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糖尿病肾脏病的综合管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发布了《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 年版)》,该指南在 2014 年《糖尿病肾脏病防治专家共识》及 2019 年《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涉及流行病学、筛查、诊断、临床分期、并发症及预后评估、防治等多个方面。 接下来本文就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1 流行病学数据更新 新指南发布时,仍缺乏全国糖尿病肾脏病(DKD)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纳入了一项荟萃分析的数据,提示我国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 DKD 患病率是 21.8%。 2 细化筛查的人群、时机与指标 通常 1 型糖尿病患者(T1DM)在诊断 5 年后可能出现尿白蛋白水平升高,在新诊断的 T1DM 患者中,通过控制血糖可以得到改善。T2DM 患者的发病时间难以确定,7.2% 的患者在诊断时就已经出现了尿白蛋白水平升高。定期筛查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延缓 DKD 进展,节省医疗费用。 筛查指标主要包括尿白蛋白,eGFR,肾小管损害标志物,肾内血流动力学检查。
3 细化 DKD 诊断标准 在明确 DM 作为肾损害的病因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 CKD 的情况下,至少具备下列一项者可诊断为 DKD。
强调需要注意明确 DM 与 CKD 之间的因果关系,关注正常白蛋白尿糖尿病肾脏病。 4 DKD 的临床分期增加尿白蛋白水平 在确诊 DKD 后,应根据 GFR 及尿白蛋白水平进一步判断 CKD 分期,评估 DKD 进展风险,明确复查频率。 表1.按 GFR 和 UACR 分级的 CKD 进展风险及就诊频率 5 新增 CKD 并发症评估 强调对 eGFR<60 ml/min/(1.73 m²)(CKD G3~5 期)要更关注 CKD 并发症,在每次临床诊疗中均应进行血压和容量负荷评估;CKD G3 期患者应至少每 6~12 个月进行 1 次生化检测,而 CKD G4 期和 G5 期患者应分别至少每 3~5 个月和每 1~3 个月抽血检测 1 次;当临床症状变化或治疗方案调整时,也应进行并发症评估。 6 更新 DKD 的预后评估 除了心血管风险评估外,还新增了终末期肾病(ESRD)及死亡风险的相关数据和推荐。
7 DKD的防治 DKD 的防治应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体化管理。对于尚未发生 DKD 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危险因素的管理。
图 1. DKD 患者 HbA1c 的个体化控制目标
本指南更新了降糖药物推荐。推荐 T2DM 合并 DKD 的患者只要没有禁忌证均应给予 SGLT2i,若存在禁忌证则推荐使用具有肾脏获益证据的 GLP-1RA。具体推荐如下:
确诊 DKD 的 T2DM 患者降糖药物选择流程见图 2。 图 2. 确诊 DKD 的 T2DM 患者降糖药物选择流程图 除降糖外,指南延续了对降压、调脂的治疗推荐,强调了多学科管理的重要性。另外,在治疗部分还新增加中医中药治疗的内容, 提示目前虽有一些研究表明中药能为 DKD 患者带来多种临床获益,但总体属小样本研究,需要更多高水平的 RCT 研究提供证据。 总之,本次指南重点细化了诊断流程,更新了血糖控制目标,并进一步强调了新型抗高血糖药物在 DKD 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作者:徐昊 校对:陈强 审核:易佳丽 MCC号:YYSYEN-2021/09/01-197有效期2022/09/01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 [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8) : 762-784.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 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1):15-28. |
|
来自: 浪迹天涯soyxqc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