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后散谈 |《文化巨匠傅雷》

 石安说 2021-09-26

周末,我抽空阅读了叶永烈所著《文化巨匠傅雷》一书。

图:叶永烈著《文化巨匠傅雷》封面

对于傅雷及其著作,我并不陌生。在我书房的书架上,有不少傅雷先生的著作及相关的图书,比如三联书店出版的《傅雷家书》《与傅聪谈音乐》《傅雷书简》、金圣华所著的《傅雷和他的世界》、叶永烈所著的《解读傅雷一家》,以及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四册《傅雷文集》(文学卷、书信卷(上下)、艺术卷)、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傅雷家书手稿选粹》等等。对于每一本傅雷的书,我基本都是读过几遍乃至十数遍的,书中多用下划线或者各色荧光笔划出阅读重点以及各式旁注,以便以后重读所用。

图:书架上部分和傅雷相关的图书

前一段时间因对叶永烈的作家生涯及其撰文风格研究所故,买了不少叶永烈的著书(以人物传记和游记为主),其中就包括这本《文化巨匠傅雷》——当然也和自己对傅雷先生抱有深深敬意有关。

图:《文化巨匠傅雷》内页

叶永烈所著这本《文化巨匠傅雷》,由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6月首次出版,全书约22万字。不过印数不多,首版仅发行5000册(或是从市场发行角度考虑)。

图:石安所刻傅雷肖像印

本书封面有对傅雷先生的概评:“他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从1929年起,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一直奋发不辍,严肃认真。许多译作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国内外赢得崇高的声誉。”我认为是为的评。

图:《文化巨匠傅雷》内页

在这部人物传记中,回顾了傅雷先生的童年、青年、晚年的生活与事业,尤其是他孜孜以求地致力于文学著述和翻译事业的一生。“傅雷,他把毕生的时间,凝固在十五卷《傅雷译文集》中,共约500万言。他把手中的笔,化为一座架在中法之间的文学桥梁,这座文学桥梁,永存于人世。”书中有大量的细节回顾和写实描述,这是本书非常值得一读的重要原因。

图:化巨匠傅雷》内

而书中大量的实拍照片、访谈内容,以及经可靠求证后整理而成的文字是其又一大亮点,这延续了叶永烈先生一贯注重以采访为撰文素材的求实写作风格,从而大大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和独特的视角感受——这也是我喜欢叶永烈先生撰文风格的原因之一。

图:化巨匠傅雷》内

图:化巨匠傅雷》内

在序章的整页大幅照片中(每个分章节用一大幅照片作为隔页也是本书的一个亮点),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高度概括了傅雷先生的一生,亦是其为人品格的真实写照。

图:化巨匠傅雷》内

认识傅雷许多人都是从那本《傅雷家书》开始的,我早在中学还是大学时就曾买过其早期版本的《傅雷家书》了,时过境迁,现在手头的最早版本是其增补本。这本书在国内乃至国外拥有巨大的影响,其带着浓厚的中国传统家庭的教育理念以及朴实真实又饱含真挚情感的家信内容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好友、著名作家楼适夷如是说。

图:化巨匠傅雷》内

虽然在本书中,家信内容不是重点,只是因行文所需提及(主要在第十章“家书出版”一节里),但对《傅雷家书》曲折的出版经历却有着细致的回顾,读来令人感慨。

图:傅雷家书手迹(拍自《傅雷家书手稿选粹》)

而令人深感惋惜的是,傅雷给其小儿子傅敏的家书因“文革”不幸付于一炬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傅雷家书》只算是半部家书(如果说傅雷给傅聪的这近200封家信是一个父亲为培养一个卓越不凡的钢琴艺术家呕心沥血的见证,那在我的猜想中,傅雷给傅敏的信则是一个父亲如何谆谆教导和悉心培育一个优秀而平凡的人民教师的心路历程,或许更具有贴近现实的参考意义)

在本书的附录中,陈列了叶永烈撰写本书时的采访历程,从中亦可见成书之不易(然后当今社会,出版界受金钱冲击已非稀罕事,有钱就可以随便出书亦使出书变得不再神圣,令人唏嘘!)

图:化巨匠傅雷》内

图:化巨匠傅雷》内

图:化巨匠傅雷》内

PS:在图书的前言和P3折页,附有纪录片《大师》之《傅雷》,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扫描二维码对傅雷先生做进一步的认知。

图:化巨匠傅雷》内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