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之声:质量认证促进国际贸易论坛——专题研讨之合格评定服务企业走出去

 游刃有于 2021-09-18

图片

9月6日,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质量认证促进国际贸易论坛在京召开。论坛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围绕服务合格评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措施、合格评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本期内容旨在对专题研讨一合格评定服务企业走出去”专家观点进行总结并分享。

图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峰

主持人

合格评定是WTO规则允许、各国普遍采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全球现在有80%的贸易投资受到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我国出口企业每年直接损失近千亿元。合格评定服务企业走出去对于促进我国外贸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当前在我国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合格评定助力国内广大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认证司国际处处长

郝欣

一、我国质量认证服务国际贸易便利化积累了充分的优良实践,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如何推动技术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建立起更为高效、便捷的合格评定服务“内循环”机制,也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合格评定体系“外循环”的重要基础。这个“内循环”包括了信息、资源,以及互利互信在内的“循环”机制。

二、合格评定服务企业“走出去”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完善,其初心也就是要为企业、产品提供参与国际竞争的合格评定“一站式”服务。未来,这个平台还将提供更加多元的信息板块和服务功能,通过更加丰富的形式为合格评定服务我国进出口贸易提供技术支持。

三、真正的合格评定国际化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际化。合格评定服务企业的市场植根于制造业发展,要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合格评定服务的“本地化”实施,帮助企业、产品突破文化、技术差异,都可以大胆的去尝试和创新。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更多的合格评定机构能够参与国际合作,与制造业携手走向国际市场。

图片

威凯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董事长

谢浩江

CVC威凯董事长谢浩江表示,在服务企业走出去CVC威凯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能力建设。2014年CVC威凯获批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认证机构,之后获得了IECEE CB体系NCB、沙特SASO符合性认证、海湾七国GC认证等多个权威资质,不断完善认证检测一体化服务能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的本地化服务。

二是积极参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合格评定服务企业走出去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及时向平台输出全球法规、标准等市场准入变动信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三是整合研究成果,联合行业头部企业编制了《世界认证地图》系列丛书及互联网产品,收录了近180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要求、实施标准及标准差异等内容,为制造企业、贸易商带来极大便利。

四是积极利用检测认证一体化服务能力,基于客户需求,为众多客户制定综合认证方案,为客户获取多国认证缩短获证时间,加快产品出口,实现降本增效贡献力量。

未来,CVC威凯将坚持“技术引领、服务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持续完善资质和能力,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积极为企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图片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副院长

曲宗峰

第一个问题:介绍在服务企业走出去方面的工作

家电院在服务企业走出去方面,重点着眼全球消费发展趋势的新特点和消费结构升级,结合家电产业特点,聚焦“健康、绿色、安全、智能”等4大关键方向,通过与国际机构合作,开发获得国际认可的标准、合格评定服务等方式持续推动合格评定转型发展,服务企业开发国际市场需求。

第二个问题:未来计划和政策需求

1.深度参与合格评定服务企业走出去信息平台建设;扩大信息搜集的角度和维度,除了关心政策法规,也关心消费者痛点、需求点,前瞻性搜集发布国际规则的变化。

2.积极开展国际技术比对等活动,让技术能力互信走出去。

3.问需于企业,在产品走出去的基础上,开展特色的合格评定,特色认证服务,增加认证供给,让中国产品走进国外的用户家里去。

4.顺应技术发展,积极开拓探索远程测试技术,用物联网、区块链新技术推动合格评定的互认模式创新,这需要国家、国际政策、技术法规进一步完善,为技术发展提供保障和监督。

图片

苏州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

总经理

施峻

施峻总经理表示,进入中国四十年来,UL深耕中国企业的实际需求,已成功助力2万多家中国企业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优秀代表。

1.标准制定与国际规则的落地

截止目前,UL已诚邀152位中国专家直接参与UL标准的开发过程。同时,UL 在中国授权的65家IECEE CB体系的客户测试实验室(CTF),可直接完成CB测试,从而大大缩短了中国企业获得认证的时间成本。

2.危机应对

去年,UL推出了“个人防护产品出口美国全流程质量管控服务”,在国内疫情相对平缓的情况下助力更多国内企业走进国际市场,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全球声誉。

3.数字化变革

国内一家初创企业在UL的帮助下获得了全球第一张基于UL2849标准的共享电动自行车认证证书,为其在共享经济领域进军北美乃至全球市场增加一张新的通行证。

4.可持续发展

以海洋塑料这一全球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为例, UL 2809再生料含量验证(ECVP)可以助力展示企业可持续发展主张,同时也帮助消费者选择甄别再生料制品。

此外,施峻还建议质量认证机构应该更加持续不断地加强对本地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投入;

ž   更加贴近客户,深入了解行业和客户的痛点和需求;更加深度地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及其他利益共同体合作,助力中国新兴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片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中心主任

肖彪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主任,空调设备及系统运行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肖彪,代表企业分享了走出去的宝贵经验和对合格评定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希望。

他表示格力电器走出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依赖于机构等外部认证资源,认证质量及市场准入的合规性主要依赖于机构;第二阶段,组建标准法规研究团队,及时参与全球标准法规制修订,共参与标准制修定300余项;第三阶段,在国际认证标准中积极引领突破,格力牵头2项IEC光伏标准立项,1项ISO压缩机国际标准,1份CSA超低温性能评价标准。在服务行业走出去方面,2017年8月联合威凯出版了《世界认证地图》,2017年10月授牌成立“制冷设备研究评议基地”。2021年4月国家认监委携手格力开通合格评定服务企业“走出去”专栏。

最后,肖主任针对企业走出去遇到的问题,对政府及行业机构提出三个希望:希望认监委继续推进“合格评定服务企业走出去平台”的建设,将其打造成为行业内的权威;希望国内认证机构加速国际市场的布局,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服务;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贸易壁垒问题,为企业扫清障碍,切实维护企业利益。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