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里长江第一坝”,是谁?

 涛儿_dlwangtao 2021-09-22

葛洲坝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坝”
它发端于“高峡出平湖”的伟大构想
决策于“赞成兴建此坝”的批示
它奠基于20世纪70年代初
竣工于80年代末
是20世纪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1990年,在首都青年纪念
“五四”运动71周年报告会上
中央领导将葛洲坝工程同“两弹一星”
并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走进湖北宜昌

图片

图片
海报设计:阎泽群

红色地标解码


葛洲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离长江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公里,是我国在长江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迄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


葛洲坝水利枢纽葆有鲜明的红色基因。工程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兴建,周恩来总理亲自组织论证并起草报告。

图片
▲1970年12月,毛主席作出批示赞成兴建葛洲坝。
 

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工程开工,10万水电建设者汇聚长江西陵峡口,前方后方都是大会战的战场,建设者们肩挑背扛,豪情万丈。

图片
▲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水利枢纽开工。摄影:彭雄才

1980年11月24日,葛洲坝水利枢纽的管理单位——葛洲坝电厂正式成立。1981年7月30日,首台水轮发电机组并网发电。

图片
▲1981年大江船闸闸首第一方混凝土浇筑。摄影:李佐高

1988年12月,葛洲坝水利枢纽全部机组投产发电。从此,古老的母亲河终被唤醒,源源不竭的电能光耀神州大地。

 
图片
▲1988年12月10日,21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图为庆祝大会会场。
 

葛洲坝水利枢纽凝聚着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它是我国在长江干流上自主设计、施工、制造安装、运行管理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它攻克了长江上建坝,泥沙、航运、截流、大型机电设备制造、水电工程生态保护等20世纪70年代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上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极大推动了水电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和水电科技进步,开启了中国水电事业走向辉煌的大门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我国水电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录了国家水电事业的发展轨迹,见证了我国水电从弱到强、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2020年12月24日,葛洲坝水利枢纽入选工信部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感悟今昔巨变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水患,具有发电、改善峡江航道等功能,可发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它提高了我国水电建设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和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水电建设队伍,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截至 2020年12月31日,葛洲坝电站连续安全生产40年,累计发电超586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约1.8亿吨,减少二氧化碳4.9亿吨;大坝安全下泄长江干流45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超过60多次。40 余年来,葛洲坝水利枢纽运行良好,充分发挥了防洪、发电、航运、生态环保等巨大综合效益。

图片
▲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输出。摄影:鲍明亮

在宜昌城市变迁史上,葛洲坝工程带动了宜昌第一次振兴,使当初城市人口只有11.8 万人、市区面积仅34平方公里的峡江小城一跃成为中等城市。


图片

图片
▲葛洲坝镇镜山黄浦河片区旧貌新颜对比。肖佳法供图
 

葛洲坝和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是宜昌实现两次腾飞的直接引擎。三峡-葛洲坝交相辉映,有力促进了宜昌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宜昌市的重要产业;极大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葛洲坝船闸累计运行54万余闸次,通过客货船舶249余万艘次,安全过往旅客7690余万人次,大力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

图片

▲宜昌城市新貌

如今,宜昌常住人口413.79万、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是耀眼的“世界水电名城”。已实现“智能化”转身的葛洲坝,正大步走在创新发展的智慧之路上。这座引领中国水电潮流的老电厂,又将续写“智慧枢纽,美丽电厂”的辉煌。

图片

▲魅力葛洲坝 摄影:鲍明亮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