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出我心240:微电影《没有雨的春天》摄制手记

 亮影请您看 2021-09-22

2021年第255期

2015211日上午,剑朝从广州回来,见了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谈关于新片的构想。

 在空旷的校园里,在我的那个简陋的宿舍里,对于新片的主题等都是模糊的,经过交流,我们达成一些共识:要继续关注现实,关注乡村年轻人的情感世界,可以作为去年影片的续集,片名未定。仍然以阿甘这个人物为主,像周星驰一样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但最终却不能成长为大英雄,他在现实的残酷中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顶多在命运的怜悯下得到一丝温暖的希望,但未来依然渺茫,由此想到影片结尾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牵手,由两个人的背影拉开到广阔的天空……

 我们还想到要在新片开头对上部片子进行自嘲式的批评,也可作为两者之间的过度,由此引出新片的片名,对这个想法,我们不约而同的表示赞同,其他都是空白,都交付剑朝来构思……

  2015215日上午。

 剑朝兴匆匆的拿着他的手写剧本来到我家,再次找我阐释他的构想。他滔滔不绝的讲完后,让我谈谈看法,根据去年的经验,我也一定要有“尊重原著”的基本理念。但是,本着为实拍负责的态度,我还是谈了我的一些看法,又违背了上述理念,导致剑朝情绪激动,再次表明本次要充分尊重和体现他的意图,否则宁愿不拍……好吧,我有点过了,我要摆正我的位置,我的定位应该是摄像和后期制作,还有在现场实拍中在体现导演意图的前提下,进行分镜和建议。最终,我拜托他梳理清故事的线索,确定主要人物,中午时分,他回家准备拍摄事宜……

  2015215日下午,开始实拍!晚饭过后,又拍摄到夜里9点多。2015216日因为人员不齐等原因休息。

  2015217日下午,继续拍摄,晚饭10来个人吃火锅,之后在台头坪上继续拍摄。

2015218日上午9点多开拍,到了下午3点多终于拍完。

这是大年三十啊,人人归心似箭,专程赶来的魏楠楠和张倩倩,我一同踏上回家的归程。15日、16日、17日的晚上对白天拍摄素材进行归类粗编。今晚本来要看春晚的,但是电脑里存的素材更有诱惑力,于是放弃春晚,开始进一步编辑

  时间飞逝,香烟快完,起身看表,春晚已完。真是腰酸背痛,口干舌燥……先睡先睡。

  2015219日,虽说是大年初一,但天气阴冷。再次无法抗拒片子的呼唤,在电脑前再次进行编辑。临近中午,通知剑朝带小伙伴们来看半成片,以便进行最后的定稿。他们来了后,咋咋忽忽的看完,表示满意。剑朝很冷静的提出几点修改意见,鉴于尊重导演的理念,我在他们走后再次对片子进行精细编辑,并采纳他的意见,逐一进行了修正,将44分钟的半成片减到40分钟。

    终于,在晚上10点多时,片子已经99%的成熟……

  本次拍摄和制作上,尽量体现电影而非电视剧的风格,继续采用双黑边遮盖,摄影手法上要更有电影的章法,剪辑和表现手法上既要有借鉴,也要有自己的风格。好像还得像所有书籍的前言一样,得加上一句话:由于时间仓促,如有不妥,请各位多多指教!

 【附录:燕尔老师的精彩点评和指导】

  陈亮,全部看完了。非常欣赏你们的敢想敢干,看得出你们是一群很有想法的,从编剧到导演,从出演到拍摄,以及最后的剪辑,甚至音乐的编配,花了不少的心思,全做得非常认真,尽管都不是专业人员,但都在以专业的精神在做,特别要称赞的:

一是编剧,有思想,有故事,但又不是为故事而故事,通过写真式的生活表现,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对爱情的追求、冲动、争取,还有无奈。

二是拍摄制,完全是以大电影的手段在做,很认真,很严谨,加上音乐的流动,传达出一种形而上的凝重气质,使影片超越了生活本身,引发人思考,哪怕是一种淡淡的惆怅,也使影片有了触动灵魂的东西。

三是几位演员的表演,自然,逼真,很生活,又不乏演技。特别是主演阿甘,面部表情极好,与人物心情变化十分温和,个性感较强。

当然,进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如重复、无谓的镜头还是存在的,要让每个画面都有电影语言,“精”方可“炼”,像阿甘失落弹吉他和疯子滚铁环那段就过于拖沓,加上反复出现的噪音,让人看着难受。演员的表演仍显生硬,特别是台词的表达。相比较而言,第一部用普通话比第二部用方言听起来舒服些。当然,方言可以用,但既不能演过了,又不能照搬生活原样,尺度很难把握的。电影毕竟是艺术,表演的成分还是得有的,但如何拿捏很有讲究,也还是那句话“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得让人舒服,还得美。

 燕尔 2015/2/2520:16:07一己之见,敬请陈亮笑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