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让十月化作尘埃

 海边的月亮 2021-09-25

办公室里新来的代课老师是个刚毕业的小丫头,宁大的学妹,文静朴素又可爱。她每天早晨都来得很早,头也不抬地看书,埋在好厚好大的一本国考学习材料中。任凭我们这些妇女怎么聊天,聊多么精彩的天儿,都引不起她的注意,乃一神奇女子也。

前天早上换新的办公桌,办公室里一片狼藉,她忙前忙后,抬桌子拉椅子,见到什么忙都帮,最后整个了灰头土脸,自个儿站在角落里擦汗。新桌子来了,旧椅子已经被收走,我们无处可坐,就都站着。那阵还不到九点,阳光极好,我换上运动鞋照例要下楼跑步,问她去不去,她很开心地说,好呀。

校园里面很安静,阳光铺洒,真是一片亮堂的世界。每一年的10月底和11月初,都有这样好的光景,我俩一边慢跑一边聊天,没想到她很健谈,跟我说起毕业后的迷茫,工作找不到方向的种种思绪,因为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很是苦恼,没法儿和家里人交代。现在想来,在学业工作上我似乎从来没有吃力过,考大学、参加工作,虽然结果不太令我满意,但是一路顺风顺水地过来了。

这么一看,各有安排,迟早的事。

大学毕业生,也许可以这样划分:一毕业就找上工作的和一毕业暂时没有工作的。前者当中百分之八十会因为太过顺利稳当进而少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然后再择其他职业的可能性降低,安逸有罪,除非是折磨身心的工作。而后者必须要经历一段生命的焦躁和孤盲,找寻、碰运气、拼实力,也因此得到“多思考自己想干什么”的机会,只要心里淡定,家里人不老给你施压。怕就怕不淡定且被施压的,随便找一个先挣钱再说,误打误撞运气好的话也行,却也很可能频繁的跳槽。

在我看来,暂时没有稳定也是好事,试了错才能知道自己更想干什么,因为这关乎发展前景,在不适合的岗位上苦苦苟且才是不幸中的不幸呢。

有一个朋友,她参加公务员考试,运气好,考到了工商局。她入职后做的工作是给办公室写材料,这偏偏不是她擅长的,她数学好,但讨厌一系列的写作工作,每天硬着头皮上班,挨领导的骂,和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满脸的抱怨:当初我不知道干什么,报了个公务员,稀里糊涂还给考上了,但是你看我这......太烦了。大家都劝她:知足吧,好多人想考还考不上呢。

我明白,她不是不知足,只是真的不喜欢,也不适合。就像早起刷牙时,迷迷糊糊把牙膏挤在了牙刷的背面,一刷才知道不对。

能知道自己喜欢的事儿,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好像真的不太多。我又问办公室的小丫头:“你发自内心的想干什么呢?”

“不知道,碰到啥算啥。”

一辈子没有职业理想,混着过日子的人,身边到处都是。要么觉得生不逢时,要么眼高手低,最怕的是没有独立的思想。

思考能力,主见,这两项在人的发展生涯中太重要了,可怎么培养与形成,倒受客观因素影响。等意识到自己没有思考能力的时候,性格已经定型。那些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做决定,而非大包大揽的父母,真的很优秀。

世界上有精英群体,就会有普通人群体,它始终是守恒的。早都已经看清楚自己的位置,但是我这个“废柴”青年,倒是从来没想过:一辈子应该就这样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这句话,等到三十岁的时候,再看是否成立吧。

十月也是悲喜交加的月份,悲的是放不下的情绪,喜的是经历丰富有趣。看着办公室外的那棵树,从绿色变成黄色,大概初冬的大风一刮,一树的叶子哗啦啦地就抖落了,再等来年开春,四季轮回,出发走一大圈儿又回到原点。拍拍身上的雪,就还是一头好熊呐。

天气越来越冷了,冬天的夜更黑更漫长,但星星或许会更多更亮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