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创作的视角看待周边生活---吴伟林油画

 泊木沐 2021-09-14

创作往往就是抓住那一瞬间的灵感,并把它发挥到极致,从而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获。

吴伟林,生于1993年,201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在上海生活、创作。他的作品主要是用平面化的绘画手法来表现三维空间和对象,如城市、建筑、人体等。吴伟林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绘画对他来说既是审问内心的方式,也是对外交流的渠道。

《洪流中》 布面丙烯油画 140×120CM 2018年

吴伟林的作品,源于他对当下人类处境的不断思考。在作品对象聚焦人体时,是希望观者能够看看人类自己这个看似了解但却知之甚少的身体,毕竟我们并不是完全有能力掌控我们自己的肉体。对于城市建筑,吴伟林也是想让观者从另一个角度观看人类自己建造的钢筋水泥的世界,它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能够反映人类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

《光明帝国NO.5》 布面丙烯喷漆油画 130×165×2CM 2017年

吴伟林对城市景观题材一直很感兴趣,这或者是起源于首次去省会城市看到高楼大厦的儿时记忆;又或者是来上海后感受到的现代都市发展。最终让他持续探索下去的原因是:“城市建筑的构成有一定的几何感,与我的作品画面比较能契合。”

《光明帝国NO.1》 布面丙烯油画 120×100CM 2016年

《光明帝国》系列描绘的对象是肉眼所见且事实存在的城市景观,但作品则是基于吴伟林的视觉机制运作产生的;而在新作“或然景观”系列中,吴伟林描绘的幻想景观城市,则超越了时间的维度,试图探索未来以及或然域中的一切可能性,画面中的具像被符号化、抽象化,更强化了作品的绘画性和文学性。

《错误法则NO.1》 布面丙烯油画 100×100CM 2016年

吴伟林说:“我的解构系列作品通过对绘画对象进行解构错位来构成画面空间分割的形式。我对对象的观看理解,不再只是停留在一种静态的、二维的或是三维的观看。物象被不规则的形状分割,形成了纷乱的碎片,具有极强的动感和视错觉感。而画面中一些凸显的符号打破了景象原有的规则造型,达到了扭曲和再造的效果,并打破了画面的二维呈现和景象的三维再现。我意图用这种方式来激起观者对物象的再认识和再思考”。

《错误法则双联画》 布面丙烯油画 95×95CM×2 2016年

2016年的《错误法则》系列是吴伟林用自己的个人艺术语言最早开始的创作,之所以叫《错误法则》是因为他想以错乱的视觉效果,来展现非本来面目的景象,这些画面中的部分场景其实就是他读书时学校里的景物。

吴伟林借用他的画作,让我们看到了他眼中周边生活的样子,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我们眼前的建筑、我们身边的人群,可以是这么绚丽、多变,并对未来充满期待。

艺术家简介

吴伟林

1993年出生于福建,201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油画系获艺术硕士学位,现生活创作于上海。作品曾被神州数码集团、中闵集团、上海新美术馆、上海青年艺博会等收藏。展览包括“奇观”吴伟林个展 ISGOgallery 上海 2020, CAIP跨界艺术科幻主题展新联地带 上海 2020,“重新定义”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上海商贸城 上海 2019,新青年当代艺术推广计划巡展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 拉巴特 摩洛哥 2019,“没展” 喜马拉雅美术馆 上海 2018, 新青年·当代艺术国际推广计划 大都会展览馆 纽约 美国 20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