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云 来源丨云说职场 你好,我是小云。 上周,有位读者在我的文章底下留言,“道理都懂,为啥自己还是个螺丝钉。”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就好像说,“道理我都懂,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要说的是,这句话是个伪命题。 首先,你真的懂,还是似懂非懂,不懂装懂? 其次,你懂得了,是不是知行合一了? 再次,你做了,是不是坚持了,而不是一蹴而就? 最后,你坚持了,是不是在正确的道路上? 如果你做到了前三个,最后发现,不对要换一条道路,也了无遗憾。 但你如果只是纸上谈兵,那就会陷入问题的沼泽,被裹挟着沉入生活的泥潭。 1你以为的不行只是差了行动 2013年的一天,我周边很多成熟的项目经理都纷纷离职了。 于是,我就成为了项目经理候选人。 公司合伙人找我聊天,希望我可以负责某个省属公司的项目。 恰好此时,公司薪酬结构改革,基本薪资比例下浮20%左右,项目奖金上浮10%左右。 对此,我很不认可。 在我所在的咨询公司,项目奖金一直是延期支付。 往往,在做完一个项目,3-6个月之后,才能拿到项目奖金。 我们合作的客户,大部分是国企,资金支付流程较慢,往往项目已经交付了,还要等上好几个月才能够拿到尾款。尾款进账,我们才能够拿到项目奖金。 于是,我很坚定的认为,基本薪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给我安全感的一部分。 我要求公司薪资结构调回之前的结构,但被人资否决了。 我又找了公司领导,甚至说了气话,如果不能调整回原有的薪资结构,我宁愿不上升一个level,这样虽然我的整体薪酬偏低,但固定工资较高。 调整之后的薪酬结构,级别越高,奖金比例越大,基本薪资越低。 领导没有同意。 又赌气说狠话,如果不能调整回原有的结构,我宁愿不做项目经理。 我至今印象深刻,领导给我发了很长的短讯,他说如果我放弃掉这个机会,等将来有一天回想起来,一定会后悔的。 他说的没错,我现在就已经后悔了。 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当时放弃那个机会,其实并不是100%因为薪资的关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觉得自己很难胜任项目经理这个角色,恰好有这样一个借口找上门来,让我可以继续停留在舒适区里。 可当时,根本无法很快找到合适的项目经理,只好我暂时替上。 我还记得,前一天晚上朋友来西安,我们三个女孩子在酒店躺在一张床上,她们两个在聊着天,而我却翻来覆去没有心情。 好希望,地震了,地球毁灭了,自己生病了……这样我第二天就不用去独自面对客户。 直到第二天一大早,当我踏上去机场路,我仍然还是抱着这种叫侥幸心理。 可惜,现世安稳,什么都有发生,我如期到达了客户公司,再也无处可逃。 述标、与客户对接、面对他们的刁难、手头上大量工作…… 可以说是身心俱疲。 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甚至觉得豁然开朗。 我从不敢独自面对客户,到可以和客户自如交流,甚至可以在对方坚持己见的时候,说服对方采用我的思路和方案,我内心对自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认可。 原来,我可以。 2熟悉的边界是最大监狱 如果当初,项目经理很快就找到了,我可能在咨询公司,就以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顾问,告别那段职业生涯,我就不会知道,自己其实还有潜能没有开发。 也就是这件事情,后来在我换工作的时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当时,身边也有顾问开始找工作了,我们就在一起聊天,彼此对于未来工作的期许。 有些人觉得,只要能进甲方,做个科员也是好的。 但有了这次经验,有了对甲方公司人员工作状态、工作能力的了解,我不这么认为。 虽然,我只在咨询公司干了两年半,但我内心已经认定,我这两年半,会比甲方公司七八年工作经历的人,积累的东西都要多。 大型国有企业的上升通道虽然是敞开的,但是上升却没有那么容易,为了一个机会,人们甚至要等上很多年。 而我,接触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业务,不同的项目,我把自己成倍数的活了出来。 于是,在经过一番自我评估之后,我觉得自己要应聘的岗位,可以是甲方公司部门一把手、二把手。 我开始更新自己的简历,将做过的项目一个一个梳理出来。 然后,开始了海投。 我投递的公司,有国企、上市公司,职位基本锁定在部门副主任、主任这些层级上。 终于,我迎来了曙光,有部分企业的副职岗位开始向我发出了面试邀约。 尽管经过几轮面试下来,领导们觉得我资历尚浅,只愿意给到我高级主管的岗位,但我还是欣然接受了,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拿下那个副职岗位。 只是,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我就已经不期待那个岗位了,两年之后,我拿到了部门正职的岗位。 我们在一个舒适区待久了,就会对这个舒适区有所依赖,觉得自己只能在这个圆圈里活动。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那位刑满释放的老头儿。 当他得知自己要刑满释放时,居然想要制造一起命案,好让自己继续留在肖申克这座监狱里,过着自己熟悉的生活。 他最终没能得逞,他无法伤害一个无辜的人,他还是一个善良的老头儿。 当他出狱之后,已经是50年之后了。 50年,他已经从一个年轻小伙儿,成为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 50年,这个世界,也已经从一个黄包车遍地跑的城市,变成了一个汽车到处鸣笛的城市。 他踉踉跄跄的过马路,走进旅馆。 又踉踉跄跄的穿过马路,在一家商店工作。 可他腿脚不好,手也不好,还经常被歧视。 他在这个世界里,无法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他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 他甚至又想制造一点事故,好让自己回到曾经那个熟悉的地方,一座监狱。 至少在那里,他是图书管理员,他被人们所需要,他可以自得其乐。 遗憾的是,他还是没能成功。 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解脱之路,上吊自杀。 最熟悉的地方,也是禁锢我们最大的地方,尽管我们看上去拥有它,其实已经失去了更广阔的人生。 3自我设限也是最大的监狱 曾经我以为自己干不了那份工作,所以我选择了逃避。 就在前几天,我又差点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我以为我变了,变得更勇敢了,其实并没有。 那天,我接到新工作安排通知,我第一反应是忐忑。 当时,内心有一个念头,我要买一张机票,就是当下当刻,我要找领导说清楚,我哪儿也不去。 就在我犹豫不定,徘徊再三的时候,我又想到了几年前的自己。 那个时候,我担心自己不能胜任,选择了放弃。 现在,我又要贪图这里的安逸,而不做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选择吗? 我还想到了肖申克监狱里的那些人们,他们都在监狱里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瑞德,做起了小生意,甚至觉得自己出去后什么也干不了。 老头儿,做起了图书管理员,压根都不再想离开这回事。 监狱里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日复一日的过着生活。 只有一个人安迪,他要离开这里。 当他跟瑞德要买一把斧头的时候,瑞德嘲笑说,“如果用这把刀挖隧道离开的话,可能得需要一百六十年。” 事实上,安迪只用了十六年,就挖通了隧道,离开了监狱,来到了海岛。 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自己的一身本领,在人们认为无论如何都无法建立起一座图书馆的监狱,成功建立了图书馆。他还利用自己的金融知识,帮助自己在十几年期间,集聚了很多钱财,足够自己出狱之后的开销。 鲁迅曾经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 安迪,不给自己设限,所以他获得了自由。 我,曾经给自己设限,所以我失去了一些成长。 开篇的那位朋友给自己设限,所以他不会拿到高薪资。 如果还不等我们努力,就自己给自己加盖上了天花板,我们能看到的,永远就是这块板子,而板子之外的天空,似乎永远都距离我们很远。 甚至,我们都不知道有那片天空的存在,就这样茫然过完了一生。 而此刻,我们要做的,就是掀开这块板子,向上爬,爬出去,得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即便尝试过后,我们还是想要回到最初的选择,起码也不会留有遗憾。 4写在最后 人生就是这样,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不得。 舒适区里是很舒服,但如果自己不扩大这个舒适区,一旦从外部被强行破入,可能就会让自己失去平衡。 就像一个鸡蛋,从内打破是生长,从外打破是毁灭。 自我设限是人生最大监狱。 不给自己设限,付出行动,当你动起来,你才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 难的是,你给自己设定的盖子,而你需要的却是一把梯子。 最后,“懂得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知道是这么回事,还是拿不到高薪资”这样的伪命题,就不要多说了,脚踏实地,先从一点一点的小目标干起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