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0年,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为何要将六十万遗产转交朱德?

 铁血老枪 2021-09-18

1950年4月28日,在伦敦的一家医院里,一个年仅50多岁的女人躺在病床上,写下了自己的遗嘱,她在遗嘱中专门交代,要把自己写作所得的所有稿费都交给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军官。

这个军官就是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而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外国女人,名叫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为何她要将这些巨额遗产转交给朱德呢?她和朱德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和关系,朱德又是如何处理这些遗产呢?

文章图片1

史沫特莱和中国的渊源

史沫特莱原本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矿区家庭当中,家境十分贫寒,所以史沫特莱很小的时候,就过着与同龄儿童截然不同的生活,那些富裕家庭出生的孩子,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可以到处玩耍嬉戏,而史沫特莱却只能早早地接受生活洗礼,当过侍女、烟厂工人以及推销员等,只为了多挣一些钱补贴家用。

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年少时期的这些经历,让史沫特莱更加明白了一些道理,更加对资本主义国家那种贫富差距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后来她长大一些,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之后,史沫特莱就对穷苦百姓十分关注。

1927年,当听说远在千里之外的东方,有一个历史悠久但是正饱经战争摧残的大国,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于是史沫特莱当即下定决心前往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家,为穷苦人民去发声。

1928年,史沫特莱穿越苏联边境进入到中国境内,原本就身为《法兰克福》以及《印度报刊》等多家知名报社的特约记者,史沫特莱在新闻界还是有一定名气和地位的,她想要靠着自己的身份,深入中国内部,通过自己实事求是地观察之后,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当时最真实的面貌。

她不断接触广大人民群众,逐渐了解和熟悉中国的古老历史、风土人情以及当时民众的真实生活,了解熟悉之后,她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传递着中国正在经历的事情,作为一个历史见证人,她更加明白当时中国百姓的生活环境多么艰苦。

文章图片2

不知不觉,史沫特莱就在中国工作了八年,对中国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是在这些熟悉了解的过程中,史沫特莱难免会对中国的政治产生一定兴趣,当时正处于国共两党之间关系比较紧张的重要历史阶段,史沫特莱亲自见证了那个历史阶段发生的很多重大事件。

1936年,当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联合共产党一起抗日之际,史沫特莱对这件事情十分关注,对张学良和杨虎城敢于在这种关键时刻舍身取义的勇敢颇为震惊,整个西安事变过程中,史沫特莱都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向全世界介绍和讲述着西安事变的进程、发展以及真相。

由于西安事变的报道,史沫特莱在美国名声大噪,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当然了,这一切都和史沫特莱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有着直接关系,身为一个记者,要是刻意隐瞒事情真相,也就失去了一个记者的信仰。

越是实事求是的人,就越容易在一些事件中看清很多本质,史沫特莱就是在平时的工作以及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中,对共产党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她十分好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能够在自身都处于危险境地之际,依旧极力劝诫张学良和杨虎城和平解决蒋介石问题,只要他答应联合抗日,就可以放他一马。

史沫特莱对共产党的这种气魄和格局十分好奇,对他们这种以大局为重的精神颇为震惊,于是史沫特莱逐渐想要去深入了解一番共产党,1937年1月,史沫特莱在丁玲的陪同下,去到延安朱德司令部,见到了朱德。

文章图片3

史沫特莱为朱德写传记

在没有见到朱德之前,史沫特莱一直以为朱德应该和国民党军队中的那些军官差不多,穿着光鲜亮丽,外表高大威武、脾气暴烈,只有这样,才能让其余人为之倾倒并且听从朱德的指挥,可是当史沫特莱见到朱德之后,瞬间就被惊呆了,她说要不是有人陪同自己,并且跟自己介绍看到的人就是朱德的话,估计她根本就不会相信眼前这个穿着恰似农民的其貌不扬之人,就是朱德总司令。

除了外表之外,史沫特莱更加惊奇的是,这个看起来恰似农民模样的总司令,居然还是一个高材生,曾经去德国留过学,并且会说德语。史沫特莱也会说一些德语,所以两人就用德语、英语以及她刚学会的少部分中文进行交流,在接触了朱德之后,史沫特莱立刻就被眼前这个普通的总司令圈粉了,她决定要为朱德写一个传记。

史沫特莱的想法最终得到了朱德的认可,从此以后,史沫特莱就经常跟随朱德进行采访,在朱德奔赴前线作战的时候,史沫特莱也一同跟随他前往前线,不仅采访朱德,还对前线的战况进行报道。

在那段时间里,史沫特莱基本上就是白天采访,晚上打字整理,有时候也会偶尔和朱德进行闲聊,当朱德聊到自己的母亲以及童年时期的贫困生活时,史沫特莱感同身受,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下笔,她告诉朱德:“我感觉你似乎讲的就是我的母亲”,朱德告诉史沫特莱:“世界上的穷人都是一家人”。

文章图片4

接触朱德越多,史沫特莱就越是崇敬这个英雄,尤其听了朱德以及共产党为了实现大家的共同富裕之理想而奋斗的时候,史沫特莱更是感动至极,她不敢想象,一个连自身温饱都暂时难以解决的党政,居然有着如此崇高的理想,并且始终坚持为之努力。

越是熟悉朱德、越是熟悉共产党、熟悉中国之后,史沫特莱就对朱德、共产党以及中国产生更深的感触,她从未见到过这样一个党政和国家,也从未想过在世界的东方,有着这样一个国家。

史沫特莱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她的笔下,记录的是一个最为真实的朱德,他看似一个普通人,却有着自己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他虽然和和蔼可亲,但是却是一个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并且始终矗立在狼烟中的钢铁将军。


史沫特莱留下巨额遗产

二战结束之后,史沫特莱就回到了美国,继续整理对朱德的那些记载,打算整理修改之后将朱德的传奇人生故事进行出版,让全世界都看到这样一个钢铁将军,可惜就在自己整理修改得差不多之际,美国内部掀起了反共狂潮,使得原本就“沾满红色印记”的女作家史沫特莱深受波及。

没有办法,史沫特莱最终只能辗转多地去到欧洲居住,这样一来才算是告别了美国的政治,可以静下心来好好修改整理朱德传记了,可惜就在此时,史沫特莱得了绝症,难以进行医治,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中,她始终想要回到中国,她认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她的心再也找不到安宁了。

文章图片5

1950年4月28日,躺在病床上的史沫特莱,正在接受医生的术前叮嘱,医生告诉她要为她进行胃部切除手术,这个手术风险很大,叫她做好一切心理准备,史沫特莱深知这次手术意味着什么,所以在关键时刻,她打算写好遗嘱交代一番自己的后事。

她在遗嘱中明确表示:“一切我写作所得的款项,均请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将军”,此外,她还说自己死后,要将骨灰交给朱德将军,把她埋在中国,要是在埋葬的时候能够为她唱一首中国的国歌,她将不胜感激。

1950年5月6日,史沫特莱在做完手术的第二天,就不幸去世了,在她去世后,德国底兹出版社按照她的遗嘱,联系到中国驻德国使团,告知使团将史沫特莱现有的六十多万德国马克的版费,以及未来每年依旧还会有的十万多版费一并转交给朱德。

使团很快就把这件事情告诉外交部和朱德,朱德经过慎重思考之后,决定把这些钱用于中德友好活动,版权则交给朱德新华分社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至于史沫特莱的骨灰,最终按照她的遗愿,被朱德安葬在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就连其墓碑上的字,也是朱德亲笔题写的“史沫特莱女士之墓”八个大字。

文章图片6

结语

一个外国女作家,能够在战乱中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为中国发声,这就是伟大的国际无产阶级情怀,她的故事和精神,必将永远被中国人铭记,也将感染更多和她有同样情怀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