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芥末」,你可能从来没吃过

 夏季三伏天 2021-09-25

图片

本文约1500字,阅读约需3分钟

“整个头轰的一声,整块脸像被平底锅猛的拍了一下,这种感觉持续了5秒钟。同时眼眶四周像是被人挤压,鼻子里嗡嗡作响。”

这段话读起来是不是像在描述挨打的滋味?

其实,这是刚吃完指甲盖大小的芥末酱的感受。

很多朋友喜欢芥末酱带来的呛鼻、上脑快感,不管是吃寿司、三文鱼、热狗等等都要加点。但并不知道自己吃的很有可能不是真正的芥末。

— 目录 —

  • 黄芥末才是真·芥末

  • 真·绿芥末原料是「山葵」

  • 常见绿芥末原料是「辣根」

  • 上头的味道来自「异硫氰酸酯」

  • 能灭菌杀虫吗?

  • 食用注意事项

  黄芥末才是真·芥末  

我们经常能在欧美快餐店里(比如赛百味)看到一种黄色芥末酱,其实它才是真正的芥末酱,主要原料是成熟的芥末籽,一般呈黄色(也有黑芥末籽),研磨成粉后和盐、姜黄增色提味调制而成。

图片

我国古代就开始使用芥末这种调味品了,宋朝的菜谱《吴氏中馈录》记录着「芥辣瓜儿」这么一道菜 —— 把芥菜籽碾细、调匀、过滤和调味后,做成最简易的芥末酱来腌渍黄瓜,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吃的芥末黄瓜。

直到现在,除了芥末酱,用芥菜籽做的芥末油依然是很多菜里的重要调料,特别是凉拌菜,比如芥末墩儿、芥末鸭掌、芥末油拌黄瓜拉皮、芥末菠菜等等。

那为什么我们对芥末的主流印象,会是绿色呢?

 真·绿芥末原料是「山葵」  

要说芥末被大家广泛熟知,那就不得不提日料。在一些高档的日料店里,如果你要芥末酱,大厨会用「山葵」在鲨鱼皮上擦磨出山葵细泥,然后加在各种食物里。还会催促食客在15分钟内食用,以免风味大打折扣。

图片

包括你在某宝上搜索「芥末酱」,会发现排名靠前的商品里一定有强调自己原料是「山葵」的。

图片

山葵在日本有悠久的食用历史,他们发现山葵肥厚的地下茎磨成泥后能有效去腥,特别是在生吃鱼、虾、贝类时,搭配起来别有风味。据说奈良时代的弘法大师(《妖猫传》中的空海),就已经开始在寺院周围种植了。

但是山葵太少见了,对生长条件要求严苛还难伺候,对水质的要求也颇高,缺失一样都会长得不好。所以导致它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市面上也出现了它的“平替”——辣根。

  常见绿芥末原料是「辣根」  

辣根也叫马萝卜,是十字花科辣根属的宿根草本,食用部分是白色柱状的肉质根。由于抗寒耐旱、好养护、生长周期短,因此产量很大,气味和山葵相近的同时价格要便宜的多。

图片

如今在中国,大部分日料店、超市售卖的都是辣根做的芥末酱。

图片

如果只是想要那种辣辣的、冲鼻上头的味道,不管是黄芥末,还是辣根、山葵都可以达到。因为它们都含有异硫氰酸酯。

  上头的味道来自「异硫氰酸酯」  

山葵、芥末、辣根都是十字花科,同科里还有白萝卜、菜花、卷心菜等等,这个科最大的特性之一就是会生成「异硫氰酸酯」类的化合物,带来辣味的同时挥发性很强,具有强烈催泪性,让人上头的风味就来源于它[1]。

图片

  能灭菌杀虫吗?  

有研究表明,芥末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多种酵母菌、细菌和霉菌抑菌效果明显[1][2] 。

但要注意,抑菌和灭菌从字面上就能看出不是一个概念,不要指望它能消灭食物里的细菌或寄生虫。

特别是三文鱼,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生吃(刺身),现在很多餐厅把淡水养殖的虹鳟当作大西洋鲑(正经的三文鱼)来卖,而相比于海水鱼,淡水鱼比较容易感染肝吸虫、肺吸虫等,这类寄生虫的渗透压与人体一致,一旦进入人体,会生活得很快乐。

不少地区售卖虹鳟鱼时打出的招牌是「现捞现吃」或「鲜吃」,然后再搭配上芥末能杀虫的话术,让不少消费者面临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食用注意事项 

 

考虑到芥末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调料,最大注意事项就是一次别吃太多,另外肠胃比较敏感的话最好先吃一点点,看会不会引起不适再说。

你平时喜欢吃芥末吗?

都是和什么搭配一起吃的?

参考资料

[1]余晓琴, 张丽平. 山葵风味物质-异硫氰酸酯[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7(5):71-76.

[2]左勇, 潘训海, 廖家银. 芥末有效成分抑菌条件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09(06):32-34.

[3]你在日料店吃过的芥末,大多都是它.《物种日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