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窗 || 《隐藏在食物里的爱》——李翠萍

 溪云斋 2021-09-24

隐藏在食物里的爱

李翠萍

YUMMY LIST

xi yun zhai chu pin

隐藏在食物里的爱

李翠萍

中秋节前两天,拿起手机,看到手机里母亲的未接电话,赶紧回拨,“妈,你打给我什么事?”电话那头回答:“没事,你中秋放假吗?”“有。”“要不要回来吃米粄,我在家做了些。”“我们都不爱吃米粄啊。”“哦,那我做点油饼吧,你们爱吃。”“小宝,最近咳嗽不能吃上火的东西。”“哦,这样啊。”听出了母亲的失落,我连忙说:“妈,明天我接你来我这玩两天吧。”电话那头,想也没想,直接回答:“我没空去,我不去,好了,没什么事了,我挂了啊。”挂完电话,我觉得心情莫名失落起来,于是和老公、孩子商量决定会明天回去陪陪妈妈。下午,我又打了电话给母亲:“妈,明天我们一家过来看你,陪你过节。”“不要过来,今天墟天,镇上的外地人都被劝回了,听说最近疫情又严重了。万一你们过来,遇到封镇或半路拦截更麻烦,还是不要过来,以后有机会再来。”“哦。”挂完电话,我又莫名地失落,对于母亲的爱我总是后知后觉,想着既然不能陪妈妈过节,就打电话给妈妈附近的店家,订了块月饼,吩咐她中午有空送去妈妈家,店家同意了。店家说中午送去了,只有弟弟在家,我与弟弟微信联系告知月饼是我叫老板送进去的。弟弟说,你不说,妈妈以为姑姑送的呢。是啊,因为我也是第一次这样的方式给妈送月饼,其实疫情在我们这并没有像外面那么严重,但是母亲总是牵挂着我们,即使她很想与我们见面,还是为了安全,让我们不要过去,我和母亲都彼此爱着对方,却从不会表达爱。

人间烟火,不仅仅是局限于柴米油盐的熏染,在被岁月淹没的老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到万千精彩。

记得当年,我年轻时在厦门工作,母亲知道我爱吃李子。等到了七八月份,李子旺季,就会特意用纸箱包装好一箱的李子,托班车运出来,到了厦门,司机会联系我去取,也许托运费比买李子贵,但是母亲认为,让我能吃到家乡新鲜的李子这很值得,而我却会因为去取一大箱李子费劲而心生埋怨。原来是当年的我不懂母亲那沉沉而朴实的爱。

今年端午时节,我还在离母亲家很近的学校教书。那天,母亲早早包了一大锅粽子煮好,打电话来让我周五回家时带上一些给孩子吃,而我开着车直到半路才想起这事。心想:算了,还得折回去,下次来再提吧。当我到家刚下车,发现手机里已经有好几个妈妈的未接电话了,做好挨批的准备回拨。“妈,我到家了。”“哎,叫你拿粽子的,打电话也不接。”“手机静音没听到。粽子放冰箱冷冻,我下次记得提。”“不新鲜的粽子没那么好吃,明天我托早班车寄过来,你到时一定记得去车站拿吧。”电话那头挂了,我自责又惭愧。哎,要是我当时折回去拿就好了,第二天,我取回粽子,电话告诉她孩子们很爱吃,连吃了两个粽子,电话那头的母亲开心极了。

母亲从未对我们表达爱?其实是我们太迟察觉到罢了。爱你的人做了好吃的,即使不在你身边,也一定会打电话告诉你,要不要回来吃或寄给你吃,因为她想让你品尝到和她一样的新鲜,更因为她的爱隐藏在了食物里。

END



作者简介

李翠萍,福建省宁化师范毕业,清流县长校中心小学普通乡村教师。喜欢讲台,喜欢用文字简单记录生活琐事,也是是光诗歌的公益乡村诗歌教师,喜欢教大山里的孩子写诗,曾有两位同学的小诗《我想》《书架》收入在《大山里的小诗人》诗集中发表,十多位同学的小诗入选”是光诗歌”公众号。

 溪  云  斋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梁永利  邵秀萍  陈荣来  王相华  项见闻

总编策划:风剪云

特邀主播:安心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小暖

致谢友情支持雪馡儿  豆丁 夕眉  翡儿

合作媒体:《几江诗刊》《也是文学报》《齐鲁·福建文学社》头条《蓝色海洋诗社》《北京三味诗社》

随缘用稿:投稿作品需原创首发,纯文本方式发送,并附100字内作者简介,拒绝抄袭,文责自负。投稿三日未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处理。所有作品稿费由赞赏产生,发文七日为限,限期内稿费70%与您,30%留于斋用,低于十元及七日后续赏皆作斋用。合辑作品赞赏稿费留作斋用。朗诵作品赞赏稿费,平台留用30%后,余归作者、朗诵者均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