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他们只提到了这六个人

 我爱你文摘 2021-09-22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西方文明差异其实一直都存在。我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不仅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也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受关注度最多、影响力最广的。

从夏商到三国,从三国到南北朝,从唐到清。多次的政权更迭王朝覆灭,造就了五年前文明的浩瀚与深邃。

当然,了解中国历史的不只有我们中国人,西方文明其实从很早就开始研究东方文明,那么,在西方人眼里,中国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在美国的教科书中,关于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记载,其实只提到了这六个人:

西方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他们只提到了这六个人

第一个人: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在世的时候就被称为“天纵之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教育家政治家。编撰《春秋》修订《六经》,周游列国传播学学思想,形成了影响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重要的“儒家思想”,被后世成为中华文化思想集大成者。而且,在西方思想中,孔子的教育成就更为突出。他提出的“因材施教”时至今日依旧是西方国家教育的精髓。另外,孔子的教育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资源的现状,开创了“普及教育”的历史先河,不仅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绝无仅有的历史意义,对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也根深蒂固。

西方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他们只提到了这六个人

第二个人:秦始皇嬴政。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嬴政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十三岁继位,三十九岁就自诩“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也正是因为这句评价,“皇帝”这个词才产生了。嬴政不仅实现上了中国的大一统,同时也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真正成为了“帝国”,他在政治、战略、改革等方面的贡献,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秦朝的建立,实现了大一统,同时也强化了中央集权。另外,嬴政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等,使得行业之间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当然,在文字方面简化的“小篆”也让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

西方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他们只提到了这六个人

第三个人:汉武帝刘彻

汉朝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世界大国,刘彻的成就不容忽视。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奠定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王朝的历史地位,思想统一的汉朝,无疑是西方国家眼中最为强大的所在。

另外,刘彻设立太学,开通西域,在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同时,汉朝的国际影响力也得到了极大的体现。西方认识和了解中国,其实就源于对“汉文化”的推崇和研究。“汉字”“汉文化”都是如此由来。

西方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他们只提到了这六个人

第四个人:唐太宗李世民。

汉唐是西方人眼中中国文化经济最为繁盛的时期,也是世界历史地位最高的时期。作为唐朝的开朝皇帝,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在西方世界中的影响力不可磨灭。首先,李世民采用和平手段处理边关问题,让整个唐朝在他在位掐尖达到了空前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

同时,在“世界中心”的唐朝时期,唐朝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都很紧密,因为唐朝的强盛和繁荣,“八方来朝”的局面不得不让西方世界敬畏。

西方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他们只提到了这六个人

第五个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作为“开元盛世”的创造者,中古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成功是“女权”的成功,也是思想开化的体现,这很贴合西方文化中“开放、多元”的文化诉求。另外,武则天胆识过人、谋略过人,在位期间政治安定百姓富足,同时也塑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历史印记。

西方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他们只提到了这六个人

第六个人:航海家——郑和。

郑和下西洋,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说他是中国的名片、世界的使者其实一点都不过分。永乐二年,郑和受到明成祖的赏识,他一生之中七次下西洋,所到国家有三十六个,一生都用来传播中国文化,最终也是积劳成疾死在了异国。

郑和下西洋不仅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同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经济的交流以及国际贸易的雏形,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西方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他们只提到了这六个人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代的中国都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的核心。文化、经济、贸易的多元发展,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和富足。当然了,封建王朝的弊病在近代得到了实质上的体现,这也就进而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蚕食中国的近代屈辱史。

虽然经历了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新中国依然如“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一般再次屹立于世界之巅,但我们越来越能够意识到,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拼到最后拼的还是文化。五千年文明祭奠、文化传承的意义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开放多元的同时,守住我们最为重要的文化传承,在历史祭奠中寻找中华民族毅力之根基才是我们最为重要的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