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生病别着急 推拿治病可救急

 timtxu 2021-09-17
孩子生病别着急 推拿治病可救急

很多家长都面临过这样的处境:小孩子平时十分健康,偶尔生病出现感冒、发热、咳嗽、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孩子吃不下去苦药,又因为身体不适而不断哭闹,最后只能到医院输液。甚至很多孩子在过量使用药物以及输液后只是暂时症状缓解,不久后就出现病情反复,甚则多日不愈。从中医角度来说,目前市面上能够购买到的消炎药物性味寒凉,而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的中成药也是以清热解毒之品为主。小孩子本身正气不虚,感冒发热大多只是偶感风寒或其他邪气引起。过度寒凉的药物虽然一定程度上清除了化热的病邪,但更加损伤了小孩子本来不虚的正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疑惑:明明用了很贵、疗效很好的抗生素等等药物,小孩子的小小感冒发热总是反复发作?这就是原因所在。

小儿身体的各系统与器官的形态发育以及生理功能都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比较成年人更容易生病。如果疾病迁延不愈,到疾病后期可能会出现阴液匮乏、邪气传变等情况。但由于小儿正处于生长阶段,元气元精虽然不至于充盛,但绝无衰败,所以小儿很少有内伤疾病,发热性疾病比较多,实证热证多见。总结来说,小儿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从病因来看,小儿病因更加单纯,外感六淫病邪或内伤于乳食者较多,所以大多为肺系和脾胃病症。部分孩子因先天不足出现五迟五软等特殊病症。考虑到小孩子智识未开,对于药物以及针管等的恐惧比较大,小儿皮肤娇嫩,经络传递准确快速,比较敏感,推拿后血液循环畅旺,可以很快的恢复脏腑功能。故笔者认为小儿推拿是常见小儿病的最优解。

小儿推拿疗法的雏形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历代医家对小儿推拿疗法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因而产生不同的流派,每一流派的治疗方法、操作手法和受术部位各有不同。其中,笔者重点推广三字经推拿流派。三字经推拿流派有以下特点:三字经推拿取用穴位少,针对不同的病症,医师取穴一般不超过5个穴位;针对部分疾病医师会选择使用 “独穴”。在一定情况下,只用1个穴位,长时间 (20-30分钟)对其进行推拿直到起效,用以治疗急性病(突发高热等等)效果最好;推拿手法简单,归纳起来共有推、揉、捣、拿、分合、运这六种,其中以推法与揉法最为常用,方便好学;推拿手法轻柔,不会给小患者造成痛苦;治病疗效高,方便医师辨证运用四诊八纲,重视望诊。

笔者认为,在社会广泛普及小儿推拿势在必行,应当鼓励家长们、医师们学习这种治疗方法,用适当的方式更有效率的减少患儿的痛苦。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需要重点强调:①小儿推拿需要有耐心,要与孩子先沟通和相互熟悉,手法不宜太重,孩子的皮肤比较嫩,过重则容易弄伤孩子的皮肤;而手法过于轻慢则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推拿的力道应该仔细拿捏。②推拿手法简单好学,家长在家里给孩子推拿应当先得到医生的指点后再推拿,以免错误判断推拿的方向,导致治疗起不到治病调理的作用,还耽误了疾病的治疗,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损害。③在治疗小儿疾病的过程中,对于十分危急的情况,重在救急,不提倡小儿推拿。

山东中医药大学 张丕润

来源: 青岛早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