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羞羞答答”的系列邮票

 康泰wjr图书馆 2021-09-22

 中国邮政近些年来发行了一些邮票,如2009—20《唐诗三百首》、2012—23《宋词》、2014—29《元曲》、2018—24《诗经》,又如2014—20《长江》、2015—19《黄河》、2016—22《长城》、2017—3《千里江山图》等邮票,因为分别在题材、设计风格、版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系列性”,故有集邮者称其为系列邮票。但是,邮票发行部门却闭口不谈这类邮票是否是系列邮票。由于没有相关的“官方”信息,故集邮者对这类邮票的称谓各有不同,如2018年第37期《集邮报》刊出多篇评论《诗经》邮票的文章,孙重安《画里显诗意古中含典雅》一文称《诗经》邮票为“中国古代诗歌”系列;李士谦《延续系列风格彰显浓郁古韵》一文称:“从2009年开始,中国邮政断断续续发行了一个没有命名的'系列’,邮人称其为'古典诗词’系列,或'古文学体裁’系列,或'国学系列’等”;彭久孝《文图增光边饰添彩》一文在评论《诗经》邮票的边饰时称“系列化的设计手法”,而没有涉及系列名称。

图片

中国邮政于2011年发行2011—23《关公》特种邮票,全套2枚加1小型张,之后陆续发行此种类型的邮票,至2019年陆续发行发行了2014—18《诸葛亮》、2015—16《包公》、2016—24《玄裝》、2017—24《张骞》、2018—15《屈原》、2019—19《鲁班》7套。期间,《集邮博览》每年都刊出对年度发行邮票综述的长篇邮文,直至2017年版《中国集邮年刊》刊出《2016年邮票邮品解读》称:“《玄裝》邮票与已发行的《关公》《诸葛亮》《包公》等邮票同属古代著名历史人物系列,邮票发行枚数与设计规格也与其他同题材邮票保持一致。”此外还见集邮界称其为“中国历史文化先贤系列”“中国古代人物系列”“中国古代名人系列”“历史人物系列”等。

图片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中国集邮总公司2019年第19期《新邮预报》(《鲁班》邮票)之“背景资料”中说明:“为了与工笔重彩的设计风格呼应,该套邮票采用了全系列专色油墨高精度影写版印刷,与之前发行的古代圣贤系列邮票在印制工艺上保持了一致和传承……”这是邮票发行主管部门首次公开称这一题材邮票为系列邮票,且说明系列名称是“古代圣贤系列”。

“系列邮票”为广大集邮者所喜爱,发行系列邮票本是“光明正大”之事,理应广为宣传。但是邮票发行部门在发行票名不含系列名称的系列邮票时,常常是“羞羞答答”,不做说明,笔者左思右想仍不明其理。难道,这类邮票在发行之初并不是以系列邮票发行的?或者是有发行系列邮票的念头,而没有制定系列邮票发行的计划,抱着“走走看”的想法?不会是已制定了系列邮票发行计划,就是不予公示,让集邮者“猜谜”玩!?还是不做猜想吧,期望邮票发行部门切实做好系列邮票发行计划,在公布邮票年度发行计划之时,能公示新邮中的系列邮票及其系列名称。 

❖文/李厚禄

❖来源/营口集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