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润天宫寺和天宫寺塔历史

 遵化文史 2021-09-25

整理:王亭贯

1932年的天宫寺及天宫寺塔

1、盐监张日成建天宫寺

县志记载:辽清宁元年(1055年),有位盐监叫张日成,看见丰润城西不远二里的地方有一块土岗高高隆起,岗下有泉水,泉水弯弯曲曲地绕岗而流,最后向西流去,岗泉之间气象优胜。站在岗上北望燕山凤舞龙腾,南顾平湖稻荷绣错。在当时可以说是丰润范围内风景最美的地方。张日成认为这里非常适合建造寺庙,作为善男信女焚香礼佛之地,便买下了这块地,在土岗东南建造寺庙。

2、天宫寺寺庙结构

天宫寺是一座三进院的寺庙,分上寺和下寺。寺院坐北朝南,第一层为山门,里面耳房塑“哼哈”二将神像;山门向北,东侧为钟楼,西侧是鼓楼:钟鼓楼向北为二层大殿,内塑四大金刚踩八怪神像:二层殿北面两侧为厢房式禅房,禅房北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北面还建有厅堂数间,为巡游路过的达官贵人休憩之所。

1939年的天宫寺及天宫寺塔

3、张日成儿子建天宫寺塔

佛寺刚建成,盐监张日成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父亲遗志,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在寺院西北的高台上,建起了一座十三层砖塔,初名南塔院。寿昌三年赐额极乐院。金人与宋修好,行府悉寓于此,天会五年敕加天宫寺。塔北有台,相传下有海眼,作塔镇之。旧名镇海台。天宫寺塔在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清顺治十七年、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曾进行过大规模维修。

4、天宫寺塔结构

天宫寺塔面南背北,塔高24.2米,为十三层叠涩檐实心塔,平面为八角形,天宫寺塔表面须弥座各部分的装饰、塔身的门窗细部与雕像、各层密檐的屋脊、瓦、吻兽直至塔上的刹全部都用砖才雕制。塔基为须弥座。束腰部分每面砌有壶门两个,束腰上部为平座斗拱承托着几何、花草图案的栏杆、栏板,最上面是三层砖雕仰莲包围着一层塔身。莲台之上是一层塔身。一层塔身最高大,南、东、西、北四面设有假门,其余四面平素,南面假门上方写有“天宫寺塔”四个大字,北面假门上方写有“极乐”二字。八个转角处为砖雕盘龙倚柱,普柏枋之上为仿木五铺作砖雕斗拱,转角的斜拱与应县木塔转角斗拱相似。塔身之上,施密檐十三层,全部用砖叠涩而成。塔身密檐逐层缓缓上收。密檐之上是塔刹,同样用砖叠涩而成。塔刹之上的宝顶形似葫芦,为红铜渗金。

上个世纪约40年的天宫寺及天宫寺塔

5、对天宫寺的使用和修缮

1954年,天宫寺全部改为学校,成为丰润县城关中学所在地。1955年,对塔身、塔基进行了修葺。1976年,唐山大地震对塔体造成了严重破坏,塔基南半部劈裂下沉,裂缝最宽处约40公分,塔刹坠落,九层塔檐劈裂出一个直径为1.5米的大洞,塔檐多处剥落,从上至下裂痕二十多道。1986年至1989年,对天宫寺塔进行了大规模维修。主要是对须弥座进行饰修和加固,对六层以下塔体加固、局部修整,对七层以上进行拆除重修。

6、天宫寺塔内发现国内孤品的辽代经卷

1987年重修时,从塔残破部分七至十三层发现有两个塔心室及塔内保存的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木板刻经数卷,鎏金铜佛5件,文殊普贤石像及陶器、瓷器等。辽代经卷属国内孤品,对研究辽代历史、宗教、纸张生产、雕版印刷以及当时燕京的历史文化等有重大意义。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天宫寺塔震损情况

现在的天宫寺塔

现在的天宫寺塔

现在的天宫寺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