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骚雅韵耐吟咏 焦作市教育专家王红艳老师报告会

 豫见物理 2021-09-23

徜徉骚韵国风,行走平仄之中,一同吟啸徐行,时时笑语欢声。2020年12月18日,焦作十一中多媒体报告厅,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分会王红艳老师,与200余名师生欢聚一堂,交流吟诵的历史和现状,分享吟诵的“一本九法”,体验吟诵的韵律之美,感受吟诵对理解古诗词的重要作用,给我们摆开一席古典文学的盛宴,让与会者品尝了一杯历久弥醇的美酒。

叶嘉莹先生说: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报告会上,王老师示范引领,有道具有互动,带着学生一起去探究诗歌中的生命。

王老师从诗歌的平仄谈起,告诉学生“吟诵是读书法,也是古诗文创作法”。“ 平声”给人以中正、通远、平和、舒缓之感,“仄声”中的“上声”给人以细小亲昵、刚猛昂扬“仄声”中的“去声”给人以 坚决有力、掷地有声、旷远明达之感,“仄声”中的“入声”给人以顿挫、滞涩、压抑、痛苦、轻快、跳跃之感。

报告会结合学情,以吟诵的方法“一本九法”为重点,王老师在讲解时,结合学生学过的诗歌举例分析,生动形象,赢得师生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

“一本”指的是声韵涵义,吟诵的目的在于传达诗文的涵义,运用声韵手段,传达声韵涵义。“九法”指的是入短韵长、平低仄高、腔音唱法、文读语音、虚实重长、模进对称、依义行调、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王老师强调吟诵时关键要把握“依字行腔”, “腔”主要指字的声调,吟的旋律走向跟字音声调的走向相符,声调向上就往上吟,声调下降就往下吟。

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会,我们感受着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美,陶醉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我想起了那句话“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先生,不遗余力地传授中国古典诗词,为诗词留下一束光,留得一片佳色,以待后来之人。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瑰宝,我们能做的就是“心有莲,莲有子,爱它,护它,播种它,让身后的莲花一朵又一朵地绽放”。

老师们与专家合影

老师们与专家合影

老师们与专家合影

| 创客焦作 | 

河南创客焦作是焦作市创客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平台,以创客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分享创客案例,讲解创新方法,启迪创意设计,开展科学探究,组织社会调查,指导论文写作,参加创客大赛和专利申请,发现、培养和成就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

河南公众号码:chuangkejiaozuo

河南名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upday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