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年轻,忙着工作忙着创业,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更别说去照顾一个小婴儿了。很多年轻夫妇生了孩子,却没有工夫精力去带,只能把孩子扔给老人,给姥姥还是奶奶,又成了一个问题。很多人认为无所谓:奶奶和姥姥不都一样嘛,一个亲孙子一个亲外甥,有什么区别,都是自己家的孩子。 可这是现在的想法,要放在以前,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给女儿带孩子就是给别人白干活。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延续,总让人觉得奶奶和孩子更亲近一点。大人这么想也就算了,但孩子什么都不懂,有时候无心一说,就会被孩子听进去,到头来和姥姥越来越疏远,可谓是伤透了姥姥的心。一方面,是姥姥心疼自己的女儿,不想让她刚生完孩子出月子,没好好休息就要去工作,回来还要继续照顾孩子。另一方面,孩子太小,有些奶奶宁可请护工月嫂,也不愿意去看孩子,觉得太累太麻烦。好不容易从媳妇熬成了婆婆,不愿意再去管这些家务琐事,也有可能是自己还有工作,不愿意辞职,还想再多赚点养老钱。种种原因都表明,如果孩子从小就是姥姥带的话,那肯定是更亲近姥姥,又怎么会和奶奶更亲呢?但事实往往与想象的不一样,姥姥带大的孩子大多数反而会和奶奶更亲近。这让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婆媳关系不好,奶奶在孩子面前说了什么坏话。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孩子小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只觉得谁对他好,他就和谁比较亲近,谁愿意惯着他,他就喜欢谁。说到底,还是因为姥姥和奶奶带娃方式的不同,让孩子有了这个“错误判断”。作为姥姥,肯定是更偏向于自己的女儿,很少会和女儿的教育方式出现分歧。一般来说,作为父母并不希望老人带娃的时候,过度溺爱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和老人出现矛盾的原因也就是这个。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也会觉得姥姥管得自己很严,不能吃太多的糖或者垃圾食品,不能看太多电视,该睡觉就睡觉,很少会宠着自己。当然,也有一部分姥姥除外,会处处答应孩子的要求,但相比于奶奶的宠溺,姥姥对于孩子还是一个严格的存在,可以说,姥姥是妈妈的缩影。奶奶愿意帮着带娃,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妈妈应该对自己的婆婆更加感激。就算是有一些分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很少会因为一点点小矛盾就拿到明面上说。就算实在不合适,也会麻烦丈夫和婆婆讲,或者客气劝导就完事了。虽然有些奶奶会听取意见,做出改变,不再对孩子言出必从。但大部分奶奶还是我行我素,觉得就一个孩子肯定要捧在心尖尖上,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给孙子孙女。要是碰到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那奶奶的宠溺更是导致孙子简直会更无法无天。孩子的认知能力是不完善的,尽管姥姥和奶奶带娃的方式都是为了孩子好,一个想要孩子有礼貌有教养,一个希望孩子无忧无虑快乐成长。可在孩子眼里,对自己好就等于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所以,就算出发点相同,他们也会认为奶奶对自己更好,也因此就和奶奶更加亲近。其实在很多家庭里,姥姥一般不会伴随孩子成长,基本到孩子上幼儿园就回去了,孩子以后的接送大多数由爷爷奶奶来负责。有可能是姥姥出来这么久,家里一直没人也不行,也有可能是姥姥家还有其它弟弟妹妹要去照顾,就只能把较大的这个给爸妈自己带,姥姥的帮助已经够多了。孩子在三四岁之前的记忆很浅薄,除非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不然,孩子对于小时候的记忆很少,基本上记不起来到底是谁照顾自己,自己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然而到了幼儿园阶段,有了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孩子的认知能力会有很明显的提升。这时候换成是奶奶来日复一日地照顾接送,每天放学回家路上都有好吃的小点心,会有奶奶带去小公园等等。久而久之,不能说孩子把姥姥的付出全部忘掉,但也会自主地认为奶奶每天这样更辛苦,本能地想要和奶奶更加亲近,甚至如果爸妈和奶奶出现分歧,孩子也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奶奶一边。再加上由于学业不断加深,孩子回姥姥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住得近也就算了,可能周末或者节假日还能回家看看,若是离得远,就算是寒暑假也不一定回得去。假如姥姥家还有其他小孩,不可避免小孩子之间都会有点争抢,还不如在奶奶家独宠来得舒服呢,肯定和奶奶亲比较好。不过说到底,手心手背都是肉,也没有特定之分,外孙就不如孙子亲,姥姥和奶奶都是爱孩子的。作为大人,不应该教导孩子有亲疏分别,应该告诉他们,姥姥和奶奶在他们小时候都是一样疼爱的,长大以后都要好好孝敬他们。老人不是一定要子女多有前途,他们只是简单地希望儿孙满堂,能够时常承欢膝下,就已经足够了。孩子要靠父母教育,大人也要以身作则,就不会存在与奶奶姥姥亲疏不同的情况了。不管是谁,被“疏远”的一边都会很心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