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像十五的月亮一样圆

 终身跨界 2021-09-21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675篇原创内容,2021年第72篇。

今天是中秋节,祝朋友们中秋快乐。一大早就出门来到工作室正常看书。每逢节日,一般都会更新,作为全年无休的一种纪念和证明吧。

中秋的月亮很圆,不止八月、每个月都会有一天的月亮很圆,甚至有两天,因为十六更圆。

中国传统的节日,十五这天都是吃圆圆的东西,正月的元宵、八月的月饼。

农业社会以土地为生,自然会诞生出固守一方的生活方式和依恋故土的文化。在这样的文化里,团圆成为了两千年来永恒的主题。因为没有远离故乡的理由。即便进士及第、位列三甲,也有告老还乡的一天。还不说中途一定需要丁忧。

人的团圆确实是最圆满的事情了。

但很多的事,很难让人觉得圆满,甚至从未让人觉得圆满过,更不要说每月一圆了。

所有朝思暮想却一直不能得到的,都不圆满。

我应该不下于三十次做梦梦到公众号阅读量上万。这应该是一种朝思暮想了吧。

自从短视频崛起之后,公众号的整体活跃度就下降了。不少人问我为什么不开视频号。答案显而易见,不是为了追求曝光度,而是与跨学科终身学习相伴的写作。文字和视频是两种东西。老老实实把文字写好。
前几天翻看过去所有内容的数据,有了一个发现。刚更新的内容,阅读量总是比较少的。而一段时间之后,大部分内容都会被更多朋友看到。例如2020年上半年已经基本上没有300以下阅读量的内容了。统计了一下,之前的674篇内容中,阅读量500以上的有251篇,占比三分之一。阅读量1000以上的内容有68篇,刚好10%。

不能说有多好,但是也不算很差。

写作的主题大部分时候并不赶热点,也就不太容易第一时间被更多人打开。也正因为如此,很久之前的内容,仍然还会有阅读的价值,并不会随时间而过期。

不止一个人告诉过我,就不能写点接地气的东西吗。很遗憾,所思所想就是这些。文字本身也有自己的风格。 

后台可以看到月度活跃读者,近一年这个数字始终在800左右。虽然不知道统计口径和标准是什么,但我猜大概会是月度之内打开过三次以上的人数。这又说明了一点,即便经常看的朋友,也不是每篇都看,而是会挑选感兴趣的标题打开。

公众号作为公开的平台,自然还是会想被更多人看到。不过从写作的初心来说,第一性原理的那个”一“是希望能够对看的朋友有所帮助,而不是被更多的人看到。有没有帮助与看到的人多少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不是所有的朋友看到的一篇不错的内容都会互动、转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

最害怕看到的,是有些朋友对公众号的失望。他们的说法差不多都是,写了这么久,怎么就还这样。从公众号开设以来,始终有人这么说。当然也有一些人再也没有出现过。

虽然曾经写过一篇:假如有一天,这个公众号不再更新,但从来没期待过那一天的到来。

不知道还能写多久,不知道还能写多少篇,还会记录些什么。也许永远没有上万的机会,但这并不代表失败。放弃才是失败,假如有一天再也不更新了才是失败。只要还在不断的更新,游戏都还在继续。

在今天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希望我们都能举起酒杯,忘掉那些不圆满和遗憾。一切都会有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