洋,都和纸甲的出现有莫大关系。

我是小楚,一个有态度°的文史科普作家。欢迎您的关注、点赞、收藏、评论四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