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设计岗新人,想提升专业水平,是留在家乡还是去一线城市

 链上甲乙 2021-09-24

有个小伙伴,去年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在家乡的省会城市工作了几个月,总是认为当地设计理念和信息交流跟北上广相差太远,遂有了趁年轻出去打拼的想法,但之前也有工作三四年再外出的例子,内心难以取舍。

那么问题来了,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在一线城市工作对自身的专业水平提升大,还是守在三四线城市提升大呢?

对建筑设计来说,获得提升专业水平和眼界的工作机会,除了和城市有关外,以及细分行业、所在单位的行业或活跃度或者说是行业定位也有极大关系,三者其实缺一不可。

今天就从市场角度,分别就这三方面来说说这事。

—1—

首先说城市,单一的房建项目建造开发

目前还是集中在房地产行业,而一线城市寸土寸金,房地产开发项目释放的体量有限,加之都是头部大公司加持,高周转之下,时间就是金钱,标准化、流水化的操作,让设计师的发挥空间十分有限,你能获得多少“天马行空”和“挥斥方遒”的机会,这事不好说,除非你是“大师”级人物。

而现在更加常态化的市场分布是啥样的呢?

就拿一般的民企设计公司来说,身处一线城市的设计公司,带着方案优势,不少公司都开始逐步涌入在二三四线城市,与本地的施工图单位共分一杯羹,简单来说,三四线城市挣钱,一线城市花。

用一线城市的价格去三四线城市获得竞争,力压群雄?碰到懂行的甲方还好,通常这个难度肯定不小,僧多粥少,为了生存,就意味着只有压低价格,而低价格同时,又能出多少高大上,为你履历增彩的项目,这个循环下来,不得而知。

— 2 —

再者说说细分行业



作为“大基建”的上游产业,除了供给量巨大的房地产工程项目外,各种服务其他产业或者公共行业的设计需求,也不少。

和地产工程不同的是,点多、量少、有代表性,运气好的,碰到个地标类大工程,参与其中的话,无论从专业提升,还是经验积累上,都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 3 —

最后说说,公司的活跃度

说白了就是,溯本求源,公司有实力接到这些业务,才有后面的种种项目积累,正所谓“锅里有,碗里才有”,也就会有上面所提及的两个层面的分析,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这些无不与公司在行业内的定位、实力、活跃度息息相关。

因为呢,即便地址设置在一线公司,也不排除,生存困难,入不敷出的公司存在,怎么理解呢?

就和大家常见地说,娱乐圈演员获得演戏机会一样,有的大演员,还能挑剧本,不喜欢的从不接,有的群演则只能演龙套,有的一辈子就差一个机会。没办法,竞争很残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所以呢,对于年轻的建筑师们来说,如果希望更好地丰富自己的专业阅历,除了结合上面这三点建议权衡后外,脚踏实地的沉淀,在哪工作在当下这个市场环境,只是一个考量因素。

重要的是,当没有机会时,就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要巧妙地抓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