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颐和园的美

 海云频道 2021-09-16


初秋雨过的颐和园如同出水沐浴后穿上礼服的孕妇,在丰收的气息中散发着自然清香。漫步其中,似画中游。

从东宫门进入这座园林,便进入了仁寿殿为中心的勤政办公区,久久站立在麒麟旁,回味着晚清的这段飘摇的历史。顺着延年井和南殿的小路向北便爬上万寿山西麓的景福阁,再顺山路缓行一刻便来到了智慧海,外部墙面上的一个个擦擦佛,见证了这座园林的兴衰。向北望去,佛教想象的世界四大部洲在这里变成了现实。顺着御路继续向西,来到了石舫,随后向东漫步在长廊之中,欣赏着反映中华文明的彩画,穿越了时空。长廊的邀月门东是以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慈禧太后的功与过,光绪皇帝的变法图新历历在目。玉澜堂向南步行约百步,便可以来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知春亭,这里如同一条停靠的小船,等待着游客们对颐和园的全视角品读。

穿过文昌阁向南,便是长近2公里的东堤(文昌阁至南如意门),这里是一条极佳的观景之路。松柏翠绿的万寿山矗立着重檐歇山顶的排云殿和巍峨的佛香阁,在夕阳的照耀和周围建筑的映衬下,煜煜生辉。波光粼粼的昆明湖和蓝色的天空连城一片,水天一色让人难以分清。十七孔桥连接的南湖岛恰似蓬莱,焦急的等待着贤者们的到来,岛上的龙王庙护佑着祈求风调雨顺的人们。蜿蜒的西堤似如桥梁贯通南北的交通,熙熙攘攘的人群,品味着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向西远望,园外层峦叠嶂的群山与园内的景色如出一辙,在云雾的缭绕下,偶现玉峰塔的风姿。在陶醉中缓缓走到铜牛旁,万寿山的全貌尽现于此,跨过昆明湖和这里交相呼应的就是耕织图,好一派男耕女织的景像。再往前走就是廓如亭,在中国园林最大的亭子外邂逅了结队飞行的雨燕。站在十七孔桥正中向南望去,凤凰墩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湖面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景明楼诉说着乾隆皇帝的为君之道。

颐和园集锦绣中华于一园,是中国园林的瑰宝,更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颐和园的文化魅力究竟是什么?

请看《颐和园的岁月小河山》,这本书会为您揭示颐和园文化魅力的根本所在。

至于如何游览请看《诗与远方的邂逅——颐和园》

解密颐和园文化真谛的新书

带您全面游玩颐和园的新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