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年度人物 | 郭子源

 泊木沐 2021-09-14

郭守昇 笔名:郭子源。男,汉族,1971年生,青海西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参展及获奖:

2013作品《圣地》获“相聚宜兴” 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举办)

2014作品《圣土》荣获全国第八届民族百花奖(中国美协举办 两年一届全国展)

2014作品《圣地·高原祈福》入选“中国陶都 陶醉中国”吴冠中艺术馆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举办)

2014作品《高原晨曲》入选中国梦.西部阳光——甘肃.宁夏.青海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联展(中国美协举办)

2014作品《梦回高原圣土》获青海省第十三届美展一等奖,获青海第七届文学艺术奖,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美协举办),入选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美协举办)

彩墨淋漓 气势浑厚

郭子源彩墨山水画赏析

郭子源先生的彩墨山水画,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借用龚贤技艺,兼具吸收了青绿山水和西方水彩的笔墨画法,融合当下审美需求和人们对传统古典生活的追求,立足家乡风貌,逐渐形成了浩瀚苍茫,浑厚广博的高原彩墨山水风貌。

气势宏大,色彩强烈,是郭子源先生彩墨山水画的观感之一。创作中他大胆的将泼彩、焦墨、留白等手法与勾、皴、擦、点等渲染笔墨有机地融为一体,又结合西方的色彩理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客观自然的高原景象。如其《圣境高原》《吉祥高原》《天境高原》《高原夏境》等大尺幅佳作,远、近色彩对比明显,物象疏密有致,层次分明,描绘出高原山水的雄弘、壮丽之景。《圣境高原》一画中,远山苍茫,在皑皑白雪覆盖下绵延千里,与天际的流云融合一天,呈现出宏大的气象;近处山峦叠嶂,草木峥嵘,清澈的河流自平原中穿流而过,散落在河畔的毡房错落有致,对岸金色的佛塔在天地之间愈发的闪耀。再观《天境高原》佳作,画面色彩整体偏暗,表现出夜色渐暗的高原风貌,散落在绿意朦胧中点点的暖色,体现出高原夜晚的清幽和静逸。

观先生的山水画,不难看出他深厚的传统笔墨精髓。作品中无不透露出师法古人、继承传统影子。郭子源先生立足家乡山水,常常深入青藏高原之地写生,这也是他的山水画气势撼人的原因之一。在《拜山》《苍茫雪域》两幅作品中,以青藏高原为绘画题材,构图深远开阔,色彩通透,极具灵气。《拜山》一画,浓墨勾勒的远山在缭绕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中景处山峦青翠;近景处高峰挺立,山坡的中部以金黄色勾画出的藏族风情佛塔伫立,浓墨点染出的青松一排排有序的站立在山坡上,仿若守护佛塔的卫士一般;山下是流淌不息的河水,似乎在诉说高原的神秘故事;散落在河畔的毡房,生动的体现出高原广博的人文风情。

再说《苍茫雪域》,画面气势宏伟,视野开阔。远处连绵的群山苍茫壮丽,皑皑白雪与蒸腾的云烟完美的融合,更加彰显出高原气象万千远的景象。郭子源先生的泼彩山水画有着苦心经营的大意象,并将景物意念化之后赋予自我的心象,其笔下山石、林木、古塔、寺庙、云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符号。在《天堂三江源》作品中,远处银峰绵延,中间山丘高耸,草原平坦,近处的山丘上,有佛塔伫立,彩色的经幡迎风飘动,前方是一条宽阔平静的河流。整幅作品山环水绕,云烟飘缈,带给欣赏者美如天境的三江源景象,丰富的彩墨晕染让人遐想万千。

郭子源先生的彩墨山水画作,不管是大尺幅高原山水巨作还是小幅山水的写意,都呈现出一种恢宏的大气象、大意境。如其笔下《清音》《夏日高原》《山高水长》三幅画作,墨彩通透淡雅,构图精妙,既有北方山水的豪放大气,又有南方山水的清雅婉约意象。先生以极富生命力的色彩赋予山水磅礴的生命气象,不管是极富神秘色彩的高原彩墨山水,亦或是充满灵秀之气的彩墨写意山水,皆展现出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美好。(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汪利利)

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