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有种行骗忽悠团,针对老年群体下手,多年来屡禁不止

 佰秀农业 2021-09-17

农资忽悠团是活跃在农村地区的一个特殊群体,每当农资使用旺季来临之前,便开始四处出击,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农民洗脑,将以次充好的种子化肥,甚至是假农资卖给农民。

农村有种行骗忽悠团,针对老年群体下手,多年来屡禁不止

这个群体通常采取去偏僻的农村,或者两省、三省交界处,那些距离城市较远的乡村,对他们来说就相对安全一些,等执法部门闻讯赶来的时候,他们也早就闻讯逃之夭夭了。

近日,一位农资店老板就略带无奈地表示,他们那里有很多村子的农户,今年从忽悠团手中购买的玉米种子及玉米肥出现了严重的减产,然而呢,竟然没有人说自己上当了,而是将责任都推给了恶劣天气。

玉米减产的痛还未褪去,忽悠团又将小麦肥及小麦种子送到了村里,在经过一番纠结后,竟然又都购买了,农资同行劝导制止,还被农民在背后臭骂一顿,说我们见不得他们购买便宜农资。

农村有种行骗忽悠团,针对老年群体下手,多年来屡禁不止

可见,忽悠团的销售策略还是非常有一套的,以小麦化肥举例,他们在一处地区销售那种不含磷钾的高氮肥,由于农民往年对土地投入肥料较多,偶尔用一次单一元素化肥,并不会造成太明显的减产,这样就和正规化肥价格形成了比较大的差距,农民在看到产量和往年相比并没有减少,就会骂农资店卖的化肥太贵,老板太黑心。

小麦种子也是一样,用普通种子冒充良种进行销售,1.5元收购的小麦种子,通过一番包装之后,可以卖到4元一斤,从而达到赚取暴利的目的。

等过两年再次前来时,忽悠团依旧能受到欢迎,所以,这些人在农资行业来说是忽悠团,但在部分农民眼中,他们就是经营便宜农资的代表。

农村有种行骗忽悠团,针对老年群体下手,多年来屡禁不止

有人说不是忽悠团可恨,而是如今的农民太好骗了,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得先了解透彻忽悠团所采取的套路。

如今的农村,留在家里种田的,基本上以中老年人为主,忽悠团进村之前,已经摸清了谁是村子里有威望或者发言权的人,而后给予小恩小惠,让他去邻居面前渲染购买氛围,而后再将邻居们聚在一起进行开会洗脑,从而达到销售农资的目的。

之所以称之为小恩小惠,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有个被农资忽悠团骗过的村子,村里的权威人士得到的礼物竟然是一瓶白酒,就是某产酒大镇上的小酒厂生产的白酒,一瓶30多元,竟被他们忽悠成一瓶几百元的好酒,当他得到时,竟然激动得不知所以,给忽悠团卖力干活可以用拼命来形容。

农村有种行骗忽悠团,针对老年群体下手,多年来屡禁不止

看看,忽悠团的忽悠是体现在各个环节的,都说忽悠团可恨,村里这些助纣为虐的人其实更可恨,他们之所以有威望,在面对忽悠团的时候,就应该比其他村民更具有辨别能力,从而及时发现,让大家避免上当减少损失。

而他们竟然为了蝇头小利,而积极为忽悠团四处奔走,竟然抛弃了村里人的利益,这事做得多了,人品恐怕也就败得差不多了,所以,说忽悠团可恨,村里人如果不上当,他们也就没了可乘之机,而这些助纣为虐的本村人,才是更可恨的,他们的存在,才是忽悠团得以横行村里的主要底气。

除了这些为了蝇头小利而放弃底线的人外,农民的朴实也是忽悠团屡屡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农村有种行骗忽悠团,针对老年群体下手,多年来屡禁不止

一位50多岁的大哥,得知购买了假肥料后悔不已,别人责怪他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大哥表示,有人拉他去城里开会的时候,他心里是有戒备的,但到了开会的地方,工作人员特别热情,得知他还没有吃早点,便去外面买来了包子,这让他很是感动,虽然只是几个包子,这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

等开完会,他不但主动购买,还是购买最多的那个,所以,这事后来被农资同行戏称为“两个包子搞定一个客户”。

农村有种行骗忽悠团,针对老年群体下手,多年来屡禁不止

眼下,随着秋种季节的到来,又到了农资忽悠团进村的时候,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能及时提醒家人,远离忽悠团,避免上当受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