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及分级】 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又称血管周细胞瘤,是起源于脑膜间质的毛细血管zimmerman细胞,细胞密度高,具有多分化潜能,富于血管。 血管外皮细胞瘤相当于WHO Ⅱ级肿瘤。 【流行病学】 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于1942年由Stout和Marry首次报道并命名,以往认为起源于脑膜,是血管瘤型脑膜瘤的一型,即血管外皮细胞型。2000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颅内HPC归入脑膜间质非脑膜上皮细胞肿瘤,仅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4%。在三组大宗样本脑膜肿瘤的研究中,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脑膜瘤的发病率之比分别为1:40、1:50、1:60。该肿瘤发病年龄比脑膜瘤小,男性比女性稍多,平均发病年龄43岁。血管外皮细胞瘤核型表现为12号染色体的异常,特别是位于12q13-15区域,有报道出现染色体12q13重排,一些癌基因包含在该区域内,但并不恒定。另外,经常发生改变的部位在3号染色体。没有含NF2基因的22q等位基因缺失的报道,但32%的脑膜瘤却有这样的改变,说明这两种肿瘤的遗传性改变有差异。 【临床及预后】 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发生部位,常以颅内压增高和局部肿瘤压迫、浸润引起相应神经功能受损为主,以头痛、头晕为首发症状者最为常见,并可伴有肢体无力、意识障碍等表现,病程长短不一,数月至数年。大部分肿瘤可以完整切除,但是较良性脑膜瘤复发率高,并且有转移至骨、肺和肝的倾向,转移后的平均存活时间为2年。 【病理特点】 大体标本:肿瘤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多数边界清楚并有包膜,肿瘤多窄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病理肉眼观察肿块大多有完整包膜,灰白或灰黄色,质软。 镜下:部分肿瘤出现坏死囊变、出血;瘤组织由密集排列的瘤细胞构成,无明显排列方式,核圆形或卵圆形,形态规则,染色质细,有小核仁,部分瘤细胞有轻度异型性,偶见核分裂象,胞质中等、粉染。网状纤维染色见瘤细胞间网状纤维丰富,间质见数量丰富的裂隙状血管,部分扩张呈鹿角状(图1A)。 免疫组化:波形蛋白阳性,CD34阳性(图1B),多数肿瘤CD99、Leu-7阳性,Ki-67阳性细胞数5%~10%(图HM5C),GFAP、EMA和S-100均呈阴性表达。 图1血管外皮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常单发,与硬脑膜相连,发生于幕上较常见,好发于颅底、大脑镰、小脑幕和静脉窦处,而好发于后者的原因是静脉血管较丰富,发生于脑实质及脑室内的少见。病灶多数为具有假包膜、边界清楚的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部分肿瘤可跨叶生长。CT多呈等密度影或等、低混杂密度影,部分边界较清晰,增强扫描后肿块明显强化,少数肿瘤内坏死、囊变无明显强化。MR平扫T1WI多呈等、低混杂信号或等信号(图2B、图3B),DWI呈低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或等信号(图2A,图3A),Flair序列病变呈高信号(图3C),DWI呈稍高信号(图3D)。由于其血供丰富,少数肿瘤内可出现出血、坏死及囊变,致使其密度或信号不均匀,此时很难与间变型HPC鉴别,可寻找其他影像征象来分析两者的区别。增强扫描后由于其血供丰富常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图2C,图3E~F),肿瘤多以窄基底与硬膜相连,这与肿瘤的生长速度密切相关,由于其生长较快,对硬膜刺激时间相对较短,表现出其偏恶性的一面。Ⅱ级的血管外皮细胞瘤可见“硬膜尾征”(图3F),是由于肿瘤对脑膜的慢性、长期刺激所引起,但无脑膜瘤常见,瘤周水肿较轻,肿瘤在DWI信号相对均匀。 图2血管外皮细胞瘤 图3血管外皮细胞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因来源于脑膜间质,其影像表现和脑膜瘤有一定重叠,但密度或信号混杂、窄基底与硬膜相连、血供丰富、血管流空现象及强化明显为其主要特点。 【鉴别诊断】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应与血管瘤型脑膜瘤、间变型血管周细胞瘤等鉴别。 1. 血管瘤型脑膜瘤 血管瘤型脑膜瘤为WHO Ⅰ级肿瘤,形态较为规则,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起源于蛛网帽状细胞,与硬脑膜关系密切,呈宽基底相连,多见硬膜尾征,而血管外皮细胞瘤多窄基底相连,硬膜尾征少见。 2. 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 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为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一个病理亚型,属于WHO Ⅲ级肿瘤,恶性度高,易复发和转移,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征,形态多为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边界不清,肿瘤内出血、坏死、囊变较多见,增强后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瘤周水肿明显,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Ki-67阳性细胞数大于15%,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