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太神奇了!竟然网络上翻到一篇1998年的文章。IBM顾问给华为公司提供咨询服务之初的报告讲话,介绍IBM变革的历程和经验。 20多年之后,华为开始跟国内企业讲述华为的变革历史,竟有历史轮回的错觉。时过境迁,如今已经从信息化时代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诸多内容已经不适用了,但基本理念或许依然值得深思与借鉴。 一句话:相信相信的力量! 附(原文来网络,如有侵权,通知版主删除): IBM 的变 革——IBM公司市场部副总裁兼BIE Gerhard先生在华为的报告 我是两年前到IBM的,和陈青茹相比,我到IBM的时间比较短。我到IBM提供顾问服务,就像陈青茹到你们公司一样,IBM希望我能帮助他们重构信息系统。我的背景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业务变革,我曾经给HP、APPLE、CISCO以及一些互联网公司作过顾问。今天,我来到这里,向你们介绍IBM为什么、怎么样进行信息技术的管理变革。 我先简单讲述一下IBM的过去,然后详细介绍我们现在所做的,最后讲一下将来的发展方向。 我到IBM之前,他们已经进行了四、五年的业务变革。IBM最先进行的是财务和人力资源的业务变革(陈青茹:这个是第一阶段)。他们的目标是在全球IBM组织建立起统一的财务和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我到IBM的时候,IBM正在进行订单履行(fulfillment),集成供应链(ISC)、客户关系管理(CRM)、集成供应链(ISC)、客户关系管理(CRM)、集成产品开发(IPD)的业务变革。主要的问题是,IBM没有统一的信息系统,不同部门、国家、地区的组织所用的系统的架构、标准甚至运作模式都不一样。例如,IBM有大约160多个CIO,第一个CIO都有一套自己的项目、标准、运作模式,而且他们很少能交流。因为国家、地区不一样,你不能比较哪一套是更好的。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业务流程重整很难进行。我们已在系统上花了很多钱,在内部信息技术上花了60亿美元。这就是他们希望我进来,帮助他们建立统一的信息策略、重构信息系统的原因。那时IBM已经有了BPE(Business Process Executive,业务流程主管)的角色,但是他们并不能很好协作,每个BPE对他或她自己职责都有不同的定义。所以160多个CIO并不能很好履行实施系统的职责,原因在于不同的架构,标准和运作模式。 这就是我们进行业务变革的背景,成本高、顾客满意度低、运作周期长、和IBM做生意比较难。我们要统一流程,以减少成本,缩短运作周期,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数据和资源。我们设定了六个改进点,按重要性和实施的顺序排列如下: 1. 我们首先要构建全球统一的IT基础结构。这正如你们要登上月球就得有一个好平台。 2. 是要求人们而不是建议人们,都要在统一的IT标准、架构上运作。 如果没有以上这两点,就不要进行流程重组。我们需要公共、一致的平台。 3. CIO就是信息主管(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但是他们现在只是技术主管,他们忙于技术的工作,而很少关心信息。因此第三点就是将CIO从技术中解放出来,产生了BIE(Business Information Executive,业务信息主管)的角色。 4. 我们要尽量利用外协的力量,只要涉及怎样做、怎样构造的项目,我们都尽可能外包,目的是使人们从技术中解放出来,关注于信息规划和重要的增值业务。 5. BIE的主要职责是管理他们所在部门的变革。 6. 将那些因市场不同而产生差异的业务流程全部转变为端到端的流程。 这六个改革点的目的在于构建统一的IT平台,强制实行IT标准化,将CIO从技术中解放出来,利用外协,确实定BIE的职责,将几个核心流程转变为统一的端到端流程。这也是IBM向电子商务转换的基础。请记住,他们是按照实施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如果不能实现前面的,后面的就不能进行。 现在我讲一下IBM是如何进行流程重整的。我主要讲一下信息技术的角色变换。如果要整合信息和业务,就要整合战略。战略整合包含两个维度:战略性一致和功能性整合。 战略性一致又分两个维度:内部一致和外部一致。内部一致就是我们的IT架构、IT流程、IT技能要和我们的业务相一致;但是一些先进的公司已将IT的功能从企业的后部移到企业的前部,IT已经变成了业务变革的驱动器。一些传统的公司主要关注内部一致,而一些先进的公司比如硅谷的公司,已开始关注外部致,甚至有一些公司将上面这些工作外包。 功能性整合是指我们将业务和IT策略、IT技能进行整合。这是一个2X2的矩阵模型,纵向是外部和内部,横向是业务关注点和IT关注点,形成了四个因素。分为以下四种模型: 第一种模型:业务是驱动者,以业务为领导者而以IT为跟随。这种模型只评价IT的成本和服务,而不关注它的战略性。 传统的企业采用第一种模型,IT在业务的背后,业务的策略决定了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又决定了IT的架构,IT是业务的支持者。这种模式常见于制造企业、零售企业、但它们也在发生变化。 第二种模型:IT是驱动者,以IT为领导者而以业务为跟随。 IT的角色是领导者,建立一个架构使愿景能够实现,绩效评价的标准是IT的先进性。美国有许多公司成功采用了这种变革模式。例如USAA,它是一家比较大的保险公司,他们为军队的退役军人提供保险,以前采用卫星式的运作方式,后来他们希望和顾客形成直接的业务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问题是他们每周要收到40万封信,而军队的人要求是比较高的,他们希望立刻答复,而USAA很难从这一大堆信中找出他们需要的那一封。因此在80年代初期,USAA和IBM合作,共同开发了一个系统,USAA收到每一封的信件都被扫描,存进数据库,如果我打电话过去,USAA雇员就可以快速从数据库中调出过去六个月和我业务往来的资料。USAA需要IBM的先进的技术,而我们的技术使它的业务发生巨大的变化。USAA的客户满意度因此上升了2%,而在保险业,一个很糟的企业和一个很好的企业之间只相差5%。通过技术引导的业务变革,USAA加快了对客户的响应,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公司。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IT作为变革驱动器的巨大效果。 第三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不同,在USAA我们利用技术来改变已有的业务,而第三种模式是开发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来变革业务。驱动者不是业务而是IT,这就是现在在Internet上发生的事情。驱动器是Internet 技术,它完全改变了业务。业务顶层的角色变成业务的愿景,我们想像IT技术能够怎样改变我们的业务,绩效评价标准是IT的先进性。这完全不同于传统企业将IT作为企业业务支持,只评价IT的成本和服务。早在80年代,休斯公司(大型卫星项目的承包商)就预见到5年之后,技术进步和芯片成本降低会使普通家庭也能够使用电视卫星接收器,这就是“直接接收电视”(Direct TV)。在80年代初,Direct TV是全新的技术和全新的业务愿景,他们认识到他们没有能力独自开发和经营,他们先规划出自已擅长的方面和不擅长的领域,例如市场规划、网络集成、最终客户服务等,在不擅长的领域他们和其他企业组成合作伙伴,形成在端到端的流程的合作联盟。这是个非常好的例子,企业知道他们能够怎样发展,同时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他们不耗费长时间在内部克服弱项,而是到外面去找最好的伙伴,跟他们合作。现在Direct TV这个产品已经出来了,到处都有卖。这是一个很好的IT策略实施的例子。 第四种模型是在IT服务业,IT策略驱动IT架构和流程的改变,然后IT架构和流程驱动组织基础结构的变革。 这就是IT角色的四种模型。我们要注意的是: 1. 不能把IT当成企业的支持性功能。把IT当成企业的支持性功能是IT的传统角色,IT的这个功能主要是技术实施的工作,我们应交给基础设施管理者。我们要将信息I和技术T分开,分别是业务部分与技术部分,两者中间就是变革办公室,变革办公室是变速箱,他们负责管理标准、流程和架构,同时负责整体的IT投资。 2. 他们能够外包的就要尽量外包,所以我们把IBM内部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都外包给IT服务商。IT管理组织有两个:一个是IT架构的管理组织,另一个IT外包商的管理组织。一部分是业务,一部分是信息,一部分是技术。第一个业务单元都有业务策略,这是BA的职责,而对于整个流程来说,由BPE来管理。 BM进行流程重整时我们有160个CIO,现在只需20个就可以了。每一个职能竖条里都有一个BIE,他们以前叫GIE,我就是负责销售和分销组织的BIE,在每一个组织里我们有相同的人做相同的事。 两年前,我们对四个流程进行变革,即客户关系管理(CRM)、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和订单履行(Fulfillment)。现在我们对6、7个流程进行变革,但是它们都是在统一的基础架构上进行的。 我们以前需要160个来管理IT,现在只需要20个人,他们可以在一间房子里办公。我们以前没有人对老系统负责,现在我们要同时对老系统和新系统负责(陈青茹:有15000个不同的应用软件和流程,这些就是160个CIO创造出来的东西。)因为IBM在每个国家有自己的财务系统,每家工厂有自己的订单履行系统和薪酬系统,我们要从中挑出最好的,然后推广,但是要清除很多旧系统。在我们刚开始进行业务流程变革时,他们只对新事物负责,并不负责旧系统,我们要使他们同时负责新系统和老系统,要应用新系统的话必须管理旧系统(陈青茹:要将旧系统去掉才有钱投资到新系统上面。)现在我们使5000个旧系统退休了,IBM在一千个系统上就可以运作了。 以前每个地区、每个组织规定自己的信息平台,现在在全球范围进行IT的决策,目标不是采用最新的技术,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IT的决策,目标不是采用最新的技术,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运用统一的技术。如果我们想在不同地方进行通信和交流,我们必须使用一样的工具。同样,如果要比较不同的组织,我们也要统一的衡量,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统一的标准。 以前应用系统的开发者遍布于全球各地,每年要1万人,花10亿美金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上,我们并不能对他们的技能进行优化。现在我们只有一个这项业务服务提供者——开发中心。 以前我们对BPE的角色也没有一个一致的定义,他们有些人只对流程的一部分负责,他们之间产生了职责空白区,现在流程完全端到端的,而整个业务变革,是持续进行的。IBM以前定义了四条流程,通过持续我们现在有了6、7条流程。流程具有灵活性,它有开端就有结束,而组织都有业务的策略,它们相对来说更稳定些。 以前因为有不同的桌面系统,我要花很多时间在不同的桌面系统中处理文件和信件,甚至我和我的秘书的系统都不一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有多个CIO和决策分散的后果。你们可以想像要支持60多种桌面系统的话要花多少钱,现在只有3个半的桌面系统了,WIN95/WIN98、WIN NT/UINX。同样,我们要统一标准和它的语言描述,以前我们用“建议”,现在我们用“要求”。 我们以前做的很多工作都是为向电子商务的转换打下基础,转换到电子商务是我们的愿景。这份愿景文件是相当重要的,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写出来。我在两年前加入IBM,对整个组织架构进行重整,但我们很少和别人交流我们的愿景,人们都做自己的事,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将人召集在一起,开了三天的会,目的是获得统一的共同的愿景,每当我们有不同意见时,我们可以回到这个愿景,当我们陷于琐碎的事物时我们也要看着这个愿景,这个愿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避免陷于琐碎的事物,这种会议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互相理解并对发展方向达成共识,如果不知道去哪里,就不会知道怎么去,我们花了三天时间来讨论,以后发生分歧时就可以回到这个愿景。 IBM的业务可以简单地分为四种,即提供解决方案、提供服务、提供产品与技术以及提供OEM。四个业务用全球范围统一的流程、应用系统和管理系统整合起来。而管理系统基本上是用IPD的系统。这些流程主要建立从供应商到顾客的联系,现在如果要设计的话会考虑到Internet的应用。对你们来说,建立从供应商到顾客的价值链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增强我们的竞争地位,同样,要和我们的策略统一起来,我们要知道要去哪里,我们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这些因素在流程设计中都要考虑。 IBM定义了CRM、IPD、ISC、采购、生产和Fulfillment流程,一共有5个端到端流程(陈青茹:生产不是端到端的流程。) BPE和BIE的区别是BPE管理跨越整个企业的流程,包括不同的部门(生产是一个部门里的流程,BIE就可以管理这个流程,它不需要BPE)。(陈青茹:BPE是负责整个流程的,贯通整个业务,从流程开始到结尾。)BPE重点看的是流程而不是它用的工具,他关注流程的设计和组织架构的变革,激励员工对流程负责。他也要关注IT系统的使用,对支持该流程所有新系统和旧系统都要负责,旧系统和新流程不符时就要将旧系统退休。在理想状态下,IT系统能够改变人们的行为,驱动人们在新流程中工作。BPE负责全球范围这个流程中系统的采用、安装、运行的预算和费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他就不能管理每个地区的CIO,就不能在全球范围推行统一的流程,这是他最重要的目标。这也是我刚到IBM时看到的严重问题,那时每个地区的CIO有权决定系统的采用,导致一些很好的流程和系统没办法推行。当然我们不能对每个IT系统都集中决策,我们只关注那些核心的、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流程。我们只关注最关键的部分。最后一点是,BPE要对整个流程的收益负责,这是很重要的。流程的收益是指人们对流程达成一致的共识后,整个流程的输出成果,它必须是可以衡量的,而且要求业务负责人和BPE一起协作,共同负责,他们的薪水和他们的流程收益有很大的关系,这种经济杠杆促进团队精神。每个流程的成绩要向总裁汇报。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流程涉及不同的业务部门,要求业务部门按照流程的要求来运作。在业务流程变革的初期,所有的事实都要列出来讨论,对于要衡量的收益指标、要达到的里程碑,大家要达成共识,而且都要知道达不到目标的后果是什么,形成非常有型、清楚的要求。但是最终还是一个BPE负责整个流程的重整和实施(陈青茹:注意是一个人,这是很难的事情。) BIE只负责他的业务组织,而不是流程;只负责信息,而不是技术,因为技术是普遍的东西,不是业务组织的东西,不会因不同的业务而改。BIE负责的是一个业务组织上的所有信息。BIE要分析该业务组织的信息需求,考虑用什么系统将信息收集、处理和输出,负责系统在业务的实施。他要和BPE沟通,告诉BPE这个业务的信息需求。他也是整个流程在该业务部门变革内容的代理人。例如,我是销售和分销业务的BIE,我就要负责销售和分销业务向电子商务的转换,更多的是策略性职能而不是技术职能,和以前的CIO一样,我也要对整个业务组织的IT的预算负责,我还要对这个业务组织的IT客户满意度负责。可以认为BIE是纵向的负责人(业务),而BPE是横向的负责人(流程)。但是都不关注技术,不负责网络性能、可靠性、系统相应速度,因为人们不会来找我要新的机器,所以我可以把时间花在对信息的管理上。我的上司——IBM对销售和分销负责的人,给我20亿美元不是用来买不同的系统和机器,而是用来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人,正确地提供需要的信息。 |
|
来自: 孙昶ousv8099rc > 《变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